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之星
光伏行業周報
證券之星光伏行業周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數據顯示,本周多晶硅成交相對清淡,價格延續跌勢。民生證券最新觀點指出,光伏產業高景氣即將再度到來。宏觀方面,國家能源局近期公布了1-2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數據顯示,1-2月全國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2037萬千瓦(20.37GW),同比增長87.74%。企業方面,據天眼查顯示,寧德時代鈣鈦礦電池新專利公布;愛康科技發布公告稱,1至2月經營實現扭虧為盈
成交相對清淡多晶硅價格延續跌勢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數據顯示,本周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1.5-22.2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1.82萬元/噸,周環比降幅為2.63%;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1.3-22.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1.62萬元/噸,周環比降幅為2.66%。
本周硅料價格延續緩跌下行走勢,成交相對清淡,有新訂單成交的企業數量在3家左右。各企業硅料主流成交價格區間價差進一步收窄至0.7-0.8萬元/噸,市場上復投料最高價為22.8萬元/噸,菜花料最低價為18.0萬元/噸,但成交量都極少,且均為特別處理訂單,故并未算在加權平均價中影響主流市場。本周市場成交相對清淡,主要原因是,各硅料企業3月份訂單基本均已簽訂完畢,大多企業均處于訂單執行期,3月份余量較少,故本周只有三家企業簽訂部分補單和散單,且成交量也相對較少,因此本周市場相對清淡。硅料價格依舊緩跌下行,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上周成交的部分區間高價企業本周無新簽訂單,部分占比較大的區間內高價從加權平均系統摘除,故本周價格跌幅環比略增;另一方面,硅片企業開工率已達到相對高位,受坩堝品質問題影響,硅料需求相對持穩,供應方面增減量也基本持平,近期供需關系尚未扭轉,故市場價格也基本延續前期走勢。
截止本周,國內硅料在產企業維持在15家,其中一家企業仍處于分線檢修狀態。供應方面,根據硅料企業檢修減量及個別擴產企業釋放增量綜合考慮,預計3月份國內多晶硅產量環比基本持平,約10萬噸左右,且截至月底行業內硅料庫存已降至1-2周(包括已簽單暫未發貨的在庫量),其中絕大部分二線企業均處于無庫存狀態,4月份將有少量檢修復產增量和極少擴建產能釋放量,硅料供應將環比小幅增加4%左右。需求方面,一線硅片企業均有石英砂和坩堝備貨,短期內坩堝供應量暫不會限制硅片產出量,只是坩堝品質問題可能會影響單位時間內硅片的合格品率,考慮到下游安全庫存增加的情況,故近期硅料需求依舊維持相對平穩向好的預判。因此由于供需增量基本持平,短期內影響硅料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則主要集中在下游的備貨節奏和硅料常態庫存的調整幅度,綜合考慮,短期內硅料價格維持緩跌走勢的可能性較高。
01
機構觀點
民生證券最新觀點指出,光伏產業高景氣即將再度到來。
需求:產業高景氣即將再度到來。國內:2022年,全國風光新增裝機達到1.25億千瓦,連續三年突破1億千瓦,再創歷史新高。全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1.52億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76.2%,已成為我國電力新增裝機的主體,光伏新增87.41GW,同比+59%;2022年國內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51.11GW,占當年光伏新增裝機58%以上。21-22年由于硅料價格的持續走高,帶動產業鏈整體價格上行,由于集中式電站對價格較為敏感,部分項目受到積壓,目前硅料產能逐步釋放,我們預計23年在光伏需求持續高漲的同時,集中式裝機占比將有所提升。海外:歐盟提出《凈零工業法案》,旨在發展本土制造,但是我們認為:1)目前該法案尚未落地,仍存在不確定因素;2)歐洲本土制造能力和與日俱增的可再生能源需求并不匹配,中國廠商具有成本優勢;3)市場擔憂俄烏關系緩和后歐洲對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下降,但歐洲長期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決心不變,歐州需求將持續向好。總體來看,23年硅料產能不再是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且硅料產能提升后帶來的價格下降有望刺激下游業主的裝機意愿,隨著國內招標提速,美國加速回暖,南美、中東、非洲等地方持續起量,我們預計全球2023年裝機將超350GW,同比提升超40%。
產業鏈:第二輪價減量增開始演繹,電池新技術百花齊放。硅料:根據Pvinfolink于2023年3月15日的報價,致密塊料價格為220元/kg,環比上周下降1.8%。硅片:3月3日,隆基發布最新硅片報價,182/166尺寸報價分別為6.50/5.61元,環比上次報價增長約4%。目前由于下游需求旺盛以及石英坩堝的緊缺,硅片總體供需偏緊。電池片:行業上游技術變革放緩,電池有望成為2023年光伏技術推動的新引擎,TOPCon、HJT、BC等新技術也迎來了加速成熟;而鈣鈦礦的制備成本低、光電轉化效率高、柔性高,具有良好的產業化前景,目前多廠商展開布局。組件:集中度持續提升,一體化優勢顯著。輔材:未來量增確定性強,有望深度受益,其中膠膜有望開啟新一輪漲價,看好盈利觸底回升。
裝機與出口數據:裝機:2023年1月18日,國家能源局公布2022年全國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光伏全年新增裝機量達到87.41GW,同比+59.1%;單月來看,12月光伏新增21.7GW,同比+8.0%。目前國內市場中,分布式景氣度延續,集中式項目有所起量,下游需求維持高景氣。出口:電池組件方面,23年1-2月出口金額分別為281.50/254.94億元,同比+36%/-2%,總體維持上漲態勢,海外光伏市場景氣度持續。逆變器方面,12月總出口70.16億元,同比83%。
