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工商業與戶用光伏品牌巡回展覽會暨論壇將于4月25日-4月26日于廣東佛山皇冠假日酒店召開。廣東省、佛山市、東莞市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專家、光伏企業領袖代表一起就如何實現“無補貼”光伏項目收益、開啟戶用光伏2.0時代等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分析。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戶用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單位CTC國檢集團系統與逆變器檢測部部長王立闖出席會議并發表主旨演講。他表示,光伏行業需要政府包括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聯盟、從業者通過行業自律和監管保證戶用市場的指標。關于很多經銷商離開后的后續保障問題,如果沒有經銷商做售后怎么保障?王立闖指出,要通過金融機構、保險機構的接入從而進行發展。

以下為發言實錄:

王立闖:各位光伏界的同仁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CTC的王立闖,今天受我們周秘書長的委托,給大家介紹一下十個標準中我個人參與的兩個標準,包括聯盟會員單位都做了許多工作,這次就我對標準的理解給大家做一些分享,如果有講的不到位的或者理解有偏差的,我們可以會后討論。

主要分三個部分給大家進行介紹。

第一,為什么會做戶用光伏系統的標準?以及標準的框架。

大家知道2017年分布式光伏發展非常快,大概是300%的增長,2017年的戶用裝了67萬套,增長非常快,與此同時也存在很多質量問題。因為光伏媒體也報道了很多戶用光伏的質量問題,包括說“戶用光伏”別成為“忽悠光伏”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主要是因為戶用光伏的標準沒有跟上,缺少一些標準。標準其實是行業基本的門檻,并不是說滿足標準質量就有多好,但如果這些基本標準都達不到,那質量肯定是無法保證的。

基于這些,光伏行業協會成立了戶用光伏的標準工作組,在2017年的12月份成立了,我們單位也全程參與了這個工作,大概經歷了一年多的時間,到2019年標準進行了發布。首先我介紹一下標準的適用范圍,它適用的是30kw以下,以220V或380V接入公用電網運行的戶用型并網光伏發電系統,能源局的規定是50kw。

第一個,關于現場勘察標準。主要講了兩部分的內容,一個是如何做現場勘察,第二個是場地評估。

首先是現場勘察,通過四個部分的勘察內容,把勘察目的解決。第一個是基本信息。第二個是結構信息,主要是房屋結構。第三個是電氣信息,包括可靠接地點、逆變器和配電箱安裝位置、電氣線路布置。第四個是并網信息,包括并網電壓等級、變壓器容量情況、并網政策。

場地評估,這也是行業同仁大家集思廣益的成果,實際是把比較復雜的問題量化了,通過地面評估、結構評估、可行性評估,最后得出一個結論,這個屋面適不適合建電站?分了三個等級,一級是適合建,二級是有條件建,三級是不適合,把復雜的問題通過量化指標具體化。

最后還給了一個示例表格,如果大家沒有成熟方案可以拿這個標準作為參考。

第二個,關于設計規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要求,我今天重點想講關于產品選擇的要求。在產品選擇上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戶用系統比較簡單,關鍵設備跟大的電站是一樣的,組件包括逆變器、并網箱、線纜、支架、防雷接地材料。并網箱提出要有明顯斷點,有浪涌保護器、過欠壓保護器、警示標識。這里面給了一個比較細化的要求,我認為更具有操作性。

這是并網箱的要求,現在有一些戶用系統遇到最大的問題是,經常會出現明顯斷點不存在的情況,達不到規定。

方針設計講四點。第一點是平屋面,有一個計算公式;第二個是斜屋面;第三個是方針排布,給了一些要求,比如布置間距要求、組件間距,都是可視化的;第四個是組串排布,也給了公式,比較容易理解。

