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間,林洋能源(601222.SH)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21億元,歸母凈利潤4.10億元。據相關人士表示,公司上半年業績變化主要系光伏上游產業鏈價格持續上漲,幅度超出公司年初預期,又因疫情反復和土地政策調整,導致部分光伏項目建設用地交付發生延遲或變化,公司年度經營計劃中的光伏業務短期受到影響,部分項目開工延后,光伏系統集成業務收入同比下降,導致公司經營短期承壓。

據半年報信息顯示,報告期內林洋能源智能板塊業務穩健發展,實現營收10.42億元。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林洋上半年在國網2022年電能表(含用電信息采集)招標采購和南網2022年計量產品框架招標項目標中,合計中標金額約6.69億元,中標數量及金額均處行業前列。同時,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子公司ELGAMA報告期內在東歐市場中標PGE和STONE公司的智能電能表招標項目,合計中標金額約2.76億元。此外,公司積極拓寬產品線,自主設計的能源控制器等配用電產品已通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的檢測并在市場應用,積極打造以新型智能終端為核心的智能配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2022年以來,硅料價格持續上漲并一度突破30萬元/噸,相比2021年年初的8萬元/噸,上漲了3倍多。由于硅料價格上漲,目前在光伏產業鏈已經形成價格傳導,硅片、電池片、組件價格都在漲,這對下游電站來說,短期內壓力將會加大。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國內光伏總裝機量30.88GW,其中分布式光伏裝機19.65GW,占比約64%。對于光伏組件價格隨行就市的上漲,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組件價格已經漲到終端電站企業可承受的頂端,對于組件價格敏感的集中式電站的需求已經被抑制,光伏產業鏈漲價傳導恐怕不能持續,不然將影響日后的產業穩定發展。

據了解,林洋能源作為國內主要的光伏運營商和系統集成服務商,不難看出其上半年新能源板塊業績也是受產業鏈價格上漲影響。作為終端電站企業,林洋能源上半年也積極采取多種措施來應對復雜行業形勢所帶來的挑戰。根據半年度報告顯示,林洋上半年通過償還有息負債,長期借款較期初減少42%,通過優化有息負債結構等措施降低財務費用水平。此外,林洋根據實際經營情況和未來業務規劃,充分考慮原部分公開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所在地的政策、配套并網條件、電量消納情況等,為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優先投資更為優質的光伏電站項目,上半年對可轉債原募投項目中約100MW光伏發電項目進行調整,根據公告顯示,公司預計使用約9.02億元募投資金來建設約229MW規模的光伏電站,分別位于湖北、江蘇等地。據了解,上述項目中的湖北仙桃200MW漁光互補光儲一體化項目還將建設約120MWh儲能電站,這是林洋能源在湖北落地的首個“光伏+儲能”項目,也是仙桃市重點示范項目。目前該項目已陸續開工建設,預計建成后每年發電約2.4億度。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國內光伏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運營維護市場也逐漸開始顯露。根據林洋能源半年報信息顯示,其上半年第三方運維規模大幅增加,截至二季度末,公司整體運維體量近5GW。內部相關人員表示,伴隨著近幾年光伏電站的大規模建設,光伏產業鏈價值端開始前移,未來光伏電站的運營維護將成為非常有前景的市場。

隨著今年儲能行業支持性政策密集發布,預計“十四五”期間,新型儲能將邁入規模化發展階段。林洋能源積極協同在新能源業務領域的資源積累,完善儲能上下游產業鏈布局,通過與億緯、華為等企業進行合資、合作等方式,實現儲能關鍵產業鏈節點全覆蓋。根據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緊抓新能源配套儲能市場的爆發性增長機遇,加速各類儲能項目儲備,累計儲備項目資源超4GWh。此外,林洋控股子公司林洋億緯上半年成功中標中能建湖南火電建設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公司華能巴彥諾日公300MW風電EPC項目儲能設備,預估中標總金額約2.74億元。(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