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新疆大全新能源公司宣布,原計劃于2019年一季度達產的3B多晶硅項目目前已實現滿產狀態,總產能達每年3萬噸。

據大全新能源公司CEO張龍根介紹,3B多晶硅擴產項目提前達到滿產狀態后,將持續推進3B之后的去瓶頸項目,預計在2019年6月底之前將年產能提升至3.5萬噸。同時4A多晶硅擴產項目也正在進行中,到2020年1季度滿產后將總體產能提升到每年7萬噸。

回顧多晶硅市場整體狀況,據集邦咨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網EnergyTrend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超過萬噸級產能的多晶硅企業達到10家,國內多晶硅產量達到24萬噸,截止今年四月底,國內硅料產能已達30.2萬噸。531光伏新政后,國內光伏企業在市場下行壓力不得不調整開工率及產能規劃進度,但仍有多晶硅企業產能超出預期,企業擴產項目投產時間雖有延后,但產能釋放高于原計劃。


硅業分會數據顯示,下半年新增多晶硅產能包括:新疆協鑫6萬噸/年(10月28日投產)、內蒙通威2.5萬噸/年(10月30日投產)、四川通威2.5萬噸/年(11月份投產)、新疆大全3萬噸/年(12月滿產)、東方希望1.5萬噸/年(年底前投產)、亞洲硅業5000噸/年(年底前投產)等。根據國內各多晶硅龍頭企業擴產計劃,加上其他多晶硅企業產能增量,到2018年底,中國多晶硅產能新增約15萬噸,多晶硅產能將達40.8萬噸,同比增長13.2萬噸。到2019年預計新增規劃產能10.08萬噸,2019年底產能將達到50.88萬噸。因此,從目前大全多晶硅提前達標的進度和協鑫、通威兩家企業達產狀況來看,多晶硅龍頭企業產能釋放和擴產進度超出預期,未來多晶硅價格變化,不僅受到下游市場需求的影響,還依賴于企業對多晶硅產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