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鈞達股份發布公告稱,下屬子公司淮安捷泰于2023年3月24日收到江蘇漣水 經濟開發區財稅局下發的關于公司淮安年產26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的設備補貼款人民幣30,000萬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28.54%。
截至目前,淮安捷泰累計收到江蘇漣水經濟開發區財稅局政府補貼30,000萬元。上述補貼款系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淮安捷泰已實際收到上述款項并確認為遞延收益。上述政府補助不具有可持續性。
此外,鈞達股份其他子公司也陸續收到補貼。2022年底,鈞達股份下屬孫公司滁州捷泰收到安徽來安汊河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下發的關于公司滁州年產18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的設備補貼款人民幣2.2億元,累計收到安徽來安汊河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政府補貼6.2億元。
本次淮安捷泰又收到3億元補貼,將讓其擁有更加充足的流動資金。
鈞達股份原為汽車配件企業,分別在2021年和2022年收購光伏電池企業捷泰科技股權,發展光伏業務,并成功實現轉型。
2022年實現營收115.95億元,同比增長304.95%;歸母凈利潤7.17億元,同比增長501.35%。2022年,電池片出貨10.72GW(其中P型PERC產品8.85GW,N型TOPCon產品1.87GW),同比增長88%。
根據鈞達股份與上饒展宏簽署的《業績補償協議》,上饒展宏作為業績承諾方,承諾捷泰科技2021年度、2022 年度、2023 年度實現的凈利潤(以當年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準,不考慮捷泰科技實施股權激勵產生的股份支付費用對業績承諾及利潤考核的影響)分別不低于21,000 萬元、27,000 萬元、31,000 萬元,累計實現凈利潤不低于79,000萬元。
捷泰科技2022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72,877.08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及實施股權激勵產生的股份支付費用后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4,686.60萬元,超過承諾數47,686.60萬元,實現當年業績承諾金額的比例為276.62%。
2021年度、2022年度累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及實施股權激勵產生的股份支付費用后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7,119.29萬元,超過2021年至2023年累計承諾數18,119.29萬元,實現累計業績承諾金額的比例為1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