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中國光伏人對政策的期待和發展模式的探索中到來了。一年前,當2018年開始的時候,雖然幾乎沒有人會預料到823號文的出臺,但也沒有太多人能冷靜的看待過去幾年中國光伏產業迅速發展所帶來的隱患。

即便在光伏、風電、儲能等領域的從業者看來,我們的綠色能源事業是一項偉大的工作,要改變人類成百上千年來對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的依賴,要緩解工業革命以來不斷嚴峻的溫室效應,要創造一個人口邁向頂峰時期的社會能源供應體系,但從更宏大的人類視角看,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同互聯網、航空業、高鐵、基因技術等,是人類歷史發展中必然會相伴相生的領域。

而人類的進步,也是在競爭中產生的。

2019年,中國光伏產業的競爭會更加艱巨。

看看其他行業吧,門檻相對低的餐飲行業,最近兩年倒閉餐廳的平均壽命是508天、2017年關閉的店面數量是開店數量的91%;農業產業龍頭企業正加速產業化;互聯網企業破產數量也在增加,巨頭企業也在裁員過冬……

而中國的光伏產業,在2018年才真正開啟了產業整合之路——據了解,2018年江蘇有200家以上的光伏相關企業關門,大部分小型制造企業舉步維艱,而具有高效電池產能的廠家則在第四季度供不應求。

即便是中國大的經濟環境不好,但在各個領域,都有逆勢發展的企業。這些逆勢發展的企業,有的是靠技術、有的靠對市場的把握、有的靠找到了更有實力的股東……

不管每個企業的發展如何,中國的光伏產業在2019年會更加強大——越來越多的設備國產化,多晶硅的自主產能正迅速增加、外國多晶硅企業日子越來越難過,全世界的光伏電站投資企業更依賴中國的產品,而中國在高效技術產業化上也引領著全球的方向。

這有點像中國的乒乓球事業。

但在2018年尾,一個日本15歲男孩讓中國乒乓球隊產生了極大的危機感,一年半后的日本奧運會他將成為中國隊最大的威脅。而中國光伏產業未來會面對哪些威脅呢?一定是新的技術。晶硅產業已經發展了20年,雖然還有進步空間,但新的顛覆技術也在醞釀。

值得欣慰的是,中國企業也在儲備這樣的“未來技術”。2018年初秋時,一位杭州的年輕創業者說,他希望未來數年內能把光伏組件成本降至0.8元/瓦。如果他的宏志實現,這將讓目前絕大多數晶硅企業倍感壓力。

2018年,雖然中國市場規模比前一年有所下滑,但超過40GW的裝機背后,是每一個光伏人的辛勤付出。一個建成的分布式項目,背后可能是五六個談崩了的屋頂業主方;一個簽署的組件訂單,背后可能有十幾個落空的同行。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每一個簽署的合作背后都值得驕傲。

但,競爭可以,不要惡意競爭。不要為了搶訂單,犧牲質量來降低成本和價格;不要為了搶屋頂,一味降低電價折扣和抬高租金;不要為了中標地面電站,投了低電價卻算不過賬來……

關于2019年,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對光伏發電的需求仍會上漲、產業整合仍將繼續、產業鏈配比仍將優化,中國市場仍將維持40GW左右的規模、新一批領跑基地投標會爆出更低的電價、有人會離開光伏,也有人會投身光伏……

2019年,期待中國光伏產業更健康;

2019年,期待政策更堅實、穩定、有效;

2019年,期待技術有更多元化的進步;

2019年,期待金融領域能更支持行業發展;

2019年,期待新的商業模式,讓更多的綠色電力被買單;

2019年,期待光伏人能擁有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