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光伏行業的火爆行情吸引了無數跨界“追光者”。而這一次,跨界者將目光瞄向了TOPCon電池。

112億投建24GW產能

1月10日,仕凈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寧國經開管委會就公司在寧國投資建設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項目的相關事宜,簽訂了《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書》。預計項目總投資最高不超過112億元,建設年產24GW高效N型單晶TOPCon太陽能電池項目。

根據協議,本次投資項目共分2期建設。其中一期計劃建設年產18GW高效N型單晶TOPCon太陽能電池項目,總投資75億元;一期項目計劃于今年4月開工建設,并于今年11月全部建成投產。

此外,項目二期擬投建年產6GW高效N型單晶TOPCon太陽能電池項目,其開工建設時間待一期項目全面達產后適時建設。

據仕凈科技測算,該項目一期全面達產后,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約200億元,稅收6億元以上。不過,該公司也表示,協議約定內容并不構成公司業績承諾。

跨界光伏 拓展新增長點

資料顯示,仕凈科技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具備高技術水準的環境污染治理綜合研發制造企業,于2021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此次,該公司已于近日新設立全資子公司安徽仕凈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后續擬從事光伏等相關業務,而主營產品則為高效N型TOPCon太陽能電池。

對于本次跨界投資建設年產24GW高效N型TOPCon太陽能電池項目,仕凈科技表示,該項目有利于實現公司主營業務在產業鏈下游的延伸,進一步完善公司業務的布局,擴大業務規模,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公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然而,從該公司財報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仕凈科技實現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43億元和5828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15%和76%;而2021年全年營收只有7.95億元。

從其資產負債表來看,截至2022年9月末,該公司總資產32.75億元,凈資產為11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6%;而公司賬面上的貨幣資金余額僅為4億元。

對于一家營收約10億元、市值不足60億元的上市公司而言,本次項目投資總額112億元,大約相當于其2021年營收的14倍,其凈資產的10倍。

如此巨額投資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更何況是跨界到新的行業領域。那么,錢從哪里來?

在本次公告中,仕凈科技表示,本次項目資金來源包括但不限于以自有資金、金融機構借款或其他融資方式,同時地方政府會給予有力的政策支持,公司將根據實際資金情況對本項目的實施進度進行合理規劃調整。

TOPCon陣營龍頭云集

當前,太陽能電池行業仍然以P型PERC電池為主。

然而,受限于光電轉換效率瓶頸,其未來發展存在局限性。正基于此,以TOPCon電池為代表效率更高的N型電池成為了未來太陽能電池主要發展方向。

而在TOPCon電池領域,目前頭部玩家晶科能源一馬當先。截至2022年底,晶科光伏電池的總產能超過55GW,其中TOPCon電池產能達到35GW。

另外,光伏“一哥”隆基綠能目前的產能達到9GW;光伏一體化龍頭通威股份9GW產能已經投產,另一龍頭天合光能8GW產能投產,晶澳科技7.3GW產能已經形成等。這還不包括這些龍頭企業在建和規劃擴張的產能。

此外,加之潤陽股份、一道新能、鈞達股份、中來股份、上機數控、東方日升、協鑫集成、林洋能源、橫店東磁等一大批頭部企業紛紛擴產加碼TOPCon產能,預計2023年TOPCon電池的總產能將超過300GW。

以近三個月為例,林洋能源于去年12月2日公告擬100億元投建20GW高效N型TOPCon光伏電池;橫店東磁于去年11月29日公告擬約100億元在宜賓市投資建設20GW高效N型TOPCon光伏電池;協鑫集成于去年10月24日公告擬80億元在蕪湖市投建20GW 高效N型TOPCon電池項目。

從產能規劃來看,本次仕凈科技擬投建的24GW高效N型TOPCon電池產能規模著實不小。若該項目能在今年11月順利投產,則意味著該公司有望進入TOPCon電池領域前列。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近期光伏產業鏈價格全線大幅回落,光伏電池片的毛利率將會被進一步壓縮,必然降低相關企業的盈利預期。

不過,作為未來光伏電池市場主流的N型太陽能電池,其供需形勢依然偏緊。這對于仕凈科技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文/光伏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