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8萬平方米的車間里,工作人員寥寥無幾,一支支特殊的機械臂有序揮舞,一個個靈巧的機器人動作嫻熟,16條全封閉的智能制造高效晶硅電池片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走進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三期高效晶硅電池項目A1車間,這座超級工廠里“智造”的魅力被體現得淋漓盡致。昨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雙流區了解到,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硅太陽能電池企業,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于上月18日投產了三期3.2GW電池項目,該項目建設周期僅用6個半月時間,再次刷新“成都速度”。另據了解,前不久,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才剛剛在成都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上喜獲“2018年成都市百強民營企業”稱號,為多年來在新能源產業的堅持不懈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榮譽屬于過去,榮譽催生奮進。”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更大決心和力度推進項目建設,讓企業煥發更強活力,推動民營經濟為地方發展貢獻更多力量。行動永遠比語言有力。就在上個月18日,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投產了三期3.2GW電池項目,并成為全球光伏行業工藝技術、生產設備最先進,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最高,單體規模最大的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項目。
“目前,通威太陽能成都基地產能規模超過6GW,公司平均增長率超過166%,今年預計實現產值近50億元。隨著三期項目的投產,明年預計產值近100億元。”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今年10月,公司已實現連續50個月持續盈利,連續50個月開工率100%,連續50個月滿產滿銷,成為光伏行業高效經營的新紀錄保持者。
“通威太陽能項目之所以能不斷締造出雙流速度、成都速度,離不開雙流厚植民營經濟發展沃土,對項目全程周到細致的服務。”相關負責人表示,通威太陽能三期項目是雙流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的第一個試點企業。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推行后,真正做到了“只見一次面、審批零跑路”,行政審批事項優化為28項,開工前審批時間由197天優化為約60天,大大加快了項目開工投產時間。
“在雙流,政府為企業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投資環境、發展環境,真正‘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解企業之所難’,推動企業實現快速發展、良性經營、加大投資。”相關負責人說,從區領導到各部門工作人員,深入項目建設一線的現場辦公會經常在通威太陽能上演,正是在各級部門主動靠前、務實服務下,通威太陽能在雙流不斷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