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首航新能”)首發上會獲深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會議通過,成為今年過會的第77家企業。
同時,這也標志著該公司在A股IPO上市進程上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截圖:來自深交所公告)
招股書(上會稿)顯示,首航新能本次創業板IPO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9300萬股,募集資金約35.12億元。
據了解,募資資金主要將用于儲能系統建設項目、新能源產品研發制造項目、研發中心升級項目以及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等。
該公司表示,募投項目實施落地后,將進一步擴大主營業務規模和市場份額,增加主營業務收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綜合影響力。
2022年業績創歷史新高
據招股書顯示,首航新能成立于2013年,主要從事新能源電力設備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其核心產品包括光伏并網逆變器、光伏儲能逆變器及儲能電池等。
近幾年來,受益于全球光伏、儲能市場需求快速增長,該公司業績也是突飛猛進。
業績方面,在2019-2021年,首航新能實現營收分別為5.26億元、10.23億元和18.26億元,同期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53億元、1.96億元和1.97億元。
到2022年,該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更是創歷史新高,保持著較高增長的態勢。
根據其2022年年報預告,首航新能預計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3-45億元,同比增長135%-146%;實現歸母凈利潤8.25-8.65億元,同比增長341%-363%;扣非凈利潤 8.15億元~8.55億元,同比增長 216%至~232%。
主營業務業績方面,2022年上半年,首航新能營收17.60億元,其并網逆變器、儲能逆變器與儲能電池等三大業務板塊分別實現營收7.7349億元、5.97億元和3.8279億元,三大業務營收占比分別為44%、34%和22%。
結合其年報預告可知,去年下半年該公司營收在25.4-27.4億元,明顯優于去年上半年,三大業務均實現快速增長。
研發方面,該公司最近3年的營收增長率為86.3%,研發費用的三年增長率為108.4%。
而在客戶方面,根據其去年上半年財報顯示,該公司9成左右的銷售收入來自海外,客戶主要分布在意大利、波蘭、印度和巴西等地。
此外,截至去年年末,該公司在手訂單額為5.61億元,與上一年年末相比增加57%。
逆變器全球第12位
根據國際知名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2020年首航新能在全球光伏逆變器市場出貨量位列第12位,市場占有率約為2%。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該公司合計擁有28項核心技術、40項發明專利、43 項實用新型專利、30項外觀設計專利和52項軟件著作權。
截至目前,在A股資本市場上,已經上市的逆變器企業包括陽光電源、特變電工、上能電氣、正泰電器、錦浪科技、固德威、科華數據、禾邁股份、禾望電氣、昱能科技、德業股份、科士達、易事特等行業一二線主流廠商。
此外,艾羅能源目前正在推進IPO進程,并且于前不久成功過會,成為今年第75家過會企業;三晶電氣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申請于今年3月初獲受理;古瑞瓦特正準備港股上市,并于近期更新了其2022年財報,預計其港股上市進程將進一步提速。
而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在新能源行業高速發展之下,逆變器廠商不僅在光伏逆變器系列產品上持續擴產,而且在儲能逆變器、儲能電池及儲能系統等方面進一步加碼,以保障公司出貨能力,提高產品市占率。
員工持股身價暴漲
招股書顯示,在本次IPO之前,首航新能共有27位股東,包括12家投資機構、2家員工持股平臺以及13位自然人股東。
該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許韜,其直接持股46.62%;第二、第三大股東皓首為峰投資、百竹成航投資皆為該公司的員工持股平臺,分別持有11.30%和9.33%的股份。
從股權穿刺可知,許韜通過皓首為峰投資和百竹成航投資間接持股5.44%,合計持有公司52.07%的股權;并且,其通過直接持股及擔任員工持股平臺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合計控制公司67.26%的表決權。
另外,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易德剛和仲其正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分別持股9.31%、5.54%,并且二人以及徐志英均為許韜的一致行動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2家員工持股平臺中,百竹成航中有43位合伙人,皓首為峰有37位合伙人。
根據其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首航新能擁有生產人員1124人,研發人員321人,管理人員217人以及銷售人員141人,總計員工數為1803人;較之2021年的812人增加991人。
由于存在員工持股,因此在首航新能IPO成功上市之后,搭上這趟資本快車的該公司員工也將身價暴漲。
這也意味著,首航新能公司內有一大批員工將會因為公司上市而獲得財務自由,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文/光伏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