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之星

光伏行業周報

證券之星光伏行業周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數據顯示,本周多晶硅料成交相對清淡,市場上多以觀望為主。東吳證券最新觀點指出,預計2023年全球裝機達370-380GW。行業方面,工信部發布1-2月全國光伏產量情況,多晶硅環節,1-2月全國產量約17.6萬噸,同比增長超過60%。硅片環節,1-2月全國產量同比增長超過78%。電池環節,1-2月全國晶硅電池產量62.2GW,同比增長57.5%。組件環節,1-2月全國晶硅組件產量同比增長62.2%。企業方面,TCL中環2022年營收及凈利潤再創歷史新高,大唐發截止2022年底光伏裝機2788.51MW。

成交相對清淡市場觀望為主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數據顯示,本周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0.4-21.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0.88萬元/噸,周環比降幅為4.31%;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0.2-20.8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0.67萬元/噸,周環比降幅為4.39%。

本周硅料市場依舊延續緩跌下行走勢,成交相對清淡,有新訂單成交的企業數量在4家左右。各硅料企業主流成交價差進一步收窄至0.6萬元/噸,市場上復投料最高價為22.0萬元/噸和菜花料最低價17.5萬元/噸,均為特別處理訂單,成交量極少,本周同樣未算在加權平均價中影響主流市場。本周為月底最后一周,應為4月份長單集中簽訂期,但根據統計情況,簽單企業和成交量都相對較少,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下游硅片企業尚有相對充足的硅料正常流轉庫存,在硅料短期內呈下行走勢的情況下,硅片企業定期采購的意愿略有減弱,短期內表現為觀望狀態;另一方面,硅料企業前期庫存已消化殆盡,目前仍處于訂單執行階段,暫無急需出貨的壓力。因此本周只有部分企業新簽4月份少量訂單,價格延續緩跌走勢。

截止本周,國內硅料在產企業維持在15家,3月份檢修的企業有兩家,截止月底仍有一家企業在分線檢修中。硅業分會統計,3月份國內多晶硅產量約10.51萬噸,環比增加7.7%。1季度國內多晶硅產量共計30.4萬噸,同比增長91.2%。3月份有環比增量的企業包括內蒙古鑫元、新疆大全、亞洲硅業、東方希望、潤陽新能源等,增量共計11537噸,一部分是由于自然天數增加,另一部分是由于新建擴建產能釋放。同期環比有減量的企業包括新特能源、內蒙東立、聚光硅業等,減量共計4060噸,主要是設備檢修或正常波動所致。根據國內外多晶硅企業運行情況統計,一季度國內多晶硅供應總量約32.6萬噸(包括進口),硅片對應硅料需求約128GW(包括原料安全庫存及爐內料等),一季度上下游產出供需基本匹配,同時消化了部分前期硅料庫存。根據各硅料企業排產計劃,預計二季度國內硅料產量約35萬噸,環比增加7%左右。需求方面,預計二季度前期硅片企業開工率受坩堝短缺影響較小,月產出基本維持3月份的狀態,二季度后期坩堝短缺影響或將影響硅片企業開工率,綜合預計二季度硅片對應硅料需求約135GW(包括原料正常流轉庫存),與國內產出基本持平,但國內總供應量中包含的進口量將成為供應庫存,最終影響硅料價格跌幅。但短期來看,4-5月份硅料和硅片企業開工率相對正常,且新增釋放量較少,供需基本平衡,加之海外進口硅料的相對高價支撐,國內多晶硅價格短期內大幅走跌的可能性較小。

01

機構觀點

東吳證券最新觀點指出,硅料供給增加帶來新一輪降價,下游排產上調積極。2023Q1部分光伏項目啟動和春節備貨拉動硅料需求,春節后硅料價格急速反彈,隨著國內硅料企業新增產能釋放,硅料供給增加趨勢明確,開啟下一輪降價,我們預計2023Q1均價20萬元,2023H1有望降至15萬元左右,持續帶動需求釋放;硅片由于海外高純砂供應瓶頸,實際產出受限,中環最新報價維穩,隆基略升,150μmM10硅片分別報價6.22、6.50元/片,硅片端議價能力超市場預期,具備高純石英砂保供渠道的龍頭成本優勢顯現,行業盈利差距或將拉大;組件由于期貨屬性利潤向好,組件最新報價略降至1.7元/W,對應電站收益率提升到7-10%,國內地面電站陸續開工啟動,疊加海外需求向好,組件排產持續上調,組件龍頭2月排產環增10%+,3月排產上升10-20%,較先前計劃上調明顯。展望2023Q1我們預計組件CR4出貨46-51GW,同增70%+,將充分享受產業鏈降價帶來的盈利彈性!

