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眉山市政府、甘孜州政府與通威集團簽定通威高新技術綠色產業園區項目暨10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投資協議,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省委“一干多支”戰略部署。
眉山市委書記慕新海,市委副書記、市長羅佳明,甘孜州委副書記、州長肖友才,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出席簽約儀式并見證簽約。 通威10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總投資60億元以上,新建約50條高效晶硅電池生產線。預計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產值不低于120億元,將打造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量產轉換效率最高、節能環保的綠色工廠。據悉,這將是全球目前最大的高效晶硅電池項目落戶。

慕新海在致辭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對項目的簽約表示祝賀,向大家長期以來給予眉山發展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 慕新海說,作為中國企業500強,通威在眉山建設的太陽能光伏項目符合省委委“5+1”產業體系、市委“3135”現代產業集群。項目建成投運后,將進一步優化全市乃至全省光伏產業布局,形成樂山—眉山—成都光伏產業帶,將為我省藏區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同時,也必將為眉山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范市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動能,是一個多方共贏的優質項目。 慕新海表示,眉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通威項目,作為“娘家人”,我們將繼續與甘孜州一道,尊崇契約精神、加強溝通交流、全力協作配合,共同為項目建設提供最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同時,也希望通威集團加快推進各項工作,確保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見效,努力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肖友才在致辭中說,項目的成功簽約是甘眉園區發展進程中的又一盛事,也是甘眉兩地攜手共進的一件大事,標志著園區即將迎來新一輪發展高潮。 肖友才說,項目的成功簽約必將有效推動園區加快完善產業鏈條、優化升級產業結構、提升產業集聚水平,為園區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希望發揮通威項目的“虹吸效應”,吸引更多國內外大企業到甘眉工業園區投資興業,希望三方精誠合作,以政策“高地”建資金“洼地”,以環境“高地”筑投資“洼地”,共同打造“千億”園區,強力建設“典范”園區,全面助推甘眉兩地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 劉漢元在致辭中回顧了在家鄉發展的點點滴滴,用“我們回來啦”表達了回家鄉投資、參與眉山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劉漢元簡要介紹了企業的發展現狀后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觀念正日益深入人心,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普及,能源革命已然成為全球發展的共識。此次簽約落戶眉山的太陽能光伏項目,將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通威在電池片領域的世界級龍頭地位,也充分展現了通威堅守實體經濟,綠色發展、踐行實業回報家鄉的堅定理念和信心。下一步,企業將加快項目實施進度,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為眉山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通威太陽能深度切入太陽能發電核心產品的研發、制造和推廣,目前已經形成超過13GW高效晶硅電池片產能,2017年通威太陽能電池產能、產量均排名全球第一,是全球先進的晶硅太陽能電池企業,是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級智能工廠,擁有合肥、成都兩個基地。

落戶眉山的項目從對接到簽約,僅用時50天,成為通威集團迄今為止在國內“接觸最晚、上馬最早、速度最快”的太陽能項目。

甘眉工業園區是甘孜州、眉山市為貫徹落實四川省委、省政府“推進省內區域合作發展,支持發展‘飛地’園區”的精神,于2012年5月20日,由甘孜州人民政府、眉山市人民政府本著“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以眉山市鋁硅產業園區為基礎,以甘孜州豐富的資源和國家、省支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相關政策為支撐,依托眉山的區位、產業優勢,共同出資打造的“飛地”工業園區。甘眉兩地通過政策共爭、資源共享、項目共建、企業共招、問題共解、效益共享,初步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為主的支柱產業,已成功創建為省級開發區。2018年,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61億元。

眉山市政府副市長唐宏、甘孜州政府副州長杜德清、通威集團總裁禚玉嬌、通威太陽能董事長謝毅出席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前,參會嘉賓還參觀了通威集團雙流工廠A1車間和通威國際中心4F體驗中心,詳細了解了通威“智能工廠”、“無人車間”的實時運行情況,對通威智能化設備、先進的生產工藝、精細化管理水平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肯定。
(責任編輯:小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