投資建議:
思路一:主產業鏈方面,推薦市占率有望持續向上,盈利能力穩中有升的一體化環節,重點推薦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隆基綠能、通威股份等,關注東方日升、博威合金等;重點關注電池片新技術迭代方向,推薦TCL中環、高測股份,關注愛旭股份、鈞達股份、沐邦高科、賽伍技術、宇邦新材、邁為股份、聚和材料、寶馨科技、乾景園林、京山輕機、捷佳偉創、金晶科技、康達新材等;
思路二:輔產業鏈方面,重點推薦有新品迭代+市占率提升邏輯的輔材企業,重點推薦通靈股份、威騰電氣,關注宇邦新材;目前光伏行業景氣度高,推薦目前供需緊平衡的膠膜粒子與高純石英砂環節,推薦福斯特、海優新材、激智科技、石英股份等,關注歐晶科技;
思路三:趨勢方面,推薦深度受益海外光儲需求高景氣的逆變器環節陽光電源、德業股份、固德威、錦浪科技等,關注禾邁股份、昱能科技、龍磁科技;產業鏈價格預期下降后利好光伏裝機,推薦大電站、EPC及支架環節,推薦陽光電源、中信博,蘇文電能,關注晶科科技、能輝科技、上能電氣、意華股份等。
風險提示: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終端需求不及預期、技術發展不及預期。
02
宏觀事件
1、四部門重磅發文!建設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一省一縣!
3月23日,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發布關于組織開展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建設的通知。通知提出,各省(區、市)能源主管部門會同生態環境、農業農村、鄉村振興等相關部門,自愿組織優選不超過1個可再生能源資源稟賦好、開發潛力大、用能需求明確、地方政府及農民積極性高,特別是現有支持政策完備、支持力度較大的縣域,申報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
到2025年,試點縣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占比超過30%,在一次能源消費增量中占比超過60%。可再生能源新模式新業態廣泛發展,就地消納能力明顯提升,新型電力系統配電網建設成效顯著,非電利用多元化、成規模。國家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試點縣平原地區實現炊事、取暖和農業散煤基本清零,其它區域試點縣制訂平原地區炊事、取暖和農業散煤清零規劃并有序組織實施。以可再生能源產業經濟帶動農民增收,基本形成以清潔能源為主、安全可靠的農村能源供給、消費、技術體系和管理體制。
2、國家能源局:1-2月光伏新增裝機20.37GW
3月21日,國家能源局公布了1-2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數據顯示,1-2月,全國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2037萬千瓦(20.37GW),同比增長87.74%。值得一提的是,1-2月新增發電裝機容量為3511萬千瓦(35.11GW),這意味著,今年前2月,光伏發電在電力新增裝機的占比達到58%,超過其他電力總和。
截至2月底,全國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41304萬千瓦(413.04GW),突破400GW大關。在全國電力總裝機中的占比,達到15.89%左右,與水電接近。
3、國家能源局:重點推進油田與新能源融合開發,優先列入各級能源發展規劃
3月22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印發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要求加強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大力推進新能源和低碳負碳產業發展,油氣上游領域與新能源新產業融合、多能互補的發展新格局,持續推動能源生產供應結構轉型升級。
文件指出,要統籌推進陸上油氣勘探開發與風光發電。充分利用陸上油氣田風能和太陽能資源稟賦較好、建設條件優越、具備持續規模化開發條件的優勢,著力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納能力。在油氣礦區及周邊地區,積極推進油區內風電和光伏發電分布式開發,在新疆、青海、甘肅等油氣和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地區,建設油氣與太陽能同步開發綜合利用示范工程,充分利用太陽能聚光集熱及儲熱技術,實現油氣生產過程的清潔化供熱,助力低碳油氣開發。
4、河南:積極推進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建設進一步提高風光發電占比
3月22日,河南省發改委公開發布《河南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行動方案》。方案指出,積極支持新能源建設。積極推進風電、分布式光伏、生物質天然氣等新能源建設,進一步提高太陽能、風能發電占比。支持豫北、豫東、豫中南、黃河兩岸淺山丘等平價風電基地建設,集約高效開發風電基地。推動光伏利用與建筑一體化發展,推進能源供給體系清潔化低碳化。鼓勵有條件的園區、廠區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
5、兩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節能標準更新升級和應用實施的通知
