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7年,中國光伏裝機總量達到130.25GW。算上2018年的30GW裝機將達到160GW,雖然由于時間不同投資額度有差別,但即使投資成本約6-10/瓦計算,光伏存量市場總量已超過萬億。

目前中國光伏已建成的160GW光伏電站中,300MW以上規模光伏投資企業占據了70%的份額,但還有30%是中小規模金融機構、地方企業和分布式工商業主投資,這部分接近50GW的光伏電站許多時候存在缺乏管理維護的情況。調查數據顯示,缺乏良好的運維對發電量損失一般在5-10%,上不封頂。運維的概念經常被人談起,但提起具體運維細節和思路,卻常常難倒很多業內人士,絕大部分業內人士提起運維,想到的也就是“洗板子”。事實上,光伏運維和物業公司非常相像,都是通過管理實現業主的資產保值、增值。存量光伏時代下,如何確保電站安全高效運行,保值增值電站25年資產收益,是電站業主關注的焦點。數據顯示,缺乏良好的運維對發電量損失一般在5-10%,從資本方面來講,運維實際上是對資產的管理,通過管理實現業主的資產保值、增值。

對于分布式光伏電站來說,電站運維普遍缺失,灰塵遮蔽影響嚴重,發電量達不到預期。且由于缺少專業運維人員,出現組件隱裂、電站著火甚至人員觸電、摔落等安全事故。


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顯著特點是當地建設、當地消耗、建設周期短、較為分散、運維難度較大。通常光伏電站建設周期只有短短幾個月,后期運維卻長達20~25年。光伏電站運維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光伏電站的發電效率、光伏電站的全壽命周期,進而影響到光伏企業的經濟效益。面對如此龐大的光伏市場規模,如何通過運營維護來提高光伏電站的發電效率、降低運維成本,保障光伏電站能源利用及收益的最大化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安軒科技針對分布式光伏電站運維痛點,率先推出“分布式光伏電站無值守運維方案”,通過線上智能化運維平臺和線下智能運維機器人的有效結合,實現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高效、智能、自動化運維,降本增效,保障光伏電站的高效發電。

光伏組件灰塵造成的發電量損失巨大,人工清洗無法完全消除灰塵造成的損失。且人工運維存在效率低、錯誤率高、巡檢時間長,安全風險高等缺點,容易帶來踩壞組件、破壞屋頂防水等安全隱患。安軒iSUN系列智能運維機器人從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工作業,對于灰塵遮蔽嚴重的分布式光伏電站來說,人工清掃成本高安全無法保障,使用光伏智能運維機器人替代人工清掃,可根據實際的下雨情況和落灰情況啟動設備進行自動清掃,極大地提升了清掃效果。同時避免了因人工踩踏造成的組件隱裂、破壞屋頂防水等問題。另外,就目前來看,高壓水槍、噴淋系統、人工擦洗、大型清洗車等傳統清潔方式并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這些方式不同程度地受到地勢、場所、水資源等條件限制,不僅成本高,還存在損傷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的隱患。光伏電站的及時清洗可以縮短投資回收期。對于一個8年回收的項目來說,如果經常清洗的話可以縮短到4年。如果一開始就安裝機器人來對光伏電站進行清洗,回報將是非常明顯的。


安軒科技自成立以來,緊緊跟隨政策腳步,一步一個腳印的在光伏運維市場做強做大。從2013年安軒科技成功研發出第一代iSUN光伏清掃機器人后,經過不斷技術創新,現在iSUN系列機器人已更新至第五代。

第五代iSUN系列光伏智能運維機器人較于前四代,功能在以下五方面有所提升:

1、機器人有獨立的通訊模塊可以實現機器人的遠程故障自我診斷和修復;

2、設計了彈簧導向輪,擁有更強的越障能力;

3、機器人電池管理系統,保障了電池在高溫和低溫情況下的使用,可以做到使用5年的壽命,降低了后期因為電池更換而增加售后成本;

4、第五代產品配備了紅外探頭,可檢測組件熱斑,具備后臺數據分析系統備份,快速定位故障組件,提升發電量。

5、可以實現下雨天的有水清掃以及掃雪等功能,同時在風速特別大的情況下,機器人會自我保護。

分布式光伏電站規模較小,地理位置分散,電站實時監管、環境監測與數據采集存在較大的難度,進一步加大了運維成本。針對分布式光伏電站布局多樣、分散的問題,安軒科技同時提供光伏電站智能運維平臺,實現故障預警、運行狀態監視等功能。通過對現場發電設備的數據接入,對電站發電設備的運行狀態和發電量進行實時監視和數據分析統計,主動提示、推送發電設備故障和告警信息,同時通過運維機器人自帶的無線通訊功能,遠程監測所有機器人運行狀態和運行數據,并實現對機器人的遠程控制,從而實現遠程故障診斷、極端天氣自保護、降水聯動清掃等多種智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