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組件超級聯盟”成員阿特斯表示,迄今為止,公司已經發運了共計2.6GW利用了LeTID(熱輔助光致衰減)抑制技術的PERC光伏組件

PVTech最近重點報道了德國光伏研究所ISCKonstanz創始人RadovanKopecek博士進行的、與多晶和單晶熱輔助光致衰減問題相關的工作,這些電池正在迅速取代傳統的鋁背場電池。

然而,根據德國普德光伏研究所的研究,經過數周加速熱輔助光致衰減之后,溫度升高時出現的降解問題導致相對功率下降了逾10%。

通過多年對材料、工藝和生產設備的深入研究,阿特斯的研發工程師們開發了可以緩解熱輔助光致衰減現象的專有技術。

阿特斯表示,一份新南威爾士大學于2018年11月發布的研究報告稱,基于黑硅和多晶PERC技術的阿特斯P4組件顯示,在一倍太陽光強100小時輻照和75°C測試工況下,開路電壓降低了不到0.3%。

據稱,在相同條件下,這是被測的所有多晶PERC組件中降解率最低的。預計阿特斯將于2019年把所有的電池產能都遷移至PERC。

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瞿曉鏵博士表示:“2019年,阿特斯將很快把所有電池產能都轉換為PERC技術。我們成功緩解了熱輔助光致衰減現象,此外,我們還擁有像Ku、BiKu、HiKu、HiDM和BiHiKu這類吉瓦級高效組件技術,這些都進一步鞏固了阿特斯在太陽能技術和產品領域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