3月1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節能標準更新升級和應用實施的通知》,《通知》指出,節能標準是國家節能制度的基礎,也是推動全社會節能降碳的重要支撐。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和強制性能效標準,是滿足節能管理的基本要求,依法必須執行。截至目前,我國已發布實施強制性能耗限額國家標準108項、強制性能效國家標準66項、推薦性節能國家標準190項,節能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對促進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加快綠色低碳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行業要高度重視節能標準化工作,依法加快推進節能標準更新升級、切實加強節能標準應用實施,不斷夯實節能工作基礎,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03
行業新聞
1、四川:加快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
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四川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文件指出,加快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優先建設季調節、年調節和多年調節能力水庫電站,布局在省內負荷中心、天然氣主產區新增布局一批氣電項目和應急保障電源,增強水火互濟、頂峰兜底能力,加快構建多元開發、充足可靠的電力供應體系。深化煤炭跨省合作,建設煤炭儲備基地,加快建設以地下儲氣庫為主、地面LNG儲罐為輔的天然氣儲氣設施。
2、銀川:加快光伏硅等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力爭新材料產業年產值突破500億元
3月17日,銀川發布《2023年銀川市項目建設提速行動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圍繞重點領域“卡脖子”和產業基礎薄弱問題,鼓勵支持產業鏈、供應鏈專項攻關項目,實施寶豐儲能電池等全產業鏈補短板項目30個以上,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加快光伏硅、半導體硅、工業藍寶石、新能源電池材料等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推動實施中環50GW單晶硅、晶環藍寶石晶片切磨拋、中鋼特種石墨等項目,力爭新材料產業年產值突破500億元。
3、天津:2025年風電、光伏發電等綠色能源占比力爭達到10%以上
3月2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天津市石化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規劃》)的通知。《規劃》發展目標提到,到2025年底,綠色安全全面提升。堅持資源和能源循環利用,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發展體系,積極探索綠色生產方式,促進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單位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明顯下降,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達到行業標準要求。冷能、風電、光伏發電等綠色能源占比力爭達到10%以上,工業副產品氫氣回收利用率達到95%以上。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進一步增強,本質安全水平顯著提高。
4、內蒙古通遼:到“十四五”期末新能源裝機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
3月21日,通遼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動全市風電光伏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文件指出,到“十四五”期末,全市新能源裝機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占總電力裝機的60%以上;新能源發電量500億千瓦時以上,與火電發電量基本持平,新能源就地消納電量260億千瓦時左右,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費占比35%以上,推動全市主導產業綠色低碳發展。
5、貴州六盤水:到2030年光伏裝機容量達到400萬千瓦
3月20日,六盤水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六盤水市碳達峰實施方案(公開征求意見稿),意見稿指出,推動高比例零碳電力。積極推進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規模化發展。大力發展光伏發電,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發展并舉。依托水能資源,穩步推進水電項目,同時積極謀劃水城區大型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發展大容量規模化儲能,著力提升電網調峰能力,支撐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大規模接入,促進消納水平。圍繞城市功能區、城鎮集中區、工業園區、農業園區、旅游景區驅動,加快推進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項目應用。大力推動光伏農業、火光互補、水光互補、風光互補、水風光一體化等新型發展模式。
到2025年,光伏、風電和水電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300萬千瓦、95萬千瓦、130萬千瓦,光伏、風電和水電等清潔高效電力裝機比例達30%以上;到2030年,光伏、風電、水電和抽水蓄能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400萬千瓦、120萬千瓦、120萬千瓦、120萬千瓦。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