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黑鷹光伏團隊 (本文禁止任何形式轉載)

今日中秋,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數天前,黑鷹光伏團隊便開始為本篇呈現埋頭蓄力,希望在中秋之夜給光伏行業的朋友提供一份值得閱讀和收藏的內容產品。由此便有了這篇接近30000字的《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個中不足也請讀者指正。

十年時間(2007年-2016年),足矣讓一個毛頭小伙變成有擔當的而立青年;十年時間,也足矣讓光伏資本市場呈現迷幻多樣的故事;十年時間,也足矣讓資本呈現出它冷血、理性而又難以捉摸的各種面目。

朱共山領導下的協鑫集團旗下“五子”,劉漢元掌舵下的通威股份,楊懷進與海潤光伏,李河君與漢能、彭曉峰的兩次敲鐘……光伏資本市場可以蘊含的故事足夠豐盈與精彩,而在黑鷹光伏寫下本文時,“單晶帝國”隆基股份的總市值已經無限接近600億元。

十年時間,光伏資本市場先后出現了“一門三首富”。他們是無錫尚德施正榮、江西賽維彭曉峰、漢能李河君。可以說,中國除了科技公司,其他任何一個行當都沒有出現過“一門三首富”的如此盛景。

十年時間,中國已先后有60多家中國光伏企業搶灘美股,登陸港交所,戰A股!黑鷹光伏發現,十年前,這三大資本市場上只有約13家光伏企業,其中8家在納斯達克、5家在A股,當年整體光伏收入約為324億元;而十年后的今天,59個核心玩家光伏收入超過2543億元——其中8家在納斯達克、5家在港股、46家在A股,企業數量及收入分別較2007年增長了4.54倍和7.85倍。

十年時間,有的企業擴張有道,業績靚麗;有的企業巨債壓身,轟然倒塌;有些企業命雖在,卻已落魄不堪;有的企業反應遲鈍,或將死于新技術的攻擊;有的企業頻繁易主,前途難料;有的企業甚至被立案調查。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如今“光伏盛世”再現,對于光伏資本市場,企業家們可謂“如履薄冰”而又趨之若鶩。黑鷹光伏團隊了解到,不少光伏企業都在為登錄資本市場做各種籌備與努力,可以預期,伴隨能源民主化的進程,未來十年還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光伏上市公司;而更多的兇險與波折也在此上演。

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為使讀者“知彼”,黑鷹光伏團隊耗時數日,統計分析了近十年三大資本市場(A股、港股、美股)中國光伏玩家數量、上市時間、上市方式、光伏產品收入及變化、產能、核心技術等核心數據,我們相信您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對近十年光伏格局、資本變遷、競爭對手及合作伙伴的優劣勢等會有更為一個清晰的認識。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有的企業歷難重生,再攀高峰,成就光伏某領域世界之王;有的突擊猛進,逆襲成就龍頭之位;有的深陷巨虧泥沼,有退市之危。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能活過十年的企業并不多見;而能在資本市場“扛”上十年并持續發展的企業也并不多見。黑鷹光伏發現,十年前13個光伏元老級資本玩家中,至今仍然存活的只有7家,分別為阿特斯太陽能、韓華新能源、晶澳太陽能、英利綠色能源、特變電工、中環股份和航天機電,這些公司可稱為光伏七大不倒翁。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這七家公司經歷五味人生,有的企業歷難重生,再攀高峰,成就光伏某領域世界之王;有的企業突擊猛進,逆襲成就龍頭之位;有的企業則深陷巨虧泥沼,有退市之危。但無論經歷如何,它們對于中國光伏產業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比如英利,其十年時間累積營收超過了1021億,即使遇到經營困境,但其在光伏產業的地位猶在。

美股4大不倒翁近十年收入情況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A股3大不倒翁近十年收入情況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接下來,我們將逐一分析解讀這七大不倒翁十年五味人生路。

1、阿特斯太陽能:

明有營收、凈利增速巨降之窘,

暗有現金流枯竭之危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創立于2001年的阿特斯太陽能,于2006年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成功上市,公司成為國內首家太陽能光伏企業在美國的納市上市的公司。

阿特斯收購了Recurrent Energy公司后,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全球電站項目儲備提升至9.5吉瓦,其中包括處于項目建設末期的1.4吉瓦電站。“如果說施正榮是正兵,那么我們就是奇兵。”阿特斯掌舵人瞿曉鏵早年顯得頗為自信。

瞿曉鏵多年前還曾預言“用20~30年的時間讓太陽能走進千家萬戶,就像今天的電視和電腦一樣。”如今幾乎有所的大型光伏加工企業全部進入戶用光伏市場。旌旗飄揚,群雄逐鹿,好一片熱鬧景象。現在來看,瞿曉鏵預言近乎成真。

在自信且頗有遠見的瞿曉鏵領導下,2016年阿特斯太陽能實現營業收入28.53億美元,居七大不倒翁之首,是十年前(2007年)的10.42倍,增長頗為迅速。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不過,需要警惕的是,阿特斯太陽能如今除了有營收、凈利增速巨降之窘,更暗藏現金流之危。2016年阿特斯太陽能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了17.72%和62.03%,2017年上半年再度雙雙大幅下滑。

而公司高企不下的負債率更應引起決策層警惕,2014年-2016年阿特斯太陽能資產負債率分別達76.17%、81.15%和83.36%。如今公司有較大的償債壓力,截至2017年6月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4.97億美元,而“短期借貸及長期借貸當期到期部分”高達21.06億美元;

另外,急速惡化的經營現金流對企業來說更為兇險,2016年阿特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僅為-2.78億美元,而2015年為4.14億元。要知道江西賽維、無錫尚德等巨頭坍塌式的倒掉,就是因為高負債壓頂、現金流枯竭等原因導致的。

?2、韓華新能源

合并下的重量級玩家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韓華新能源成立于2004年,2006年登陸納斯達克。生產基地位于江蘇省啟東市,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銷售太陽能電池片、電池組件,是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背景公司之一。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韓國十大財團之一的韓華集團。2014年12月8日,韓華新能源(HSOL)宣布與Q CELLS合并,與韓華新能源有限公司合并電池產能達到2.3GW,為全球第二。合并后的韓華新能源躋身全球光伏行業重量級玩家之列。

目前,韓華新能源擁有 6.8 吉瓦電池和 6.8 吉瓦太陽能組件的產能, 是世界上最大的電池制造商, 也是最大的太陽能組件供應商之一。

2016年韓華新能源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168.28億元和8.84億元,是十年前的7.03倍和5.97倍。在風光背后,韓華新能源也有較大的償債壓力,截至2017年6月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2.42億元,而公司“短期借貸及長期借貸當期到期部分”達43.05億元。

3、晶澳太陽能

低調的光伏巨頭、現金流管理有道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晶澳成立于2005年5月,2007年2月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融資2.4億美元,融資額居國內同行業第二位。目前在國內外擁有十一個生產基地,硅片產能達3.0GW、電池產能達6.5GW、組件產能達7.0GW。目前,晶澳累計出貨超過23GW。

2016年晶澳太陽能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157.37億元和6.84億元,是十年前的5.84倍和1.71倍。十年,晶澳太陽能累計實現營業收入888.85億元,位居七大不倒翁第三位,成績頗為亮眼。

而且晶澳太陽能財報相對來說比較健康。自2009年以來經營現金流一直為正,說明其頗為看重現金流管理。不過,公司決策層對連續四年增長的資產負債率也應有所警惕,截至2017年6月末,晶澳太陽能資產負債率為68.23%,處于行業較高水平。

有“中國硅王”之稱的勒保芳是晶澳太陽能掌舵人,此人頗為低調神秘,或許正是勒保芳為晶澳太陽能注入了低調務實的基因,才能是晶澳這艘巨艦歷經風浪,仍能揚帆萬里。?

