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歷史的半導體公司,專心“硅”主業,厚積薄發公司以單晶硅作為核心產品,利用已有的硅片領域的經驗和技術,逐步在半導體和新能源產業擴展業務。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92.56億元,同比增長68.91%,實現歸母凈利4.26億元,同比下降6.02%。
公司2013年開始積極擴展海外市場,近幾年一直保持在30%以上營收占比。公司股權激勵即將實施,核心骨干將充分受益,對公司未來成長起到關鍵作用。
新產能年內完全達產,效益已經逐步釋放公司是光伏領域僅有的一家“國字號”龍頭企業,在陸續完成光伏單晶材料前三期的投產,投資98.52億元建設的高效太陽能單晶產業化四期及四期改造項目達成后,預計年內產能達25GW左右。據我們測算,按目前價格水平(行業底部),四期及四期改造項目完全達產后,將會有至少6億元以上的凈利潤,隨著硅片價格恢復正常水平,項目凈利潤應在8億元左右。
單晶龍頭企業,積極拓展朋友圈公司積極與上下游展開合作。與行業龍頭公司協鑫集團,通威集團和東方電氣,SUNPOWER等相互投資各自關鍵子公司,形成優勢的產業合作體。不僅與上下游企業建立起良好的戰略友誼,更能夠享受到上下游成長的利益,預測新協協鑫項目將在2019年增加公司近2億元的投資收益。此外,最重要的是,這將有利于公司將精力放到光伏硅片業務及市場同樣誘人的半導體業務上。
大硅片項圄逐步落地,為后續增長提供動能公司大直徑區熔硅單晶技術已經產業化,8英寸區熔硅片實現量產。內蒙地區建立了8-12英寸半導體直拉單晶研發、制造中心擴充大直徑直拉單晶產能,12英寸晶體部分進入工藝評價階段。天津地區建立半導體材料研發、制造中心,無錫地區建立8-12英寸集成電路級拋光片制造中心。
天津地區8英寸30萬片/能已于三季度達產,2019年無錫8英寸75萬片,月產能將逐步釋放。12英寸試驗線將在2018年底投產。
光伏行業政策具備可持續性,看好行業長期發展新能源清潔替代的目標不變,“5.31”新政之后光伏產業鏈受到較大打擊,硅料、硅片及組件的價格都有30%左右的降幅。“11.2”能源局會議提出大幅提高“十三五”規劃目標至250GW(甚至達到270GW),并且年底前出臺2019年的光伏行業相關政策。國家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決心堅定,而光伏行業又是民營企業集中,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的領域,前景向好。
盈利預測預計2018-2020年營收分別為131.5億元、166.1億元和200.6億元;
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2億元、10.4億元和14.3億元,EPS分別為0.22元、0.37元和0.51元,對應PE為29.4X、17.6X和12.8X,考慮到公司在太陽能單晶領域的龍頭地位以及在半導體硅片領域的先發優勢,給予目標價9元,對應2019年市盈率24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光伏產業鏈價格進一步下跌;半導體硅片產能釋放不及預期;未來大硅片價格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