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由索比光伏網主辦的2023“光能杯”跨年分享會暨2022第十屆光伏行業頒獎盛典,在蘇州市蘇州園區香格里拉大酒店(蘇州工業園區協鑫廣場)隆重舉辦。 

長三角太陽能光伏技術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丁楷寧出席了本屆“光能杯”跨年分享會分論壇——創新分享會,并作主題為《為創新打開新思路》的分享。

丁楷寧認為,創新并不是說說就可以創新,這牽扯到非常廣的教育改革和科研機構的思路的改革。丁楷寧談到,中立的研究中心,實力非常強大的研究中心在中國必須要有一席之地,這是創新的基礎。因為它更好的連接科研和工業,需要累計研發的經驗,而且還要協助比較多的創新企業發展,特別是中小型企業。

另外,做好中國光伏科研的代表,在國際上為中國科研發聲,中國企業做得很好,但是在國際上面能夠代表中國科研的也有,但是可能沒有那么權威。

下文為現場致辭實錄整理:

大家好!今天主要介紹一下長三角太陽能光伏技術創新中心,跟大家探索一下主要的光伏合作模式。

先講講大家都比較清楚的事情,為什么中國需要搞創新,這是我們發展為發達國家的必經之路,主要創新是產業升級,升級之后才有溢價更高的產品,我們才得發得出更多的工資,才會有更多的消費,創新能夠帶動消費、出口和投資,這是對中國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元素。

創新并不是說說就可以創新,這牽扯到非常廣的教育改革和科研機構的思路的改革,教育我就不講了,科研這方面呢,我是從小生活在德國,也在那里生活和工作,我一直處在的工作環境是獨立的研究機構,而且實力比較雄厚。對于我來說,這種機構的存在是非常自然的存在,從來沒有考慮過為什么有它,但是加入長三角光伏創新以后,經常提到一個問題,就是你們的定位在哪里?我感覺本身區別就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在德國除了高校、工業,還有一個非常完整的科研體系,就包括fraundofer跟工業合作比較多,還有helmholtz是為社會研究服務的。

我個人感覺中立的研究中心,實力非常強大的研究中心在中國必須要有一席之地,這是創新的基礎,因為它更好的連接科研和工業,需要累計研發的經驗,而且還要協助比較多的創新企業發展,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要做好中國光伏科研的代表,在國際上為中國科研發聲,中國企業做得很好,但是在國際上面能夠代表中國科研的也有,但是可能沒有那么權威。

簡單介紹長三角太陽能光伏技術創新中心,2021年11月28日江蘇省產研院與江陰市政府簽約承辦的,中心第一期五年計劃總投入約20億元,公共技術研發設備平臺3億。目標主要的定位是立足江蘇,輻射全國,走向世界,促進光伏產業技術創新發展,為光伏產業發展搭建創新通道,成為光伏產業技術國際化創新平臺。作為科學研究最大的目的就是讓光伏造福全人類,讓光伏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

這是我們中心現在的底部構架,最上面是理事會,主任是沈輝老師,技術委員會已經成立了,堪稱最豪華版技術委員會,研究方向或者是企業方向最頂尖的科學家們、企業家們都在技術委員會里面。

單獨提一下Pierre Verlinder以前在天河工作,他現在的地位在國際科研混群體里面,他的地位和馬丁格林平起平坐的,我們非常自豪,他是我們的首席科學家。

下面有很多名字大家都聽過,主要講講現在中心的建設是有三個研究所,一個是先進光伏電池組件研究所、光伏應用技術研究所、光伏檢測與評估研究所。

電池與組件研究所,目前暫定四個方向,鈣鈦礦電池與組件、異質結電池、鈣鈦礦異質結疊層、硅基電池組件。鈣鈦礦電池還是以研發為主,聚焦于大片化,自動化,主要還是做材料方面的研發,定位是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定位,鈣鈦礦電池與組件也會以合作的模式推進,目標希望在五年之內組件效率達到30%,電池效率35%。

光伏檢測與評估研究所的定義很重要,現在大家要測試,認證電池效率,會把它寄到國外去,但是如果以后有一個機構,國內都是公認的,很重要的工作一方面是技術方面的,另一方面是大家能夠公認我們,大家公認我們的前提應該是絕對的中立的,這件事情是必須要做到的。

光伏應用研究所分成幾個不同的研究室,主要的方向是建筑實驗室、直驅實驗室、交通實驗室、綜合實驗室,也是合作類的方式或者投資類模式。

關于合作模式,我拋磚引玉,提一些想法,但是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我的優點是在于對什么不是太了解,所以我也沒有太多的框架,什么都敢想,但是這也是最大的缺點,所以跟大家討論,看看這種獨立的研究機構,愿意以什么樣的方式和企業合作,畢竟做的所有的事情都要符合國情。比如說考慮大家共同投資一個課題,然后所產出的知識產權和任何的東西大家都共享,這個模式我聽說在國內不是很多,甚至可以說沒有,但是這種模式其實在國外的研究機構還是比較常見的模式,這個可以考慮探討一下具體情況,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區別,在我們這邊是不是也可以推行這樣的模式。另外比較常見的是一對一的合作一個課題,大家簽署NDA,我在想這種模式可不可以在中國也推行一下。

我們對標的是最著名的國際上的研究機構,比如說德國的FhG-ISE,美國的NREL,以后中國希望出一個YSD,大家跟他一個水平,如果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就算成功了。

規劃是目前著手的是全球的一些頂級研究所達成直接的合作關系,會進行一些人上面的交流。我們今年辦了很多國際的沙龍,還要加入一些國際的光伏機構,最終的目的是2025年達到人員500人以上,三分之二科技人員,其余是行政、技術輔助人員,現在正在申請國家重點實驗室,我就不細講了。

最后講一件事情比如說2023年我們一部分做的事情,比如說第二屆國際集成光伏研討會,這是跟索比一起辦的,也是在線上的第六屆國際異質結電池研討會會在線下舉辦,在長三角光伏技術創新中心舉辦。還有一個是熱斯(音)技術,現在沒有那么火,但是我們覺得它過一段時間還會火起來,那個是在4月份的17-18舉辦,具體的地點是在德國舉辦,但是也會有線上的版本,這幾件事情大家都可以關注索比網,因為他們都是合作方,這些信息到時候都能看得到。還有一件事情是8月28日時候搞一個國際硅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產業聯盟,下面這些圖標都是已經加入的,主要是以這些企業的決策層為主,希望把全球做異質結的領導們,讓大家以個人的形式能夠互相認識,來支持這個行業。如果大家覺得自己的公司也應該在在這個里面,大家可以聯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