國內海外兩開花,我們預計2023年全球裝機達370-380GW。組件價格降至1.7元/W左右,推動地面光伏需求起量,國內2023年1-2月光伏新增裝機20.37GW,同增88%。海外利好政策頻出,美國UFLPA逐步放松,清關速度加快,23年1月組件進口4.25GW,同環增65%/6%,woodmac指出23年一線組件廠的東南亞產能已全部訂滿,需求持續向好;歐委會擬加快清潔能源項目審批流程、改善融資渠道,目標2030年擁有≥40%的本土清潔能源產能,并要求到2028年所有新建筑、到2032年所有翻新住宅建筑安裝太陽能屋頂;德國VDE擬簡化陽臺光伏系統規則,印度ALMM放寬兩年,海外需求持續超預期。2023年1-2月硅片電池組件出口43.7GW,同增24%,逆變器出口金額19.5億美元,同增131%,逆變器出口超預期!隨著硅料產能持續釋放,國內地面需求開始啟動,海外利好政策推動出口高增,我們預計2023年光伏裝機需求保持45%+增長至370-380GW,繼續看好光儲板塊成長性提升!

光伏板塊2022年業績普遍符合預期,各公司積極布局預備光伏成長新紀元。愛旭、鈞達發布年報,天合、晶科能源、德業、固德威等發布業績快報:2022年業績普遍符合市場預期;隆基、通威、晶澳擴張多環節產能,推進一體化進程,鞏固行業龍頭地位;天合、東方日升、鈞達、德業、億晶增資擴產,進一步完善業務布局;特變、TCL中環、海優投產新項目,助力盈利增長。2023年光伏需求高增確定性強,各公司積極擴產預備光伏成長新紀元。

投資建議:光伏平價新周期,2023年高增長確定,儲能配套加速,強烈推薦:儲能加持成長亮眼的逆變器(陽光電源、固德威、德業股份、錦浪科技、禾邁股份、科士達、昱能科技,關注盛弘股份),組件(隆基綠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通威股份,關注阿特斯、東方日升、橫店東磁、億晶光電),看好TOPCon等電池新技術龍頭(晶科能源、鈞達股份、愛旭股份),和格局穩定的硅片、膠膜、玻璃和部分輔材龍頭(TCL中環、福斯特、海優新材、福萊特、美暢股份,關注聚和材料、宇邦新材、通靈股份、快可電子)。

風險提示:競爭加劇,政策不及預期等。

02

宏觀事件

1、兩部門:鼓勵中央企業牽頭制定推廣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領域標準

3月2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務院國資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央企業質量和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中央企業要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標準化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的重要作用,廣泛參與碳達峰碳中和國內、國際標準制定,積極提升碳達峰碳中和標準水平,嚴格執行重點行業能耗限額、重點用能產品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和能源核算、檢測認證、評估、審計等配套標準以及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要求。鼓勵中央企業參與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建設,牽頭制定推廣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領域標準,促進低碳零碳負碳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和創新應用。

2、三部門發布支持光伏產業規范用地重磅政策

3月28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支持光伏發電產業發展規范用地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做好光伏發電產業發展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各地要認真做好綠色能源發展規劃等專項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優化大型光伏基地和光伏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在市、縣、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將其列入重點建設項目清單,合理安排光伏項目新增用地規模、布局和開發建設時序。在符合“三區三線”管控規則的前提下,相關項目經可行性論證后可統籌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作為審批光伏項目新增用地用林用草的規劃依據。

3、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推進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若干意見

3月31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若干意見。

意見指出,到2030年,能源系統各環節數字化智能化創新應用體系初步構筑、數據要素潛能充分激活,一批制約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取得突破,能源系統智能感知與智能調控體系加快形成,能源數字化智能化新模式新業態持續涌現,能源系統運行與管理模式向全面標準化、深度數字化和高度智能化加速轉變,能源行業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顯增強,能源系統效率、可靠性、包容性穩步提高,能源生產和供應多元化加速拓展、質量效益加速提升,數字技術與能源產業融合發展對能源行業提質增效與碳排放強度和總量“雙控”的支撐作用全面顯現。

4、山西:2023年光伏產業綜合產能穩定在20GW以上!

