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柯拉鄉的柯拉光伏電站,正式開工建設。據悉,柯拉光伏電站裝機規模達100萬千瓦,年利用小時數1735小時,年平均發電量20億千瓦,總投資超53億元,計劃2023年全容量并網發電。
待柯拉光伏電站建成后,將通過一條500千伏輸電線路,與今年3月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的兩河口水電站實現水光互補。屆時,該項目將成為全球首個百萬千瓦級的“水光互補”項目。
作為新能源發展的主力軍,光伏具有安裝地點靈活、初始投資成本低等諸多優勢,但其會受到天氣情況影響等缺點,也對電網系統造成了極大壓力。需要與其它新能源進行互補,才能更好的發揮優勢。水光互補、風光互補等都是促進光伏并網消納的重要運行方式。
柯拉光伏電站所在的甘孜州,光伏發電存在季節性差異,與水力發電“夏季豐水期、冬季枯水期”的特點形成天然的年內互補。柯拉光伏接入兩河口水電站,水光打捆后能輸出穩定的電力,可集中送出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