4、英利綠色能源

陷入經營困境的光伏巨人

能否重振旗鼓?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英利綠色能源成立于1998年,生于河北保定,公司產品和服務涵蓋了從多晶硅鑄錠、硅片、光伏電池片、光伏電池組件的生產到系統安裝的整個光伏產業鏈。

“每天早晨一睜眼,就想生存問題”的苗連生及其領導的英利被業內視為“價格屠夫”,2007年英利綠色能源在苗連生掌舵下,成功搶灘美國紐交所。軍人出身的苗連生因為“不習慣”還創造了一個紀錄:他是紐交所200多年歷史中第一個不系領帶的敲鐘人。

據公開資料,目前,已有超過6500萬塊英利組件(超過15GW)在全球范圍內90多個國家運行。從多晶硅生產到光伏組件封裝,英利的垂直一體化生產模式覆蓋了整個光伏產業鏈。十年,英利綠色能源實現營業收入合計達1021億元,可謂傲視群雄。但是,公司自2011年以來卻深陷虧損泥潭難以自拔,6年公司累計虧損172.16億元,十年累計虧損153.05億元。2月15日宣布,因公司過去連續30個交易日平均市值低于5000萬美元,收到紐交所退市警告。

5、特變電工

十年百億的跨界巨人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特變電工成立于1993年,生于新疆,1997年登陸上交所。2000年,公司設立了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涉足光伏業務。如今新能源業務主要包括多晶硅、逆變器的生產與銷售,為光伏、風能電站提供設計、建設、調試及運維等全面的能源解決方案。

公司新能源產業與能源產業形成了“煤電硅”一體化的產業鏈。在新能源系統集成業務領域,已打造成為集風電、光電EPC項目總承包、設計、運行、調試和維護為一體的,世界領先的新能源系統集成商。

2016年特變電工多晶硅產品通過產能挖潛,產量達到2.28萬噸,實現超產,訂單飽滿;新能源公司確認銷售收入的光伏、風能電站EPC、PC、BT等項目裝機1.5GW,報告期已完工未轉讓及在建BT項目678.5MW。截至2017年6月末,特變電工多晶硅技術改造項目已經完成,多晶硅總產量達到30000噸/年,

十年前,特變電工光伏產品收入僅為6.08億元,十年后,特變電工躋身光伏百億軍團!2016年公司光伏收入達102.13億元,是2007年的16.8倍,十年其光伏收入合計達431億元。?

6、中環股份

十年走向巨頭之路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中環股份成立于1988年,生于天津市,2007年3月登陸深交所。公司是一家國有控股高新技術企業,實際控制人為天津市國資委,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單晶硅、電池片等的研發和生產、高效光伏電站項目開發及運營。公司主導產品熔硅單晶-硅片綜合實力全球第三,市場占有率18%(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75%)。

而十年前,中環股份光伏收入還僅有6.89億元,還只是這個行當里的小家伙。2016年中環股份光伏收入約為58.88億元,位列黑鷹光伏推出的59家光伏上市公司收入榜第15位。

如今在提升產業化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方面中環股份卓有成效;在新項目方面,中環股份也頗有建樹。其投資建設了新能源光伏材料四期項目(預算數67.21億元,截至6月末投資進度25.01%)、中環應材鉆石線切割超薄硅片項目,按照中環股份預計超薄晶片金剛石線切割單晶加工技術可使新能源光伏材料四期項目產能比項目可研提高產能25%以上。

同時,公司通過“外聯整合”戰略,也就是與行業核心玩家以合作、合資經營等方式,在多晶硅原材料、高效PERC電池片、高效太陽能組件、搞笑疊瓦組件、高效光伏地面電站、高效光伏分布式電站以及新材料等領域多有布局,“已基本完成公司未來發展新結構布局,成為行業領域內有力競爭者。”

?7、航天機電

全產業鏈打天下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航天機電早在98年就登陸A股,中國航天系統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產品涉及高端汽車零部件、新能源光伏、新材料應用等三個領域。其新能源光伏產業主要為硅片、電池片、組件環節的技術研發、制造以及銷售,大型電站投資、開發、EPC建設以及電站運維服務的光伏全產業鏈。

依靠全產業鏈打法,航天機電在光伏領域也搶占一席之地。2016年航天機電光伏業務收入31.9億元,位列榜單25位,光伏收入較2007年增長了4.18倍。

2016年末,航天機電具備了1.56億硅片、900MW 電池片及900MW組件的產能。截至2017年6月末,航天機電運維電站數量70座,運維當量1.4GW。2017年航天機電上半年100MW黑硅電池片生產線已實現批產,100MW單晶PERC電池片生產線進入小批量生產。下半年將完成600MW黑硅電池線技術改造并形成批產能力。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光伏產業十年跌宕,資本市場云波詭訛,不少光伏上市企業皆經歷波折,更有企業深陷危機,或因現金流危機轟然倒塌。

“大到國家間、政權間的競爭,小到企業間、人與人之間的競爭,都要遵循叢林法則,至于競爭結果,那就看各自的實力、智慧、手段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了。”十年間,中國光伏有曾經的小個子成就巨頭之勢,自然也有巨頭急速隕落。在13家老光伏資本玩家中,十年間有3家企業或是因現金流危機轟然倒塌……

接下來,我們將逐一分析這3巨頭近乎“消失”的原因,相信對大家有所啟示。

1、尚德電力

爆發現金流危機,首富謝幕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說起尚德電力,就繞不開傳奇創始人施正榮。

尚德電力靈魂人物施正榮祖籍江蘇揚中,師從國際太陽能電池權威、2002年諾貝爾環境獎得主馬丁·格林教授。2000年,施正榮回國創辦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2005年無錫尚德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無錫尚德成為中國最大的光伏企業;而施正榮以23億美元身家成為中國的新首富,2007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環保英雄。

誰能想到,僅8年后,2013年3月20日,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據《破產法》裁定,對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實施破產重整。正如史玉柱說的“企業虧損不一定會破產,但現金流一斷企業就會完蛋。”

尚德電力就死于高負債下的現金流危機。據黑鷹光伏統計,尚德電力退市前三年,即2009年-2011年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9.52%、63.96%和79%要知道,截至2011年末,尚德電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有4.92億美元,而“短期借貸及長期借貸當期到期部分”高達15.73億美元,到了2013年一季度末,升至20.86億美元。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銀行方面表示,由于所欠銀行債務陸續到期,考慮到債務方的現實境況,以及至今未對債權銀行逾期授信提出切實可行的還款方案等因素,為最大限度維護債權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必須按照市場化原則依法采取措施,對無錫尚德實施破產重整。

2013年 3月4日晚間,尚德電力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兼公司創始人施正榮已經辭去董事會主席職務。自此,“新能源教父”、“中國首富”的施正榮光走下神壇,消匿江湖。

2、賽維LDKSY

巨債壓身,中國光伏名片之死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想當初,大家從尚德電力坍塌中還未緩過神來,有中國光伏名片之稱的江西賽維竟也有搖搖欲墜之勢,彼時,中國光伏圈一時風聲鶴唳。

賽維LDK于2005年7月在江西新余注冊成立,2006年4月份投產,2007年6月1日,公司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融資達4.86億美元,成為江西省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企業,是中國新能源領域最大的一次IPO。時任賽維掌門人彭小峰也書寫了一段傳奇,2007年以38.5億美元身價排名福布斯亞洲富豪第6位,曾被稱為“中國新能源首富”。

2010年賽維LDK達到事業巔峰,當年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25.09億美元和2.91億美元,是2007年上市時的4.79倍和2.02倍。

