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依然向好
2019年1月9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關于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了到補貼全面取消前的過渡性政策,力推的平價上網、低價上網項目為光伏市場開拓了新增量。
目前,有關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2019年光伏建設指標、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終版、2019年光伏扶貧指標、2018年領跑者基地建設指標等四大關鍵文件仍未發布,但市場信心已得到有效恢復,配套政策出臺僅是時間問題而已。
近日,風電、光伏平價上網《通知》頒布后,國金證券第一時間做出了解讀。國金證券暫維持中國2019年新增35-40GW的預測(其中平價5~10GW,有超預期潛力)。同時,一些業內人士2019年市場發展前景亦持謹慎樂觀態度,預測市場新增裝機將介于40-45GW區間。
話事權下放地方
兩部委發布的平價上網《通知》指出,在符合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可再生能源建設規劃、國家風電、光伏發電年度監測預警有關管理要求、電網企業落實接網和消納條件的前提下,由省級政府能源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本地區平價上網項目和低價上網項目,有關項目不受年度建設規模限制。
無論從這一表態上,還是從《分布式電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均可看到,國家能源局正將光伏發電的發展權、監管權漸次向地方政府讓渡。未來各省市(區)政府將在光伏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擁有更多的話事權、主動權。
事實上,在中國光伏產業發展歷程中,地方政府一直扮演著重要推手的角色。地方政府的政策得當促進了當地光伏產業發展壯大,比如光伏大省江蘇和浙江在5.31新政出臺后及時發布了地方“救市”政策,為市場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坐鎮中東
近日,溫嶺財政局官網發布了《關于家庭及村集體屋頂分布式光伏補助名單(第一批)》的公告,對2018年6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并網的光伏電站給予度電補貼及一次性裝機補貼,“531”后首個地方光伏補貼兌現承諾。
此前,2018年7月份,蘇州發布《進一步促進蘇州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征求意見稿,文中表示蘇州市將會對市內未納入國家補貼的項目,給予項目應用單位或個人0.37元/千瓦時補貼,期限為3年。
2018年9月17日,浙江省發改委等6部門正式出臺《關于浙江省2018年支持光伏發電應用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對家庭屋頂光伏和工商業屋頂光伏予以0.32元和0.10元的補貼支持,補貼期限為1年。
2018年9月17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印發《合肥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合政〔2018〕101號),文件稱為分布式光伏項提供0.15元/千瓦時補貼,連補5年。
12月13日,山東電網公司發布《關于落實發改能源〔2018〕1459號文的通知》,明確630前并網的戶用光伏予以補貼。全額上網0.75元/千瓦時,自發自用補貼0.37元/千瓦時。
同在12月份,河北保定電網發布通知稱,將2018年5月31日(含)前申請且2018年6月30日(含)并網的戶用自然人光伏發電項目納入國家規模管理范圍:全額上網0.3856元/千瓦時,自發自用0.37元/千瓦時。
12月10日, 國家電網湖南電力有限公司營業部及財務部于2018年12月10日聯合下發關于光伏發電補貼調整執行的通知,文中規定:全額上網補貼0.70元/千瓦時,自發自用補貼0.32元/千瓦時。
12月份,浙江德清縣發改委發文明確2018年5月31日(含)之前已備案、開工,且在2018年6月30日(含)之前并網投運的合法合規的用戶自然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納入國家認可規范管理范圍,標桿上網電價和度電補貼標準保持不變。
中東部地區提供“過渡補貼”,填補了5.31新政形成的政策真空,對市場信心的恢復,促進市場快速反彈注入了巨大的動能。這使得即便有5.31政策利空打壓,中東部地區光伏裝機仍能保持增長的最大“功臣”。
官方數據顯示,中東部地區光伏裝機容量一直處于全國前列。江蘇、浙江、山東、安徽、河南等省的裝機容量均接近于10GW水平。一些省市(區)裝機容量接近“十三五”裝機規劃極限的情況,也讓市場對未來市場擴容滲透力存有憂慮。
