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4日,第六屆中國光伏年會暨2018分布式能源創新應用大會在蘇州舉行,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應邀出席并致辭。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再次明確,堅定不移推進節能減排,推動能源革命,落實中國巴黎氣候大會上向全世界做出的承諾。相信2019年,光伏產業會回歸到良性發展的軌道。"朱共山表示,"2019年是中國光伏產業'去補貼'的元年,光伏企業要堅持科技驅動、創新主導,練好內功、降低成本,進一步提質增效,自發擁抱大數據、物聯網,融入能源互聯網。與此同時,'去補貼'的光伏發電是新生事物,要把營造新生態擺到培育經濟增長點、實現綠色發展的突出位置。"
過去的一年,是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中美經貿摩擦、金融去杠桿,經濟周期性問題與結構性問題交織在一起,特別是光伏"5•31"新政、新能源補貼拖欠等多重因素導致行業陷入階段性低谷。然而,得益于光伏產業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提質增效,過去10年,光伏組件、光伏發電成本下降了90%以上。隨著成本的下降,光伏發電正得到各國的廣泛應用,2018年雖然中國光伏市場有所下滑,但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仍然保持增長態勢,顯現出光明的前景。
朱共山認為,營造光伏新生態,在政策層面希望能從三個方面發力:首先是妥善解決存量電站的補貼拖欠問題,讓光伏企業在'去補貼'時代輕裝上陣;其次是引導降低土地稅費、融資成本、棄光限電等光伏非技術成本;再者是注重培育光伏平價上網示范,希望國家能源局、地方政府能統一組織規劃,在全國范圍內由點及面逐步推廣。
對于未來趨勢,朱共山坦言,進入2019年,能源互聯網、智慧微網、多能互補等正構建起光伏發電的外部大環境,市場形態正在發生新變革。光伏行業在一定程度上要跳出光伏談發展,依托"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在西部建設大型光伏發電基地,用特高壓輸送到中東部地區;應高度重視光伏+儲能,實現基于儲能產業生態體系重塑和應用創新推動。此外,光伏企業應高度重視海外市場,在更深入更積極擁抱"一帶一路"的同時進一步實現"抱團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