然而,2011年之后,因中國光伏企業遭遇歐盟雙反、產能過剩和全球光伏補貼削減等多重打擊,外加管理層決策失誤等原因,2011年江西賽維出現巨額虧損,現金回籠能力大幅下降,流動性風險增大。同時,江西賽維剛性債務余額大幅增加,面臨巨大債務集中償付壓力。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據黑鷹光伏統計,賽維LDK2011年-退市前的2014年連年巨虧,4年累計巨虧35.03億美元,2014年資產負債率更是由2011年的87.68%激增至178.25%。2014年初,彭小峰領導公司開展中國海外上市企業第一單海外債務重組;8月份為了債務重組鋪路,辭去賽維LDK董事長。

2015年4月1日,紐交所公告宣布,即時停止賽維LDK太陽能美國存托憑證(ADR)的交易。新余市中院于2015年11月裁定賽維LDKSY進入破產重組程序。一代傳奇江西賽維就此謝幕。

?3、?中電光伏

退市之危未解,前途難料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中電光伏成立于2004年,生于江蘇南京,2007年5月18日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其是南京市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中電光伏的創始人之一、第一任總經理兼首席科學家趙建華與無錫尚德施正榮、海潤光伏楊懷進一起被業內稱為中國光伏業的“揚中三杰”。

中電光伏是一家高效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制造商,在2008年前后,光伏行業發展急劇膨脹,彼時,中電光伏投資十多億元現金押寶多晶硅項目,后來多晶硅價格暴跌,這一投資戰略決策導致其最后陷入大面積虧損。

趙建華領航的中電光伏近乎遭遇了無錫尚德相同的打擊。2011年-2015年中電光伏連續虧損,5年累計虧損4.15億美元。2011年-2015年中電光伏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2.83%、99.32%、105.80%、113.94%和131.56%。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2016年3月9日,中電光伏發布公告稱,由于未能達到1500萬美元最低市值要求,公司已被責令從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退市。如若中電光伏不就此事進行上訴,其美國存托股票的交易將被暫停。至今中電光伏仍未披露2016年報,前途難料。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在三大資本市場中出現了不少來勢持續的成長的新勢力,這股勢力如今在各自領域漸都有巨頭乃至“寡頭”之勢,這股新勢力在中國光伏領域可能引發“鯰魚效應”。

十年間,在三大資本市場中,有25家光伏資本新玩家持續涌現并快速成長,這些玩家如今在光伏各領域都已各有建樹,并仍在助力中國光伏市場深層次的活力及潛力。

首先,我們從更大范圍看看,59家核心光伏企業玩家2016年光伏營收整體排行: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接下來,我們逐一分析十年來25個資本市場新勢力的成長與競爭力:

1、“協鑫系”帝國雛形已現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朱共山出生于1958年,江蘇阜寧人,1990年,其在香港創立協鑫集團,享有“中國新能源之王”和“世界硅王”之稱。不就前的消息稱,亞洲光伏產業協會主席、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將于2018年1月起正式接任全球太陽能理事會主席團主席。

如今朱共山在資本市場已經連下數城,旗下三家光伏相關上市公司2016年營業收入合計約為396億元,光伏帝國雛形已現。

第一城保利協鑫能源:

保利協鑫能源2006年10月成立于香港,2007年11月在香港上市,主營業務主要為多晶硅及硅片制造,發展、投資、管理及營運光伏電站。這是朱共山手里第一重鎮,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9.56億港元(高居黑鷹光伏榜單第二位),是十年前的12.96倍。

截至2017年6月末,公司多晶硅產能維持在70000公噸,硅片年產能為20吉瓦;中國本土擁有光伏電站10個,裝機容量及權益裝機容量分別為353兆瓦級、289.3兆瓦,同時擁有包括位于美國的18兆瓦光伏電站及位于南非的150兆瓦光伏電站9.7%的實際權益。另外,保利協鑫能源擁有118.80億股協鑫新能源股權,占協鑫新能源已發行股本的62.28%。

第二城協鑫新能源:公司原主要從事印刷線路板制造及銷售。2014年5月9日,保利協鑫能源入股該公司,2014年下半年開始涉獵光伏電站領域。近年其交出的成績單也頗為靚麗,2016年實現收入25.92億港元,同比增長了159.76%,且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同比增長956.17%至1.46億港元;2017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再次分別同比增長了90.85%、187.88%。

截至2017年6月末,公司在全國26個省份運營128個光伏電站,加上美國及日本的光伏發電站。總裝機容量達5.1吉瓦,位列世界第二;同時,公司2016年獲得360兆瓦的領跑者項目,位列全國第三,并獲得250兆瓦的扶貧光伏發電項目,位列全國第一。

第三城協鑫集成:公司前身為超日太陽,因巨額債務和資不抵債,使企業瀕臨破產邊緣,2014年,被暫停上市。最終,其受到協鑫系掌門人朱共山青睞,才得以在2015年8月恢復上市。2016年實現組件自有產能5.0GW,組件出貨量4.0GW以上,躋身全球一線廠商行列。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0.27億元,同比增長91.39%。據了解,協鑫集成2017年目標為:組件年產能達到5GW,高效電池產能達到1.5-2GW;2017年度組件出貨目標達到5GW;營業收入繼續保持超百億元人民幣規模;2017年度生產成本降幅達到15%。

??2、晶科能源

11年成就王者之位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晶科能源成立于2006年,生于江西上饒,在2010年5月14日成功搶灘紐交所,融資7000萬美元,成為中國光伏企業第十家、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國內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光伏企業,其掌門人是有中國光伏少帥之稱的李仙德。

截止至2017年6月30日硅錠和硅片產能達到約6.0吉瓦、電池片產能達到約4.5吉瓦,組件產能達到約7.5吉瓦。財報顯示,晶科能源營業收入已經連續四年實現雙位數增長,極為難得。2016年其營業收入高達214.01億元(高居黑鷹光伏榜單第一名),是十年前的30.18倍,十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達758.31億元。套用一句晶科能源掌門人李仙德的一句話,不害怕競爭和廝殺的晶科已經具備了和任何強敵爭千秋的實力。

?3、隆基股份

單晶王者締造者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隆基股份成立于2000年,生于陜西西安,2012年成功登陸上交所。數年間,其主營業務已經從單一的單晶硅棒、硅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延伸至光伏地面電站和分布式電站的投資開發、建設及運營等業務。而且,公司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單晶硅生產制造商。

公司單晶硅片產能已從2014年底的3GW擴大至2016年底的7.5GW,單晶組件產能已從2014年底的0.2GW擴大至 2016年底的 5GW。隆基股份在“一輩子差不多就干了一件事”的李振國掌舵下,使十年前營收不過兩億多元的小企業,急速成長為年收入百億元的單晶巨頭。2016年隆基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15.31億元,是2007年的51.71倍。

據黑鷹光伏統計,截至6月末,隆基股份光伏在建項目達44個,期末賬面余額為30.63億元,我們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隆基股份開始在分布式發電領域集中發力,上半年光伏在建工程多為分布式發電項目,為31個,占比為70.45%。

最新消息,2017年6月底,隆基股份單晶硅片非硅成本同比降低18%,組件環節非硅成本同比降低23%。公司生產的60型Hi-MO1組件獲得了TUV萊茵測試報告,功率達到325.6W(STC),組件光電轉換效率19.91%,刷新了該系列產品的功率記錄。

?4、天合光能

不甘被低估,另尋主場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天合光能于1997年創立,是一家專業從事晶體硅太陽能組件的制造商,成功于2006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天合光能實力頗為強悍,官網顯示:截至2016年,公司組件累積發貨量超過23GW,全球排名第一,占據超過10%的全球市場份額。位列“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19名。截止2016年底,公司全球項目累計并網1.5吉瓦。

