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2018年未來能源亞太峰會(The Future of Energy APAC Summit)在上海召開。作為全球領先的光伏跟蹤支架制造商,江蘇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ArctechSolar,以下簡稱:中信博新能源)一直備受關注,而此次中信博更以全球唯一跟蹤支架廠商的身份受邀出席本次峰會。

彭博未來能源峰會關于光伏能源話題,自然是集結了眾多能源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專家與大咖。此次,中信博新能源國際中心總裁容崗先生應邀在論壇現場就“光伏行業---價格壓力下的破局之路”核心主題,與隆基股份總裁李振國先生、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先生、陽光電源副總裁趙為先生和正泰新能源總裁陸川先生(排名不分先后)各自分享了組件、跟蹤器和逆變器領域內的最新技術進展及其為市場帶來的影響,還有背后推進降本增效的因素。


中信博新能源國際中心總裁容崗先生(嘉賓坐席左一)

在圓桌論壇上容崗先生和大家分享了中信博跟蹤系統與逆變器、組件兼容所做的工作及其產品研發創新趨勢,并強調:

“無論從價值層面還是技術層面來看,跟蹤器都是光伏電站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跟蹤器現在已經占光伏電站造價的15-20%之間,是整個光伏電站中僅次于組件的第二高價值的設備。同時,跟蹤器一方面要與包括組件、逆變器等其他電站設備進行匹配;另一方面,它又和特定項目所在地的氣候、地形、地貌、土壤狀況等息息相關。因而跟蹤器的選擇對整體電站設計方案和建設有著重大的影響。”


當被問及跟蹤器和雙面組件如何結合的問題時,容崗先生說:

“從機械結構來看,對于常規的雙面組件,為了避免背面的遮擋,可以采用雙排豎放的跟蹤系統。對于采用半片技術的雙面組件,由于接線盒是在組件的中間,也可采用單排豎放并將組件抬高的方式,來解決背面遮擋。從控制策略來看,跟蹤系統一般而言都是采用天文算法,通過時間來確定跟蹤角度,這里確定的角度是按照組件正面發電的最大值來設計的。采用雙面組件,我們就必須改變設計的原則:要用正面和反面發電的最大值來設計。而雙面組件的背面發電和組件離地高度、地面的反射率等條件有關,可以說基本上沒有兩個電站的背面發電條件是一樣的。那么,這就要求跟蹤系統具有學習能力,也就是要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在運行中搜集數據,不斷學習以達到最大發電量。這也是中信博研發的重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