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寧斌
編輯吳悅
如今國內光伏產業領域,光伏硅片行業的雙寡頭格局已然成型。
去年(2021年)隆基綠能601012.SH)和中環股份(002129.SZ)硅片出貨量分別約為70GW和52GW,占據光伏硅片第一梯隊,上機數控(603185.SH)則是一匹黑馬,此外,還有雙良節能(600481.SH)、晶科能源(688223.SH)、高景太能等企業不斷在追趕。
近期一家主營光伏單晶硅片的企業,江蘇美科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科股份”)的IPO申請收到深交所的首次問詢。
《投資者網》注意到,美科股份成立僅五年時間即闖關IPO,不僅獲得能源央企中石化投資,而且業績從2019、2020年虧損狀態,一舉扭虧為盈,凈利潤達到2.01億元。
同時據招股書,美科股份此次IPO擬募資50億元,其中37.5億元用于包頭美科三期20GW單晶拉棒項目,12.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如此高額的募資金額,在近幾年上市的光伏企業中并不多見,這家企業究竟有何來頭?
停止多晶硅業務改善業績
據公開資料,美科股份的創始人是被業內稱為“中國光伏晶硅切片第一人”的王祿寶,曾經在2004年創立了鎮江環太硅科技,該企業是國內最早開展單/多晶體硅鑄造及切片業務的企業。
隨著光伏單晶制造技術進步,單晶硅片生產成本下降,光電轉換效率提升,市場需求增加。因此王祿寶、王藝澄父子主動布局,向上游單晶長晶環節進行延伸,于2017年1月成立了江蘇高照新能源,在2020年11月更名為江蘇美科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美科有限),2021年9月股改后成為美科股份。
彼時,除了美科有限之外,王祿寶及其家族實際控制的企業中,從事單晶和多晶生產相關的企業還包括包頭美科、環太開發和大渡新材料。
據招股書披露,2020年12月,美科有限向環太開發和大渡新材料購買了部分單晶資產,同時收購了包頭美科100%股權,在收購之前,包頭美科將多晶鑄錠相關資產進行了剝離。
在2020年12月完成重組后,美科有限在2021年9月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為美科股份,將主營業務集中到單晶硅棒、單晶硅片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單晶硅片受托加工服務。截至2021年末,已在包頭建成約10GW單晶拉棒產能,在揚中建成約10GW單晶切片產能。
對于IPO前的資產重組,在美科股份的招股書中提到,主要目的是優化資源配置、理順業務結構、聚焦優勢單晶業務,并滿足首發上市關于發行人獨立性的相關要求。
目前美科股份實際控制人為王祿寶、吳美蓉、王藝澄與卞曉晨,4人直接或間接控制的股權比例為62.71%,且為一致行動人,而吳美蓉是王祿寶之妻,王藝澄與卞曉晨是夫妻關系,王藝澄與王祿寶為父子關系,是典型的家族控股型企業。
圖表1:美科股份股權結構
(來源:美科股份招股說明書)
美科股份的業績在2021年實現騰飛,營收達到36.12億,歸母凈利潤增至2.01億元,而2019年、2020年是虧損狀態,營收是5.51億元和8.67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35億元和-3500萬元。
2021年營收和凈利潤為何實現大幅增長?