據黑鷹光伏統計,2015年天合光能實現營業收入30.36億美元,是2007年的10.06倍,9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高達142.79億元美元,實力驚人。

因為自身價值一直被低估。2015年12月,天合光能對外宣布,公司收到了天合光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和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上海興晟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來的一封初步無約束性收購提議書。2017年3月13日,天合光能宣布與Red Viburnum 完成合并,后者是Fortune Solar旗下全資子公司。合并后,天合光能不再是一家上市公司,成為一家全資子公司。據媒體報道,耗資超過11億美元。市場猜測,天合光能未來很可能回歸A股。一位光伏行業的資深研究人士表示,依據目前國內A股、天合光能等財務數據來推算,天合光能的A股市值可能超過300億元人民幣。

??5、正泰電器

跨界而來的強勢洗牌手

正泰電器成立于1997年,長于浙江樂青,2009年成功登陸A股。正泰電器是低壓電器市場的龍頭企業,2016年正泰電器耗資90多億元將正泰集團等持有的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收入囊中,主營產品增加了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及銷售、光伏電站工程承包及電站運營等業務。

正泰電器掌舵人南存輝也頗為傳奇。1963年出生于浙江樂青市的南存輝,30年就將正泰電器打造成低壓電器龍頭。2016年末南存輝稱,光伏行業將進行新一輪洗牌。

在完成太陽能資產收購后,正泰電器將實現發電、配售電和用電的全產業鏈銜接,下一步,正泰電器計劃將利用產業鏈優勢,持續擴大光伏發電規模,把握電改配售端放開機會,參與售電業務,構建集“新能源發電、配售、用電”于一體的區域微電網,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

2016年正泰電器光伏業務收入達74.64億元,位居榜單第11名。據黑鷹光伏統計,截至6月末,正泰電器有3個光伏在建項目,期末賬面余額合計16.78億元。其中,最大的項目為光伏電站項目,期末賬面余額達15.83億元,占比為94.34%。跨界而來的正泰電器如今確實有在光伏市場參與“洗牌”的資格。

?6、闖將東方日升

十年增長21倍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東方日升成立于2002年12月,生于浙江寧波,僅用時八年,2010年8月東方日升就成功登陸深交所,上市募資18.38億元,其中超募13億元,初登場的東方日升就頗受矚目。

截至2017年6月末,公司光伏電池片年產能為1500MW、光伏組件年產能為3100MW。公司技術實力也頗為雄厚,其中多晶電池片的轉換效率突破19.20%,組件轉換率突破17%,1年的衰減率不超過2%,25年衰減率不超過19.2%。

2016年東方日升營業收入為70.17億元,較十年前增長了25.21倍,頗有兇猛。見過東方日升掌舵人林海峰的人評價其“身體強健,手臂粗壯有力,像一個敢打敢拼的武將。”當年因“還想做出一番事業”在家里人強烈反對下扔堅持上市的林海峰,75年生人,如今算來也不過42歲,他對成功是否還有當初近乎偏執的饑渴呢?

7、通威股份

飼料大王的光伏野心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通威股份成立于1995年12月,生于四川成都,于2004年2月登陸A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企業及主要的畜禽私聊生產企業,甚至“國內每三條魚中有一條就食用通威飼料”。

2016年先后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方式從控股股東通威集團等收購連續收購三家光伏公司,一躍成為多晶硅及太陽能光伏產業重量級玩家。在光伏新能源方面,公司主要以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同時致力于“漁光一體”、戶用分布式發電等終端電站的投建及運維。

據黑鷹光伏統計,截至2017年6月末,通威股份共有36個光伏在建工程,期末賬面余額合計23.06億元。其中約20個是漁光一體光伏電站項目,占比達55.56%。其對漁光一體戰略的偏愛,在此可見一斑。截至2017年6月末,通威股份多晶硅產能已達2萬噸,在建產能5萬噸;太陽能電池產能3.4GW。近日,通威成都2GW高效單晶電池舉行了投產儀式。可見通威股份光伏野心不小。正直壯年的劉漢元掌舵通威這艘巨艦,不僅在全球水產飼料領域傲視群雄,在新能源領域亦有諸多布局,未來的通威又將成為怎樣的企業?

8、陽光電源

厚積薄發的逆變器巨人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發跡于安徽合肥的陽光電源,于2011年登陸深交所,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電源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有光伏逆變器、風能變流器、儲能系統、電動車電機控制器,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光伏電站解決方案。公司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光伏逆變器制造商、國內領先的風能變流器企業。

陽光電源在“只努力做好一件事”曹仁賢掌舵下,從十年前追趕歐美對手的90%效率標桿,到公司推出SunAccess系列組串式和集中式光伏逆變器,涵蓋3~2500kW功率范圍,轉換效率全線突破99%,全面滿足各種類型光伏組件和電網并網要求,廣泛應用于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美國、澳大利亞等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球市場占有率最高的亞洲第一品牌。

2015年,陽光電源逆變器出貨量首次超過連續多年排名全球發貨量第一的SMA公司,成為全球光伏逆變器出貨量最大的公司。2016年公司光伏逆變器出貨量約11.1GW,繼續保持光伏逆變器全球出貨量第一的地位。

2016年陽光電源實現營業收入60.03億元,是九年前的59.76倍。2017年上半年陽光電源成功通過非公開增發募集26億元資金,為公司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信奉“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的曹仁賢,下一個十年又能取得怎樣的成績?

??9、中利集團

跨界玩家,不容小視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中利集團成立于1996年,生于江蘇蘇州,于2009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是一家生產阻燃耐火軟電纜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1年從控股股東王柏興手中收購江蘇騰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正式進軍光伏領域,形成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及電站建設的運營模式。

2016年公司電池片產能1.75GW,產能利用率為86%;組件產能2.2GW,產能利用率為77%。取得光伏電站建設指標并開工建設超過500MW。2016年中利集團光伏業務實現銷售收入45.85億元,較2011年增長了6.03倍,實力也不容小視。

截至2017年6月末,中利集團已經和49個貧困縣簽訂了包縣脫貧協議,開工建設18個縣,中利科技耗資4億多元的騰暉泰國600MW光伏組件生產項目也已近完工。依此來看,中利集團光伏收入未來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10、太陽能

央企背景,實力驚人

公司前身為桐君閣,2015年央企巨頭中國節能通過資產重組方式入主桐君閣,2016年更為名太陽能。公司是國內最早的專注于兆瓦級太陽能光伏發電的企業之一,目前主要從事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投資運營,以及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生產銷售。

現在太陽能在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江蘇、安徽等十多個省市有光伏電站項目,電站總裝機規模超過3.6GW。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生產線實際產能可以達到600兆瓦。2016年實現收入43.33億元,位列榜單20位,實力不容小視。

?11、愛康科技

并購下的進擊之道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愛康科技發跡于江蘇江陰,2011年7月登陸深交所,公司是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初為光伏太陽能配件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包括太陽能邊框、EVA膠膜以及安裝支架,2011年借助收購青海蓓翔光伏電廠的契機進軍光伏發電運營業務,2016年再次耗資9億多元收購太陽能組件生產商愛康光電。

其太陽能電池鋁邊框連續多年占據全球市場份額首位2016年愛康科技實現營業收入39.05億元,是9年前的10.34倍,其并購之道頗有成效。

截至2017年6月末,愛康科技累計運維的并網光伏電站約1.2GW。據悉,愛康科技已啟動PERC等技改項目,預計年底能夠形成400MW的高效電池產出。同時,同時,公司投建的贛州愛康光電300MW組件新增產能在6月份開始爬坡量產,愛康科技已具備1GW產能。“中國正迎來全面參與的‘綠金時代’,誰在綠金時代里領航,誰就必然成為新一任創造者與規劃者。”從愛康科技掌門人鄒承慧這句話中,其野心可窺見一斑。

