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據美國專業媒體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報道,波音公司旗下極光飛行科學公司(Aurora)設計了一架翼展243英尺(74米)的太陽能無人機“奧德修斯”(Odysseus)采用漢能阿爾塔全球領先的柔性砷化鎵薄膜電池,實現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永續飛行。

測試完成后,飛機將在2019年2月下旬運往波多黎各開始飛行測試。據了解,第二架類似的飛機正在建造中,第三架也開始啟動。

柔性砷化鎵電池
極光首席技術官和無人駕駛飛機系統副總裁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說,把太陽能電池集成到飛機的結構中,提供了相對較高的功率重量比。飛機在機翼上表面、尾翼邊緣和垂直尾翼都覆蓋了太陽能電池。漢能阿爾塔提供的砷化鎵柔性電池陣列與復合表面板進行了整體固化以減輕重量,提高耐久性。而就在本周,漢能剛剛宣布旗下美國子公司阿爾塔(Alta Devices)的單結砷化鎵電池打破世界紀錄。

據介紹,奧德修斯的全球飛行區域也超過其他同類型產品,可以承載比同類其他任何飛機(開發和生產中)更大的有效載荷。奧德修斯還具有高適應性和可重新配置性,這意味著它可以根據任務要求甚至技術進步繼續重新定位和重新編程。此外,它還是氣候和天氣研究人員的理想選擇,他們致力于測量關鍵但復雜的環境退化因素,包括植被,冰覆蓋,甚至地面水分。
奧德修斯所采用的砷化鎵電池,具有高轉換效率,配以輕、薄、柔的特性,使薄膜太陽能組件能夠在不影響設計外觀的情況下,很早以前就被用于航天領域,后延伸到汽車、無人機、無人駕駛系統、衛星、消費類電子產品、傳感器、遠程探測等各類應用領域。此次為波音太陽能無人機交付砷化鎵薄膜電池的漢能,一年內兩次打破砷化鎵電池轉換率世界紀錄,正在引領全球太陽能產業升級的大潮:
據世界三大再生能源研究機構之一的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 ISE)認證,漢能阿爾塔砷化鎵薄膜單結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9.1%,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據漢能透露,單結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在2010年被Alta突破,并連續6次被Alta刷新,最近的一次是Alta在2018年上半年創造的28.9%。目前漢能在砷化鎵電池領域,保持雙結電池(31.6%)、單結電池(29.1%)、量產組件(25.1%)轉換率等多項全球領先水平。

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 ISE)認證,漢能阿爾塔砷化鎵薄膜單結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9.1%,刷新世界紀錄
“阿爾塔的目標是幫助實現更廣泛的自治系統,并持續引領薄膜太陽能行業,我們相信這是實現自主創新的最佳方式。”漢能阿爾塔首席執行官丁建表示。

2012至2014年,漢能先后完成了對德國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制造商Solibro、美國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制造商Miasolé和Global Solar Energy(GSE)、美國柔性砷化鎵薄膜太陽能電池制造商Alta Devices公司的收購。擁有了銅銦鎵硒、砷化鎵等多項技術專利,并具備了柔性薄膜太陽能生產線核心裝備的自主設計以及制造能力。
目前漢能阿爾塔制備的單結砷化鎵GaAs薄膜太陽能組件,經過國際權威機構認證,其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5.1%
子公司Solibro制造的玻璃基大面積銅銦鎵硒(CIGS)薄膜組件轉換率達到18.72%
子公司MiaSolé依靠濺射法制造的柔性銅銦鎵硒薄膜組件,轉換率達到19.4%,均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

柔性砷化鎵電池
丁建認為,從全球范圍看,太陽能發電技術與民用產品的結合越來越生機勃勃,行業的跨界整合、產品的跨界生產已成為太陽能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基于此,漢能率先提出了“移動能源”的概念。經過這幾年的技術積淀,漢能搭建了柔性薄膜太陽能產品的完整技術路線體系,并通過共享單車、背包、新能源汽車等載體,使薄膜太陽能開始走進千家萬戶。

在波音的永續飛行無人機推出之前,此前漢能還研發了世界上航時最長的工業級太陽能無人機,解決了傳統無人機航時短的“痛點”。常規純電池動力無人機續航時間為1.5至2小時,作業范圍在200公里以內,而漢能的4.4米固定翼無人機可將將續航時間延長到6至10小時,將作業范圍擴展到400至700公里。
除與無人機之外,去年8月,漢能還與德國奧迪達成合作,雙方將運用砷化鎵薄膜太陽能技術,推出了薄膜太陽能全景車頂。

柔性砷化鎵電池產線
“隨著我們日益邁向自動化機械時代,能不間斷獲得補充的能源變得愈發重要。”Alta Devices首席營銷官里克·卡普斯塔(Rich Kapusta)表示。他認為,隨著自動化機械的趨勢日益明顯,人類將需要這樣一種能量來源,它既可以不間斷地產生電力,又幾乎不會改變接收電力的物體的形態。

裝備砷化鎵電池的漢能太陽能無人機亮相首屆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