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在國家電投集團公司2018年第4次黨組(擴大)會議上,黃河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謝小平圍繞集團公司戰略規劃落地作交流發言。

錢智民董事長指出,光伏是國家電投集團走向世界一流最有利的條件,是能夠在短期內達到目標的產業。作為集團公司光伏產業的“排頭兵”,謝小平在會后,圍繞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企業的思路接受了國家電投報記者的采訪。

記者:謝總您好,請您先介紹一下,黃河公司在光伏產業的特點或者優勢?在光伏產業如何打造核心競爭力?

謝小平:我們黃河公司光伏的主戰場在青海,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太陽能年輻射量達5800-8000兆焦每平方米,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青海省荒漠化面積達10萬平方公里,理論裝機容量可達5.4億千瓦,居全國之首。我們所做的工作就是將資源優勢轉換為經濟優勢,黃河公司已經建成37座光伏電站,總裝機388萬千瓦。在集團公司的長期支持下,黃河公司已經成為集團唯一一家覆蓋光伏全產業鏈的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電站運營公司之一。我認為,黃河公司在光伏產業,在光伏制造、電站運營、電站設計建設、行業標準制定、系統集成及技術創新等方面具備了一定的核心競爭力,在國內的光伏行業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力。


光伏產業只有達到產業化、規模化才能生存,上網電價足夠便宜,部署足夠方便,產業鏈足夠健全,應用足夠廣泛都是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黃河公司將創新作為第一動力,用創新驅動發展,打造光伏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記者:錢董事長提出,光伏是集團走向世界一流能夠在短期內達到目標的產業。您認為怎樣利用黃河公司的光伏競爭力,使集團公司的戰略落地?

謝小平:集團公司戰略為黃河公司指明了方向,推動集團公司戰略和規劃落地。一方面,將戰略完整、合理地分解到我們的年度工作計劃中,進入到年度重點工作、重點管理當中,承前啟后、上下對標,讓黃河公司每位成員明晰戰略的邊界和目標,在資源的分配、考核激勵等方面對齊戰略規劃。另一方面,要進行閉環管理,對戰略規劃執行過程進行有效監管,將戰略落實為行動方案,由行動方案轉換為考核指標;從多元化的指標,聚集到最重要的指標,從多元化的重點任務,聚焦到最重要的關鍵任務。


記者:對照集團公司的新戰略,黃河公司未來會有將有哪些重點項目布局或者舉措?

謝小平:首先,我們下大力氣推動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按照青海省政府同集團公司會談精神,青海省政府支持國家電投全面參與青海“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的規劃及行動路線圖編制。黃河公司將集團戰略融入地方發展戰略中去,為打造青海省建設國家重要的新型能源產業基地做出應有的貢獻。其次,重點打造海南、海西兩個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在既定戰略規劃導向下,精心謀劃,儲備一批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項目,確保黃河公司發展實現良性循環,形成滾動發展帶動的良好格局,確保戰略有保障、規劃能推進、計劃能落實,同時保證依法合規發展。當前黃河公司集中資源,全力推進海南、海西兩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建設。其中,青海省政府支持海南州特高壓外送基地電源由黃河公司負責開發建設,青海省能源局與黃河公司共同商定資源配置方案。另外,青海省政府支持黃河公司為主開發建設海南州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一區兩園)基礎設施,采用園區化的開發模式,按照統一“規劃、報批、實施、建設、輸出、環評”開展工作。


除此之外,我認為一流的產業發展,需要一流的產業創新平臺作為支撐。國家電投集團光伏產業創新中心將依托黃河公司光伏產業技術中心組建,在黃河公司現有基礎上充實、整合、提高,兩個機構與黃河公司一體化運作。新的創新中心將成為國際領先的光伏產業研發平臺,進一步提高國家電投光伏品牌在世界范圍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國家光伏發電實證基地作為光伏行業戶外實證檢測平臺,擔負市場主流光伏設備的實地性能驗證和分析任務。黃河公司努力將其打造成為全行業高認可度的國家級創新平臺,以技術創新承接戰略落地。

記者:圍繞集團公司“一帶一路”產業布局,黃河公司如何使光伏產業走向海外,打造國家電投光伏產業品牌?

謝小平:黃河公司將依托現有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優勢,使技術、標準、產品“走出去”,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通過直接投資建設海外光伏電站、EPC總承包海外項目,力爭把集團公司光伏電站建設標準、光伏產品、系統集成設計技術以及工程管理推向海外。


走向海外的重點,我認為是創新開發方式,通過光伏電站模塊化設計、制造、安裝,集約化管理,提升光伏產業核心競爭力,以黃河公司控股的方式進行項目的合作開發。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突尼斯和阿根廷光伏項目的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