12、福斯特

電池膠膜龍頭再戰下游電站

身處浙江臨安的福斯特成立于2003年,于2014年8月成功登陸上交所。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光伏封裝材料研發與生產的省級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為EVA太陽能電池膠膜、太陽能電池背板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公司是全球光伏封裝材料EVA太陽能電池膠膜和PO膠膜的龍頭企業。2016年,福斯特共計銷售EVA膠膜4.67億平米,折算裝機容量達35GW,創歷史新高。如今,福斯特EVA膠膜產能達4.54億平米。

此外,福斯特也開始涉足光伏電站業務,其全資子公司浙江福斯特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開展光伏電站及分布式發電系統業務。2016年福斯特實現收入37.17億元,較上市之初2014年增長了60.70%。具有“護城河”的福斯特在未來競爭中有較大優勢,如今涉足下游電站,業績可期。

13、北控清潔能源集團

國企入局,光伏發電新添重量玩家

公司前身為金彩控股,2015年北控集團注入資產成功入主,目前公司主要從事光伏電站投資、開發機運營以及光伏發電相關業務。截至2017年6月末,公司持有及聯合開發的集中式光伏發電站項目共有46個,總容量約2000兆瓦,覆蓋中國11個省份及2個自治區。

北控集團入住后,公司提交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2016年北控清潔能源集團實現收入24.34億元,位列黑鷹光伏榜單26位。如今,北控清潔能源集團在分布式光伏領域頗有建樹。截至2017年6月30日,公司通過自主開發、聯合開發及收購等形式實現并網及在建分布式光伏電站約400兆瓦。其中,持有已并網分布式光伏電站裝機容量約100兆瓦,主要分布于江蘇、河南、山東、安徽等省份。

此外,公司中標4個光伏領跑者基地項目,共計300兆瓦,位列2016年行業年度前三。

14、南玻A

全產業鏈連落數子,業績可期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長于深圳的南玻A,1993年就已登陸A股。如今公司已深耕光伏領域多年,尤其是2015 年,公司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深圳南玻光伏能源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投資開發太陽能光伏電站),將太陽能產業延伸至終端應用領域。如今在太陽能光伏領域打造一條涵蓋高純多晶硅材料、硅片、電池片及組件、光伏電站工程設計和建設的完整產業鏈。

目前公司高純多晶硅產量為8000噸/年,硅片產品產量為1.5GW/年,電池片產量為0.75GW/年,組件產量為0.15GW/年。公司通過進一步實施挖潛擴改項目,對現有的多晶硅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擬將多晶硅總產量提升至9000噸/年以上。2016年南玻A光伏業務實現收入23.2億元,是十年前的13.73倍。其全產業鏈打發已見成效。

另外,據黑鷹光伏了解,截至6月末,南玻A共有8個光伏在建項目,期末賬面余額為5.02億元。其中,預計總投資19.8億元、6.97億元的“宜昌南玻700MW硅片擴產項目”和“東莞光伏200MW太陽能電池擴產項目”工程進度已近100%;預計總投資額10.73億元的“宜昌硅材料1GW硅片項目”工程進度完成65%;預計總投資6.98億元的“宜昌多晶硅5000噸電子級多晶硅項目”工程進度完成35%……

15、東旭藍天

實力強悍的攪局者

公司前身為寶安地產,2015年東旭集團成為該公司控股股東,公司借此時機進軍光伏領域,2016年為大舉進擊光伏領域開局之年。2016年6月公司完成了95億非公開發行工作,用于投資17個光伏電站項目,裝機容量約為1.15GW。

財報顯示:截止2016年末東旭藍天已有800MW的光伏電站啟動建設,已完成超過3GW光伏電站項目的開發備案,項目分布在全國多個省份,類型包括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地面分布式光伏電站、屋頂分布式等。初登資本市場的東旭藍天2016年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2016年實現收入21.89億元,位于黑鷹光伏榜單第二十八位。

2017年下半年又啟動了第二次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48.5億元,全部用于光伏電站的建設。截至6月末,東旭藍天共有23個光伏發電項目,其中分布式發電項目11個、光伏電站項目9個。來勢洶洶的東旭藍天,可能會在下游光伏電站領域引發光伏領域“鯰魚效應”,未來值得期待。

?16、橫店東磁

跨界巨頭的新打法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橫店東磁生于浙江東陽,于2006年登陸A股,是全國磁性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永磁鐵氧體生產企業、全球最大的軟磁材料制造企業。2010年期耗資十多億元切入光伏領域,如今光伏產品收入占整體營收規模近50%。目前旗下光伏產品主要有太陽能電池片、太陽能電池組件等產品。

目前,橫店東磁在太陽能光伏產業擁有年產300MW硅片、1500MW電池片、800MW組件的生產能力,是國內太陽能光伏產業后起之秀,單晶硅電池片的領跑者。橫店東磁技術實力也不容小視。目前公司常規工藝路線的單晶電池片轉化率可以達到20.3%;上半年PERC電池順利實現量產,轉換效率突破21.3%。如今橫店東磁光伏業務收入實現4連增,2016年公司光伏業務收入20.77億元,位列黑鷹光伏榜單30位。

?17、森源電氣

跨界新兵打造光伏時速

成立于2000年的森源電氣,生于河南長葛,在2010年成功在A股上市。森源電氣是電力系統集成供應商,2013年通過收購鄭州森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實質性進入光伏發電領域,自此公司還是新能源發電項目EPC總承包商,其主營業務包括新能源發電場站及配套電力設施的研發、設計、生產、建設、施工、安裝等。近幾年,森源電氣光伏業務收入增速驚人,2016年其光伏業務收入約為20.49億元,是2013年的11.91倍。2016年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21.6億元,為公司補充了彈藥庫,未來業績值得期待。

??18、珈偉股份

收購超車

成立于1993年的珈偉股份,生于廣東深圳,公司于2012年4月登陸A股。公司原光伏產品主要是組件,2015年耗資18億元收購華源新能源后,快速切入光伏太陽能電站業務領域,已具備光伏電站EPC業務資質、專業能力、經營經驗和光伏電站投資經營業務能力。據珈偉股份介紹,華源新能源擁有超過1GW光伏電站EPC建設施工經驗。

2016年,珈偉股份再下一城,完成了對國源電力的收購,使公司新增了100兆瓦的優質電站,并表完成后,加上華源新能源和上海珈偉持有的220兆瓦光伏電站。2016年珈偉股份光伏收入為19.5億元,是2011年的54.17倍,珈偉股份并購打法,效果極為顯著。截至6月末,目前公司持有電站364兆瓦,此外還有100多兆瓦多個光伏電站項目在建設中。

?19、中來股份持續擴張術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中來股份,2008年生于江蘇常熟,于2014年8月登陸創業板。以太陽能電池背膜起家的中來股份,正在打造三大業務板塊:背膜業務、高效電池業務、光伏應用系統業務。

據悉,中來股份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背膜供應商,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上市以來,中來股份進入快車道,收入增速驚人。2015年、2016年中來股份收入增幅分別達54.24%和89.05%,2017年上半年收入為15.71億元,是2016年全年收入的1.13倍,增幅高達158.80%。

但公司并未固步自封,其預計總投資16.58億元“泰州中來公司年產2.1GW N型單晶雙面太陽能電池項目”,工程進度為53.62%,項目一旦建成投產后,公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N型單晶雙面電池規模化生產企業;