結構設計主要提到的是支架和基礎的結構,也是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材料,支架主要是鋁合金這種材料,要滿足強度、防腐、防水要求;第二部分是設計原則,其中提到載荷計算,給到了很多公式,這個也是根據國標的設計規范來的;第三部分是支架結構設計;第四部分是基礎結構設計。其中關鍵的點是連接結構,支架結構強度計算有成熟公式,現在比如工商業項目,有的連接部分往往是風險點,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電氣安全設計,我參與了這個標準編制的內容,主要是五部分,參考T/CPIA0011.204設計規范的要求。主要包括防電擊、雷擊和過電壓防護、關鍵部件的選擇、絕緣故障保護、過電流保護。比如要進行相應設計、可靠接地防止防電擊的產生。現在逆變器主要廠商的產品都可以滿足以上的要求。

第三個,系統接入設計要求,我列了一個表格大家可以看一下,其實也跟前面產品的選擇相輔相成。比如要滿足電壓質量要求,要選擇合格的逆變器。如果要滿足安全與防護,就要選擇合適的并網箱。這里面還提了很多概念,每一個附錄都有一些概念的理解。

第四個,安裝與調試規范,這也是戶用系統最容易出問題的幾個環節,前兩個環節如果產品的關鍵設備選擇好,其實前兩部分是不容易出問題的。但第三部分都是比較小的企業在參與這個工作,經銷商也好,安裝商也好,他們的規模和經驗往往不足,所以在這個地方往往是出問題的。首先標準里對人員提出了要求,需要熟悉發電部件性能、熟悉施工文件、熟悉設計文件、需要有足夠的知識背景、足夠的培訓、相應的資質。很多經銷商對這方面的培訓不夠,想做合格產品都做不到。對設備設施也有要求,簡單的工具肯定大家都有,不然沒法做這個工作。有一些安全工具和測量儀器,有一些經銷商可能不具備,比如安裝后要有測試儀進行驗證。還有日常施工的情況,如果沒有足夠的經驗,會經常犯一些錯誤,有很多問題照片大家可以看一下,包括踩踏組件、亂接線,這都是一些典型的案例。標準里把這幾個部分分塊進行了明確的指標要求,如果想做這個行業的安裝商和經銷商,可以重點看一下標準規范自己的安全行為,包括對員工的培訓也可以參考這個標準。

驗收規范,前面有安裝、設計、勘察,如何做驗收?我參與了驗收標準其中的一部分,驗收過程中要進行文件資料檢查,包括基本信息、設備信息、圖紙、并網文件。要進行施工質量檢查,包括設備和部件、防雷接地、方針布置、標識。要進行安全及性能測試,比如組件要進行IR/EL測試,EL測試比較多,主要是測試施工過程中會不會對組件造成傷害。還有性能要求,比如功率比和PR要求,還有方針的測試要求。

第五個,運行和維護規范,提到了一些具體項目,比如怎么做運維,包括啟動停止、監視檢查、常規檢查、專業檢查、特殊檢查。

第六個,發電性能評估方法。這里提供了四個方法,前兩個比較適用于第三方機構來做,一個是PR,需要有效率和性能比。還有一個是功率比,這是第三方機構做的。圖上列了兩個公式,這兩個之間有一點差距,如果是PR,可能有一些遮擋損失,主要是通過功率計算來做的。業主跟運維單位比較好用的兩個方法,一個是實際發電量÷實際功率,第二個是輸出功率,這兩個方法都是通過橫向比較,可能不是這么精確化,但可以快速找到問題。這里提到比較簡單的一個點,要實現這幾個功能,需要實現一些監控數據,比如用手機APP去看,或者用電腦去看,要監控每天的發電功率和發電量,有了數據才能進行對比。

最后談一下我自己的看法。有了這些標準,如何使用這些標準來滿足指標?第一個要有標準規范,第二個是要有政策支持。如果沒有人用,或者沒有政策采納,可能標準就很難推廣,需要政府包括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聯盟、從業者通過行業自律和監管保證戶用市場的指標。剛剛理事長也談到,很多經銷商離開后的后續保障問題,如果沒有經銷商做售后怎么保障?要通過金融機構、保險機構的接入從而進行發展。

我們現在跟保險公司在做一系列的保險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通過光伏設備安裝的保險,包括安裝導致發電量損失的保險。還有財產損失,因為在施工過程中可能對房屋造成影響,或者有一些自然災害,還有家庭財產保險,通過這些方案彌補經銷商和安裝商的退出,從而保證用戶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