據方正證券光伏行業研報,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光伏硅片原材料多晶硅料價格持續上漲,從2020年7月最低點的59元/公斤,到2021年11月的最高價格269元/公斤,上漲近4.5倍。同時硅料產能擴張時間在12—18個月,從開工至滿產至少需要半年左右,整個行業快速擴張背景下,供給會出現錯配,同時硅料價格上漲影響整個硅片行業的毛利率。
美科股份主要對外銷售的產品為單晶硅片,主要采購的原材料為多晶硅料,多晶硅料成本占硅片成本比例較高。
圖表2:光伏單晶硅片/多晶硅片形成示意
(來源:美科股份招股說明書)
因此美科股份的招股書書中提到,受多晶硅料價格上漲影響,2020年以來原材料采購成本上升,隨之公司的硅片產品售價上升。同時公司為順應光伏行業單晶代替多晶的技術發展趨勢,實施聚焦單晶技術、完善單晶產業鏈的經營策略,2020年下半年,全面停止了多晶硅業務,因此2020年虧損減少,2021年的經營業績得到提升。
從毛利率來看,美科股份2019年、2020年、2021年的綜合毛利率分別是-8.04%、7.40%、13.50%,其中多晶硅片產品毛利率持續為負,單晶硅片業務毛利率為-8.48%、13.35%和13.55%。
圖表3:美科股份2019-2021年主營業務毛利率
(來源:美科股份招股說明書)
同行業可比公司中,業務規模成熟的隆基綠能(601012.SH)毛利率水平最高,其2019年2020年、2021年毛利率是31.73%、30.36%、27.55%,毛利率水平相對較低的晶科能源(688223.SH),三年毛利率是17.87%、15.52%、20.83%。相較之下,美科股份的毛利率水平整體明顯低于隆基綠能、晶科能源等。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主要產品的產銷率和產能利用率,2019年、2020年、2021年單晶圓棒產品的產銷率為97.43%、99.01%、100.32%,單晶硅片的產銷率為92.57%、99.82%、94.94%;單晶圓棒的產能利用率是75.94%、78.73%、93.75%,單晶硅片的產能利用率為95.71%、92.74%、89.94%。
下游的光伏電池片的需求不斷在增長,美科股份的產量和銷量體現比較充分,目前轉型聚焦單晶硅片業務,但短時間內規模基數較小,且處于持續擴產階段,需要募資來實現規模效應。
大客戶集中度和負債率均較高
需要注意的是,美科股份的關聯方交易和客戶集中度較高的情況。
2019年、2020年、2021年,美科股份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99.71%、91.69%、75.47%。尤其在2019年和2020年,其中實際控制人王祿寶家族旗下的關聯方公司大渡新材料、WGS新興能源、環太開發位列第一大客戶,合計占營收比例高達93.11%和76.05%。
到了2021年,大渡新材料、WGS新興能源、環太開發3家關聯方公司已不在前五大客戶之列,第一大、第二大客戶為正泰集團和韓國韓華集團,對這兩家的銷售增長迅速,由2020年的8100萬元和1700萬元,分別增長至5.05億元和8.78億元。
圖表4:2019-2021年第一大客戶變化情況
(來源:美科股份招股說明書)
招股書解釋為:向關聯方企業銷售產品,主要由關聯方對外銷售,或銷售給關聯方作為自用的中間產品,關聯方將中間產品生產制造形成硅片產品對外銷售,這個陳述并沒有解釋和3家關聯方公司的關系,以及2021年關聯方再未產生交易,不再向其銷售中間產品的緣由,以及新客戶銷售額激增的原因,仍存疑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科股份的資產負債率,招股書中列出了隆基綠能、中環股份、上機數控、晶科能源、雙良節能等5家可比上市公司,5家公司的2019年-2021年各年度平均資產負債率為54.32%、55.5%、58.5%,而美科股份在2019年、2020年、2021年負債率是75.02%、73.27%和67.92%,高于行業水平,該財務指標體現的風險同樣需要關注。
最后值得關注的是,美科股份在2019年、2020年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分別為1848萬元和3.41億元,而2021年度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5.28億元,低于2.01億元的凈利潤水平。
與之相較的隆基綠能、中環股份、上機數控,這三家上市公司2021年經營性現金流凈額是123億元、42.82和9.16億元。
從整體行業來看,目前隆基綠能和中環股份在單晶硅片市場的占有率合計達50%以上,而且這些主流光伏企業均采取一體化模式,涉足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多個制造環節,這樣能夠實現供應鏈資源整合,從而確保供應穩定、降低生產成本,有利于發揮各環節之間的協同效應。
對于美科股份這種采取專業化制造的企業,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關于后續IPO審核進度,能否闖關成功,《投資者網》將持續關注。(思維財經出品)■
來源:投資者網
原文標題?:?美科股份擬IPO 業績大漲背后資產負債率高企大客戶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