此外,中來股份公司還投資設立了中來光電科技(衢州)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年產10GW N型單晶IBC雙面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據媒體報道,該項目計劃投資總額200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300億元,年利稅約30億元,一期項目3GW,將在2017年底前開工建設,投資約60億元,一期項目計劃開工后18個月內建設完成。

中來股份瘋狂擴張的底氣在于公司在高效電池產品上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目前公司N型雙面單晶電池正面效率達到21.35,背面效率達到19%,也通過了權威評測機構TUV萊茵產品認證。

此時,中來股份最大的考驗是持續巨額融資能力。截至2017年6月末,中來股份賬面貨幣資金僅有4.66億元,短期借款5.46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72.65%。好在其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13.67億元的計劃獲得了證監會審核通過。上述中來股份幾大項目若是均能按時完工,未來中來股份可能會出現新的業績爆點。

??20、亞瑪頓

多箭齊發,業績可期

生于江蘇常州的亞瑪頓,2011年10月成功登陸深交所,公司主營產品用于光伏電池組件所需封裝材料的太陽能光伏減反玻璃、超薄雙玻組件和自建光伏電站。迄今為止,亞瑪頓太陽能光伏減反玻璃已累計實現產銷5億平方米,可實現裝機容量80GW。2016年亞瑪頓光伏產品實現收入13.31億元,是上市之初的2.31倍。

今年亞瑪頓在光伏領域連落數子;截至6月末,自建光伏電站總容量約為318.44MW,同時公司還有200多MW光伏電站項目在建設中。今年4月,公司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募集9.56億元資金,用于投資90MW地面光伏發電項目以及新建1GW智能化超薄雙玻組件項目。

21、京運通

30億重金布局上游

京運通成立于2002年,于2011年8月登陸上交所。公司是國內大型半導體設備及光伏精密設備制造商之一,是目前國內少數能夠同時大規模生產多晶硅鑄錠爐、單晶硅生長爐和區熔單晶硅爐等光伏和半導體設備的廠家,主營業務為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發電、新材料和節能環保四大產業。2016年京運通光伏收入10.7億元,位列黑鷹光伏榜單41位。

截至6月末,公司光伏及風力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為1.06GW,具有一定規模。同時,京運通共有19個光伏在建項目,賬面期末余額為6.49億元。19個光伏項目中11個為分布式發電項目、4個集中式發電項目。

同時,公司正在烏海市建設設計產能達到5GW/年的以高效太陽能級多晶硅及單晶硅材料為主的產業園區,計劃在年底實現大部分產能。據媒體報道,該項目6月13日舉行了開工奠基儀式,總投資約30億元。此項目可能成為京運通未來業績爆點,值得期待。

22、博威合金

15億元重金進擊光伏

成立于1993年的博威合金,生于浙江寧波,2011年1月登陸上交所。原主營產品僅為合金材料,2016年,其以15億元的價格將博威集團(博威合金控股股東)等持有的寧波康奈特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收入囊中,康耐特主營業務為太陽能電池片、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現在公司已經具備660MW的電池片和組件一體化的生產能力,公司72片單晶PERC組件功率可達355W,多晶PERC組件功率可達335W。2016年其光伏業務實現收入11.06億元,位于黑鷹光伏榜單40位。

23、特銳德

新貴落子EPC光伏電站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特銳德成立于2004年3月16日,于2009年10月成功上市,成為創業板第一股。特銳德是中德合資的股份制企業,是中國最大的箱變研發生產基地,成為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和國內箱式電力設備制造業的領軍企業。在傳統制造業務板塊的主要產品有:110kV城市中心模塊化智能箱式變電站、光伏箱式變電站、風電箱變等。

2015年以融資租賃銷售業務模式實施“光伏發電項目EPC總承包合同”項目,進行光伏電站開發建設,該項目為用戶提供新的融資渠道,加快了公司業務及“太陽能光伏一體化箱變”等產品的推廣。2016年特銳德EPC光伏電站業務實現收入12.74億元,同比增長了159.14%,增長頗為迅速。

24、拓日新能

重點布局分布式發電

成立于2002年的拓日新能,生于深圳,2008年2月正式登陸深交所,是首家登陸國內資本市場的純太陽能企業。公司是一家集太陽能硅片、電池組件以及應用品生產和銷售、太陽能電站開發、建設和運營于一體的系能源綜合企業。

目前公司能自主設計和制造100%的非晶硅太陽電池生產線設備和80%的晶體硅太陽電池生產線設備。截至6月末,公司自持的已并網光伏電站260MW,同時,公司與央企、國企聯合中標的70MW電站項目也完成建設并順利并網,此外,公司EPC業務也有較快增長。2016年拓日新能光伏業務收入創歷史新高,為11.42億元,是上市之初的5.57倍。2017年,拓日新能重金布局下游光伏發電。

25、晶盛機電

專注的光伏裝備龍頭

晶盛機電成立于2006年,生于浙江紹興,公司在2012年登陸A股。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晶體生長、加工裝備研發制造和藍寶石材料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太陽能光伏、集成電路、LED等新興產業。

2016年晶盛機電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13.2億元,截至6月末,晶盛機電預計投資總額5億元、1.6億元的“年產2500萬MM 藍寶石晶棒生產項目”和“年產1200萬片藍寶石切磨拋項目”項目進度分別為88.05%和90.87%。另據了解,截至6月末,公司已簽訂和中標未簽的重大訂單超過30億元。

?26、林洋能源

手握重金的光伏新貴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成立于1995年的林洋能源,生于江蘇啟東,公司在2011年7月成功登陸上交所。2014年林洋能源涉足光伏領域,主營業務為分布式及集中式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投資運營;N型高效單晶雙面光伏電池、組件的研發、制造及銷售。

截至2017年6月末,林洋能源在設計、在建及運營的光伏電站裝機容量超過1.5GW,已經成為公司主要利潤增長點。同時,公司還分別與中廣核新能源投資(深圳)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ENGIE中國投資簡易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三年1GW和三年500MW的戰略合作協議。

目前林洋能源有很大的資金優勢。2015年、2016年相繼完成兩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共募集資金46億元。截至6月末,林洋能源賬面貨幣資金為23.64億元,短期借款為9.17億元。2016年公司又啟動公開發行可轉換債,擬募集資金不超過30億元,目前已取得證監會同意的批復。在陸永華這個傳奇舵手的掌控下,林洋能源在光伏領域布局值得期待。

27、天華陽光

光伏電站項目儲備充足

天華陽光是一家從事光伏電站的開發、管理和運營維護服務等主要業務的全球性獨立電力生產商。2014年11月13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官網顯示:公司開發、建設光伏電站項目超過600兆瓦,儲備項目超過4.7GW。2016年天華陽光實現營業收入6593萬美元,同比增長了39.80%。擁有充足項目儲備的天華陽光未來值得期待。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十年,我們發現還有5大光伏玩家如今雖仍活躍在資本市場上,卻身陷各種“折騰”和危機之中,每個都有自己的故事,且耐人尋味。

?1、昱輝陽光

一門三兄弟,兩種人生路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成立于2005年的昱輝陽光,生于浙江嘉善,是一家提供綠色能源技術及解決方案的服務商,于2008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1.3億美元,并于當年6月成功實現增發,融資1.85億美元。登陸紐交所后,昱輝陽光曾有高光表現,2012年其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12.05億美元和1.69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了136.20%和335.03%。

可好景不長,昱輝陽光扣非后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已經連續5年(2012年-2016年)虧損,累計虧損達5.95億美元。另外,截至2016年6月末,昱輝陽光資產負債率更是高達98.72%,其“短期借貸及長期借貸到期部分”為6.71億美元,而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0.29億美元,其已有現金流之危。

6月份,昱輝陽光公告稱,董事長兼CEO李仙壽擬收購公司太陽能產業各個區段與LED制造業務,將昱輝陽光私有化。外界揣測,昱輝陽光可能回到中國A股上市。問題是,即便回歸A股也需要時間,在這之前,昱輝陽光能否扭轉乾坤,化險為夷?

