13日,國際能源署在英國倫敦發布最新能源展望報告——《世界能源展望2018》。這一報告向來是世界各國政府能源政策制訂以及全球企業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參考。今年的展望報告分析得出,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貢獻者。





《世界能源展望2018》對未來二十多年全球能源發展趨勢及其對能源供需、碳排放、空氣污染和能源獲取可能產生的影響發布了分析報告。

國際能源署報告對未來二十多年可再生能源的增長十分樂觀:根據預測,到2040年,太陽能發電量將從現在占發電量的2%上升到10%;水電將占15%。風力發電將從現在的占比4%增長到12%、并在2030年之前超越核能成為歐洲最大的電力來源。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這種綠色增長將意味著在2040年,各種可再生能源與煤炭發電所占比例將會交換位置:煤炭發電比例將從現在的40%下降到四分之一,而與此相反,可再生能源則會從現在的25%增長到40%。在清潔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方面,中國發展速度驚人、明顯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國際能源署署長 法提赫·比羅爾:今天全世界生產的太陽能板有60%來自中國,中國在太陽能利用上處于領先地位,在風能利用上處于領先;同時,中國還是水力發電的領跑者以及核能利用的領跑者,所以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中國是清潔能源技術的冠軍。
中國成為天然氣的巨大需求方

報告分析認為,未來二十多年,基于世界石油化工、貨車和航空運輸等方面的需求,對于傳統能源——石油的消耗還會繼續增長;但在天然氣方面,隨著中國需求大幅增長,國際能源署認為有關世界天然氣產量過剩的說法將得以消除。
國際能源署署長 法提赫·比羅爾:有關天然氣市場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推行“保衛藍天”的新政策,提升對天然氣的利用,以降低在城市造成的污染,使中國成為天然氣的巨大需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