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科網光伏訊 近日,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電新能”)已遞交招股書,并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

這也意味著,又一家央企新能源“巨無霸”即將登陸資本市場上市。

擬募資300億元投建風光項目

招股書顯示,華電新能計劃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募資總金額約300億元。其中,210億元用于風電、太陽能發電項目,并補充流動資金約90億元。

針對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華電新能表示,擬在陸上清潔能源基地以及長三角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北部灣城市群、海南自貿區等區域建設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項目。

其中,風光大基地項目為5.25GW,項目總投資額約為295.40億元;項目平均資本金凈利潤率為9.4%。

就地消納負荷項目規模為3.62GW,主要為整縣分布式光伏項目,項目總投資額約164.84億元;項目平均資本金凈利潤率為11.2%。

新型電力系統項目規模為3.05GW,主要為農光、漁光互補、光伏治沙、光伏+生態治理以及分散式風電等,總投資額達150.81億元。

綠色生態文明協同發展項目規模為3.23GW,包括光伏治沙、漂浮式光伏、風電老舊改造、復雜地形山地風電等,項目總投資約193億元;項目平均資本金凈利潤率為 9.8%。

上述項目總裝機量約為15.17GW,總投資約為804.12億元。

打造千億市值“新能源航母”

資料顯示,華電新能是中國華電新能源業務最終整合的唯一平臺,該公司主營業務為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為主的新能源項目的開發、投資和運營。

據了解,華電新能前身是華電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電福新”),其控股股東為華電福瑞,實際控制人為中國華電。

在資本市場上,華電新能曾于2012年登陸港交所。2020年9月,被控股股東華電集團全資擁有的華電福瑞私有化退市。

按照集團規劃,華電福新通過資產重組后擬登陸A股。在2020年12月,華電福新通過增資擴股引入13家戰投公司,共募資額高達150億元。

此外,母公司華電集團陸續將旗下的新能源資產注入華電福新。此后,華電福新成為華電集團唯一的新能源業務發展平臺。并且,華電集團計劃“十四五”期間,將以華電福新為平臺大力發展新能源,打造千億市值的“新能源航母”。

公告顯示,截至2023年1月,華電新能的新能源項目分布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及歐洲地區。其中,風光電在運容量超過3500萬千瓦,成為中國最大的新能源發電運營商之一。

業績上升 總資產超2200億

財報方面,自2019年以來,華電新能源凈利呈逐年上漲趨勢。在2019-2021年,該公司凈利潤分別為34.88億元、44.18億元和78.4億元。

至2022年一季度,該公司凈利潤為22.89億元;報告期末,華電新能源總資產達2218.46億元,總負債為1566億元,凈資產為652.46億元。

客戶資源方面,2022 年 1-6 月,該公司前五大客戶為國網新疆電力、內蒙古電力、國網甘肅電力、國網福建電力、國網山東電力。

供應商方面,2022 年 1-6 月,該公司前五大供應商為中國華電及附屬企業、中國電建、隆基綠能、中國能建、明陽智慧能源集團。

戰略發展方面,至2025年末,華電新能新能源裝機規模將達到1億千瓦級,利潤確保突破100億元級,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0%,碳減排超過1億噸,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千億級別。

同行業可比公司

華電新能的同行業可比公司包括龍源電力、三峽能源、大唐新能源等國內龍頭清潔能源發電企業。

以龍源電力為例,該公司是國家能源集團新能源業務的主要載體。自2015年以來,該公司持續保持世界第一大風電運營商地位。截至2021年底,龍源電力控股裝機26.69GW。其中風電裝機23.668GW,占總裝機容量的比重89%;光伏1.10GW,占總裝機容量的比重7%。

此外,另一龍頭三峽能源則是三峽集團新能源業務的戰略實施主體。截至2021年底,三峽能源并網裝機容量達到22.89GW。其中,風電裝機14.26GW,光伏發電裝機8.41GW。

截至目前,龍源電力總市值超過1500億元,三峽能源總市值超過1600億元。(文/光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