2001年,李仙壽離開了工作10個年頭的玉環縣文化局“下海”創業,開始主營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生產和銷售、太陽能電源系統。到了2005年,李仙壽和三個創業伙伴懷揣著掘金夢想和150萬美金到嘉善姚莊這個小鎮,成立了昱輝陽光。

短短一年時間,昱輝陽光的產能在2006年迅速從零增長到648噸、3200萬張硅片,年產能達到80兆瓦。產品一半供應國內,另一半供應美國、韓國等海外市場。公司當年總值超過幾個億,毛利潤率高達40%。

李仙壽在其他行業先后創業打拼的兩個弟弟李仙華和李仙德。李仙壽告訴他們:“在太陽能光伏產業界,有個說法叫‘擁硅為王’。只要生產出硅片,就不愁沒有市場。”受大哥鼓勵,2006年李仙華、李仙德變賣了各自的所有資產,投資1000萬元成立了德晟太陽能有限責任公司,為昱輝陽光做配套。隨后李仙德、李先華創立了晶科能源,分別擔任董事長、總經理。如今這一門三兄弟,如今境地卻大不相同。看著晶科能源強勢崛起,昱輝陽光卻顯得愈發沒落。

?2、?漢能薄膜發電

與監管層對弈、前途待解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公司前身為鉑陽太陽能,2009年被漢能借殼上市,主要從事薄膜發電組件制造用設備及整線生產線等業務。漢能薄膜發電實際控制人為李河君,67年生于廣東河源,借助漢能薄膜發電之勢,李河君2014年、2015年分別以870億和1655億人民幣的個人財富兩次蟬聯《新財富》中國大陸首富。

不過,2015年7月至今,其被香港證監會勒令強制停牌了20多個月。香港證監會指出,漢能薄發發電依賴向其關聯方漢能控股及其臉書公司,銷售太陽能電池板生產系統,作為主要收入來源,但李河君等被告共5人沒有對這種業務模式提出質疑,也沒有對關聯方財務狀況和應收賬款可回收性進行適當評估,存在失職。

2015年,漢能薄膜發電營業收入就巨降62.62%至36億元(2015年收入增幅為192.52%,收入為96.30億元),凈利潤為-122.34億元,同比下降了481.86%。

2017年1月,香港證監會公布了漢能薄膜發電復牌的兩大必要條件,其中一項就是要求取消創始人李河君在內的5位董事在香港公司擔任董事或直接、間接參與管理的資格……9月4日下午,香港法院判決禁止漢能創始人李河君在香港出任公司董事,期限8年。這對漢能薄膜發電未來將產生怎樣的影響,目前還不好說,我們唯有靜觀其變。

3、海潤光伏

連年巨虧有“暫停上市”之危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公司前身為江蘇申龍,2011年底被海潤光伏借殼,主營業務變更為組件、電池片的高端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太陽能電站的投資及運營。當時海潤光伏領航人乃中國光伏教父級人物楊懷進。

初登資本市場的楊懷進及其掌舵的海潤光伏卻有些“生不逢時”。2011年—2014年,由于受國內外產業環境低迷以及歐盟雙反、產能過剩和全球光伏補貼削減等因素的影響,整個行業一度處于低迷狀態,光伏企業普遍陷入困境,這段時間堪稱光伏最黑暗時代。

“天災人禍”導致2012年-2014年,海潤光伏連續三年巨虧,三年合計虧損12.64億元。這或許是創始人楊懷進黯然隱退的原因之一。據公開資料:2015年12月28日,海潤光伏董事長楊懷進辭職,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同時辭去董事會專門委員會所有職務。此外,楊懷進也將不再擔任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然而,失去楊懷進的海潤光伏更是不堪,2016年收入利潤雙雙劇降,當年就巨虧11.83億元,2017年上半年再度虧損5.03億元。下半年若不能扭轉乾坤,已經被*ST的海潤光伏恐有“暫停上市”之危。

有意思的是,2017年2月17日,證監會對兩年前眾所周知的“高送轉”風波有了最終決定:對楊懷進采取5年市場禁入措施,自宣布決定之日起,在禁入期間內,不得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楊對海潤之功過得失,恐怕只有核心內部人才能評判。

?4、億晶光電

6年兩易其主,前途難測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公司前身為海通集團,2011年億晶光電以資產置換方式借殼上市,目前億晶光電是一家專業從事光伏發電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集晶棒拉制、硅片切割、電池制備、組件封裝和光伏發電系統為一體,具有年產單(多)晶太陽能電池組件1000MW的生產能力。

目前公司已具備700MW的PERC電池生產線,力爭通過產線升級改造與技術進步,在2018年一季度達到1.2GW的PERC高效電池產能。目前公司高效單晶電池量產平均轉換效率可達21.4%,高效多晶電池量產平均轉換效率可達18.5%,并已經成功量產功率超過300MW的高效單晶組件(60片)。

財報顯示:2017年億晶光電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23.93億元和0.3億元,分別同比下滑了25.05%和89.38%,凈利潤率更是由年初的6.95%降至1.23%,盈利能力下滑明顯。

據媒體2017年5月報道,公司控股股東荀建華擬作價29億元,分兩期將所持公司20%股份轉讓給勤誠達投資。這也就意味著億晶光電控制權將再度易主。

工商資料顯示,勤誠達投資為深圳市勤誠達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據勤誠達集團官網介紹:勤誠達創建于1997年,旗下共有三大集團公司,分別是勤誠達金融控股集團、勤誠達城市更新集團、勤誠達集團,主營產業為金融投資、城市更新、地產開發、生態旅游、城市供水、文化教育、物業管理等。從官網介紹來看,勤誠達集團沒有光伏領域管理投資經驗,此次若是勤誠達集團成功入主億晶光電,前途難測。

?5、順風清潔能源

撲朔迷離的光伏巨頭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2011年順風清潔能源登陸港股,公司主營業務為太陽能電站開發運營、光伏組件及電池片的生產和銷售等。2014年完成收購光伏巨頭無錫尚德后,順風國際清潔能源名利雙收,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58.57億元和13.0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279.69%和172.03%。

據官網介紹:收購無錫尚德的成功,強化了集團光伏產品制造力的規模,集團預期2014年太陽能電池片總產能將達到2.2吉瓦,而太陽能組件總產能將達到2.4吉瓦。

但好景不長,次年,順風清潔能源就深陷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尤其是,2016年順風清潔能源雖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15.61%至83.07億元,但卻巨虧21.09億元。黑鷹光伏發現,連年暴增的利息支出是其業績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2014年-2016年順風清潔能源僅是利息支出分別達到3.22億元、7億元和10.32億元。順風清能源當務之急是如何提高成本掌控能力,力挽頹勢。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19家中小光伏資本玩家在行業風起云涌中,所展現的進擊之道、危機應對、偏安一偶、茫然無措等等也有諸多值得借鑒和思考之處。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們分析發現,下列這19家中小光伏資本玩家在行業風起云涌中,所展現的進擊之道、危機應對、偏安一偶、茫然無措等等行動及狀態,也有諸多值得借鑒和思考之處。

1、清源股份:進軍下游光伏發電,業績超預期

清源股份成立于2007年8月,生于福建廈門,2017年初登陸上交所。清源股份光伏電站配套產品已銷往全球三十幾個國家或地區,應用于1000 多座光伏地面電站及14000多座屋頂光伏電站。