但11月2日國家能源局會議已聲明,“十三五”裝機規劃將會做出修正,預計還將會帶來新的市場增量。2018年9月份,山東省發布《山東省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8年)》稱,力爭到2022年,全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800萬千瓦左右;到2028年,全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400萬千瓦左右。
當前,山東省光伏裝機容量在10GW左右。按照到2022年,裝機達到18GW的目標,未來3年還有80%的增長空間。按到2028年裝機24GW的規劃目標測算,未來10年山東省將有140%的增長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列入《湖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對中東部地區市場的發展也將是一個巨大的促進和拉動。
虎視華南
除了中東部市場之外,華南光伏市場的增長潛力也獲得各方關注。從上市公司分布情況來看,華南也是光伏發展的重要區域,該地區匯聚超過了5家上市公司。同時,在政策支持力度上,華南地區不輸中東部。
5.31新政出臺一個月后,7月6日 ,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關于組織申報2017-2018年東莞市分布式光伏發電資金補助項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宣布戶用分布式仍執行6.30政策:全額上網0.70元/千瓦時,自發自用0.32元/千瓦時。數日后,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財政委員會聯合印發《深圳市建筑節能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定對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進行補助。對于太陽能光伏項目,根據年度實際發電量對項目投資主體給予0.4元/千瓦時補貼,補貼時間為5年。
12月19日,廣州市發改委發布《關于組織開展2019年(第一批)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補貼資金申報工作的通知》,分布式裝機補貼0.2元/瓦,單個項目最高補200萬。
謀篇三北
作為成熟市場,中東部、華南地區一直是分布式光伏發展的軸心區,也是各大光伏企業投入大量資源全力角逐的必爭之地。而在多元化戰略驅動下,市場布局的延拓也將向“三北”地區伸展。
一定程度上而言,光照資源遠好于中東部的“三北”地區光伏產業發展形勢很不平衡。華北地區,集中式、分布式發展都比較快,西北地區則以集中式電站建設見長,東北地區的分布式、集中式均未釋放出其應有的潛力。
不過,隨著白城領跑者基地并網發電,隨著戶用光伏的開展,東部地區對發展光伏的態度已發生改變。2018年11月28日,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了《遼寧省綠色建筑條例》,鼓勵國家機關、學校、醫院、大型商場等單位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2018年12月20日,黑龍江鶴崗市召開爭創國家級光伏領跑基地籌備工作組第一次領導小組會議,成立鶴崗市光伏領跑基地領導小組及籌建工作組,擬申報第四批光伏領跑者基地。
近日,青海省政府印發了《青海省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工作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提出建設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工作任務。2020年,按照送電容量400萬千瓦考慮,規劃建成配套光伏500萬千瓦、風電300萬千瓦、光熱50萬千瓦;2022年,按照送電容量800萬千瓦考慮,規劃建成配套光伏1000萬千瓦、風電400萬千瓦、光熱100萬千瓦。
《工作方案》還要求,精準實施光伏扶貧工程。抓緊建設2015年4萬千瓦、2017年10萬千瓦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組織實施國家下達的“十三五”第一批47萬千瓦村級光伏扶貧項目。
2018年6月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的“823號文件”規定,2018年內不再安排集中式光伏電站建設指標,進一步驗證了國家光伏產業發展重心由集中式轉向分布式的政策趨向。
據資深光伏人士張衛紅預測,將要下發2019年光伏電站建設指標,集中式電站或“零指標”。這預示著國內光伏產業將主要向分布式、領跑者、光伏扶貧三塊傾斜,同時正著力促消納,解決“棄光限電”的西北地區也會將分布式納入發展藍圖之中。
近水樓臺先得月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中東部、華南地區光伏支持政策力度大,范圍廣,為區域市場的繁榮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相信隨著2019年光伏政策陸續出臺,中東部和華南分布式光伏市場將會迎來新一輪爆發。同時,“三北”中的華北地區將得益于適當的政策支持,繼續保持強勢耀眼的表現,而東北和西北地區將開始步入“拓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