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天蒙蒙亮,記者一行從北京乘車前往張北草原。接近草原深處時,遠處山坡上還零星地積著雪,路旁,數不清的風力發電機在不停旋轉。9時許,我們到達張家口市張北縣戴家村。村北有一大片湛藍色的光伏板——國網節能服務有限公司張北縣1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扶貧)。當天,該項目正式投運。

得知光伏電站要投運,波羅素村和戴家村的干部和村民代表一大早就趕到現場,為光伏電站的建設者們送錦旗。68歲的波羅素村貧困戶李兆生激動地說:“我們的大草灘成了致富灘。每年我能分到一筆土地租用費,秋冬閑時在電站打掃衛生,還能有收入,我真的很滿足!”

對于張北,人們可能更熟悉避暑旅游、2022年冬奧會舉辦地等“標簽”,卻很少知道這里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河北省的深度貧困縣。張北縣太陽能資源豐富,非常適合建設光伏電站。2018年8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會同河北省政府,在張北縣選址建設1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扶貧),由國網節能公司帶領各參建單位通力協作,克服極寒天氣、裝機容量大等困難,經過百日奮戰,建成了該項目。

現場氣溫很低,冷得刺骨。口中呼出的氣瞬間凝成水汽。“每天零下20多攝氏度,你們怎么施工?”記者問國泰綠色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曹東。“加油干唄!扛就扛紅旗,干就干最好,爭就爭第一。”項目副經理聶高飛接話說:“許多人開始都覺得3個多月根本不可能完成項目,沒想到大伙都這么拼。聚起這許多奮斗力量,脫貧攻堅何愁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