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電站建起來,新能源輸出來。”在首府廣袤的田野里,閃閃發光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設施成為一道道風景線,它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為新農村建設增添了科技元素。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積極引進硅材料、電池組件、應用系統、光伏發電等國家級、省級行業龍頭企業,不斷完善光伏制造產業鏈,打造中國乃至世界級的光伏產業基地,走出一條光伏產業帶動綠色發展的轉型新路。目前,光伏發電穩居呼和浩特市清潔能源發電量第一位,對節能減排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賽罕區金橋開發區內蒙古中環光伏材料產業基地,現代化的高大廠房、井然有序的生產場景讓人耳目一新。這座極具現代化的工業園區已經迅速崛起:上游有“神舟硅業”,中游有“中環光伏”,下游有“中環能源”和“華夏聚光”,形成了高效單晶硅片、高效光伏發電系統和關聯配套產品于一體的綜合光伏產業發展鏈。

去年,呼和浩特市光伏產業涵蓋了單晶硅、多晶硅、電池片、發電組件、光伏電站、光伏配套等全產業鏈環節,中環光伏已建成世界一流的單晶硅生產基地,中環產業園內匯集了晶體硅、發電組建、石英坩堝、金剛石線鋸、新技術研發等10余戶配套企業。全市共生產單晶硅3萬噸,占全區產量的97.5%;多晶硅5079.2噸,占全區產量的24.4%。光伏產業完成產值74.3億元,同比增長12.9%,占全市工業的比重為5.6%。

今年,晶環電子再次打破紀錄,成功研發出450公斤級超大尺寸藍寶石晶體。這顆超大尺寸藍寶石晶體的誕生,是我國藍寶石晶體生長領域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義,它將加快我國擺脫大尺寸藍寶石材料進口依賴,成為中國科技在新材料領域超越世界的又一典范。

光伏產業正在呼和浩特市不斷向縱深發展。賽罕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王卉介紹說:“下一步,賽罕區將繼續以商招商,以企招企,不斷延伸光伏產業鏈,加快中環四期改造、半導體及神舟硅業后期發展等項目的建設進度,著力引進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大項目、好項目,實現光伏產業鏈向高端延伸。”

來自呼和浩特市經信委的最新信息顯示,即將建成達產的中環光伏再生能源太陽能電池用單晶硅材料產業化工程四期項目及四期改造項目總計投資98.52億元,今年年底建成達產后將形成30GW全球領先的單晶硅棒生產基地,年平均銷售收入將達86.86億元,年平均稅收金額達6.16億元,帶動新增就業崗位3200余個,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級單晶硅制造基地。

目前,呼和浩特市光伏產業涵蓋了單晶硅、多晶硅、電池片、發電組件、光伏電站、光伏配套等全產業鏈環節,是我市優勢明顯、發展迅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1—7月,以中環光伏為龍頭的18戶新材料企業共完成產值64.3億元,同比上漲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