近日,山西省能源局、山西省工信廳聯合印發《山西省光伏產業鏈2023年行動方案》,文件提出:圍繞光伏產業鏈“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的整體部署,通過政策引導、產業支持、招商引資等方式,強化龍頭帶動,引進配套企業,打造大中小微企業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業態發展新格局。到2023年底,力爭省內光伏產業綜合產能穩定在20GW以上,產業鏈“延鏈”“補鏈”取得實效。

同時,提出著力打造區域產業集群、建立完善產業鏈聯盟、組建產業咨詢專家組、提升產業項目儲備質量、完善產業支持配套政策、強化已批項目督導建設、實施重點聯動招商引資、深化本地產業協作配套八大重點任務。

5、廣西:計劃投資746.94億元建設84個光伏項目

3月2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改委發布《廣西能源基礎設施建設2023年工作推進方案》。《方案》明確主要目標為:2023年圍繞廣西“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實施,以輸配電、核電、火電及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儲能、光伏發電、風電、水電、油氣及煤炭儲運、充電基礎設施和綜合供能服務站等建設為重點,統籌推進輸配電、電源、儲能、油氣及煤炭儲運、充電設施等五大類項目建設,確保完成年度投資750億元。

03

行業新聞

1、工信部:多晶硅、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超過60%

工信部官網顯示,2023年1-2月,我國光伏產業運行良好,各環節產量又創新高,智能光伏應用持續升級。根據光伏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全國多晶硅、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超過60%,晶硅電池產品出口同比增長超過156%。

多晶硅環節,1-2月全國產量約17.6萬噸,同比增長超過60%。硅片環節,1-2月全國產量同比增長超過78%。

電池環節,1-2月全國晶硅電池產量62.2GW,同比增長57.5%。組件環節,1-2月全國晶硅組件產量同比增長62.2%。

截至2月底,硅料、組件等價格穩中有降,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2.0-24.4萬元/噸,單晶PERC組件價格約1.75元/W。

2、湖南省電力支撐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30年風、光裝機規模達40GW以上

近日,湖南省電力支撐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5年),方案總體目標:電力發展適度超前,全省電力穩定供應能力2025年達到6000萬千瓦。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2025年達到2500萬千瓦以上,2030年達到4000萬千瓦以上。

方案指出,按照最大負荷的一定比例配置應急備用電源和調峰電源,適度提高水電、風電、光伏發電和不可中斷用戶高占比地區的配置比例,到2025年全省應急備用電源達到270萬千瓦以上。

3、浙江泰順:適度發展光伏發電項目 2023年力爭光伏裝機增加1萬千瓦

3月31日,泰順縣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抽蓄、電網、光伏等重大能源項目建設,力爭2023年完成能源項目投資8億元。加快推進抽水蓄能項目,優化發展常規水電項目,適度發展光伏發電項目,加快建設集中式光伏項目,繼續推進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2023年力爭光伏裝機容量增加1萬千瓦。強化存量資產盤活,力爭全縣盤活重點項目1個以上。

4、北京:分布式光伏給予每千瓦時0.1元的補貼

3月28日,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四部門關于印發推進光伏發電高質量發展支持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市級財政資金對以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給予支持,每個項目自并網時間起補貼5年,其中個人利用自有農村合法住宅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1元。執行居民電價的非居民用戶光伏發電項目,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26元。

5、江西崇仁縣:到2025年光伏、風電和生物質總裝機達到15萬千瓦以上

3月27日,崇仁縣政府發布崇仁縣碳達峰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文件指出,大力發展新能源。以規劃為引領,加大新能源開發利用力度。實施“光伏+”專項工程,結合土地和屋頂資源,分行業、分領域推進光伏發展,豐富“光伏+”應用場景。以高效清潔利用為重點,推動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垃圾焚燒發電、生物質氣化利用等多種形式的生物質能綜合應用。探索地熱能開發利用,在寶水新區推廣淺層地源熱泵技術。到2025年,光伏、風電和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5萬千瓦以上。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