公司先在光伏支架產品贏得了市場地位和行業口碑后,公司向光伏發電行業下游拓展,進入光伏電站開發及建設領域。先后取得了“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專業承包三級資質”和“電力工程施工總承包三級資質”,完成數個光伏電站項目的投資建設及并網發電,提高了公司工程服務整體能力,并有效拉動了公司自有光伏支架和電力電子產品的銷售,夯實了公司光伏電站開發及建設的產業鏈布局。

2016年公司繼續拓展光伏電站開發及建設業務,營業收入首次超過光伏支架業務,成為公司的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據了解,清源股份海外光伏發電儲備項目300MW,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德國、土耳其。

2017年上半年,清源股份營業收入、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7億元和0.2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32.56%和158.80%,盈利能力有所增強。尤其是上半年公司EPC光伏電站實現收入1.76億元,同比增長了920.91%,未來業績值得期待。

2、綜藝股份:發力薄膜太陽能電池,業績可期

生于江蘇南通的綜藝股份,1996年就登陸A股。公司以信息科技、新能源、股權投資為主要業務領域。旗下的新能源業務主要為太陽能電站的建設及運營管理業務,自2010 年起,公司陸續在意大利、美國、德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以及國內新疆地區建設光伏電站。

2016年綜藝股份光伏收入雖然同比增長了125.82%至4.11億元,但仍不及2011年的7.41億元。財報顯示,公司預計總投資6.43億元的“薄膜太陽能電池二線工程”截至6月末,工程季度約完成76%。這個項目若能按期完成,或許能成為綜藝股份一大助力。

3、大全新能源:業績創五年新高回暖跡象明顯

成立于2008年的大全新能源,生于重慶市,于2010年10月7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國內多晶硅生產的領軍企業之一,專業從事多晶硅、硅片的研發、制造與銷售。其生產出的高品質多晶硅用于加工硅錠、硅片、電池和組件等光伏太陽能產品。

公司的多晶硅生產基地位于中國新疆,技術先進、效率領先,年產能約1.8萬噸。公司的硅片生產基地位于中國重慶,2016年太陽能硅片銷售量為82.8百萬片,比2015年的76.4百萬片增長8.4%。大全新能源公司號稱是全球多晶硅生產成本最低的廠商之一。

2016年大全新能源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2.29億美元和0.43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了25.85%和235.68%,2017年兩項指標再度實現雙位數增長,公司業績有明顯的的回暖跡象。

4、科士達:光伏逆變器技術有所突破

位于深圳的科士達成立于1993年,在2010年登陸A股,公司主要致力于電力電子及新能源領域,產品涵蓋UPS不間斷電源、太陽能光伏逆變器等產品。2016年下半年重點開發了1500V光伏逆變器,其中1.25MW集中式光伏逆變器,整機最高效率99%,單瓦成本下降20%,電站系統發電量可提升1.5%。科士達認為,“未來3-5年將會是1500V光伏逆變器的全速發展期,公司提前布局以保證未來的高速增長。”

2017年上半年科士達光伏逆變器實現收入3.98億元,較2016年全年還多出一千多萬元,未來業績值得期待。

5、樂凱膠片:太陽能電池背板新玩家

公司是中國樂凱集團公司的旗艦企業,原主營業務主要為彩色相紙。2008年開始投資建設太陽能電池背膜生產線,2016年樂凱膠片太陽能電池背板生產了2415萬平米,銷量2393萬平米,實現銷售收入6.1億元,同比增長了48.78%。

6、精功科技:光伏設備供應商 業績有回暖跡象

精功科技成立于1992年,大本營位于浙江紹興,2004年登陸A股。光伏業務主導產品主要為多晶硅鑄錠爐、多晶硅剖錠機、多線切割機等,產品市場占有率達40%以上。2016年太陽能光伏裝備收入3.75億元,創近五年歷史新高。

7、中國長城:逆變器里的小玩家

生于深圳的中國長城,早在1998年就成功登陸A股,公司主營產品為高新電子等,其光伏產品主要是太陽能逆變器,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1.07億元,同比42.78%。

8、太極實業:尚需觀察的光伏新兵

成立于1990年的太極實業,生于江蘇無錫,早在1993年成功登陸A股。公司是一家以半導體封裝檢測以及化纖簾帆布生產為主營業務。2016年太極實業耗資20多億元收購十一科技,開始涉入光伏電站投資運營和工程技術服務業務。2016年,十一科技光伏電站設計業務對應的裝機容量達到7450兆瓦,占2016年國內新增裝機容量的比例達到21.56%。

2016年太極實業光伏業務收入1.62億元。截止6月末,太極實業還有115MW光伏發電項目在建設中。

9、吉電股份:光伏發電新兵

吉電股份成立于1993年,生于吉林長春,于2002年成功上市。公司業務以火電為主,2015年涉足光伏領域,截至6月末,吉電股份光伏裝機容量約為140.2MW,同時,還有41MW左右的光伏發電項目在建設中。

10、中天科技:光伏收入占比較低,尚需觀察

中天科技成立于1996年,生于江蘇南通,公司在2002年成功上市,主營業務為商品貿易、光通信及網絡、電力傳輸等。2011年,公司成立中天光伏技術有限公司開始涉足新能源業務,其光伏業務主要為光伏電站、光伏背板、光伏支架等。目前,公司分布式光伏電站并網量達到230多兆瓦,并有50多兆瓦分布式光伏電站正在建設中。

2016年中天科技光伏業務收入為7.26億元,同比增長了236.11%,增長頗為迅速,但由于占整體營業收入比重較低(光伏占營業收入比重為2.9%),未來是否會有更多布局,尚需持續觀察。

11、易成新能:遭遇新技術危機

位于河南開封的易成新能,于2010年4月登陸A股。公司為太陽能光伏行業重要的功能性材料供應商,從事太陽能硅片、半導體線切割刃料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太陽能晶硅片切割專用刃料專供光伏產業中的晶硅片生產企業使用,是將晶硅棒、晶硅錠切割為晶硅片的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專用材料,是光伏產業鏈中重要生產材料之一。公司及子公司易成新材在晶硅片切割刃料行業合計市場占有率達到40%以上,為國內光伏晶硅切割材料的龍頭供應商之一。

不過,如今晶硅片切割領域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金剛線切割技術替代傳統砂漿切割技術,導致易成新能晶硅片切割刃料業務出現嚴重下滑。2017年上半年易成新能“晶硅片切割刃料”銷售收入1.95億元,同比下滑了68.59%。

為應對技術危機,易成新能加快建設年產600萬千米電鍍金剛線項目。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6月末,易成新能預計投資6.6億元的電鍍金剛線項目工程進度為33.84%。2017年,易成新能受夠了平煤股份持有的平煤隆基50.2%股權,新增年產2GW高效單晶硅電池項目,公司下一步計劃擴建高效單晶硅電池片項目產能至4GW。當然,這些戰略能否幫助易成新能扭轉頹勢,尚需時間觀察。

12、向日葵:深陷負增長危機

向日葵生于浙江紹興,于2010年8月登陸深交所。公司是一家集太陽能硅片、電池及組件生產、太陽能電站建設、運營于一體的新能源企業。目前,光伏組件仍是公司的核心業務。公司產品已通過光伏組件“領跑者”認證。

截至6月末,公司擁有國內外光伏電站56.30MW,分別位于中國、意大利、羅馬尼亞等國家;擁有電池片產能600MW,組件產能800MW,核心指標分別為多晶硅電池片轉換效率達18.7%,多晶硅組件最高功率達325W,組件轉換效率16.95%,1年的衰減率不超過2%,25年衰減率不超過20%。

不過,近兩年向日葵業績并不理想,2015年以來收入增速連年下滑,尤其是2016年收入、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了12.14%和65.03%,凈利潤更是由2015年的4.81%降至1.87%。如何擺脫負增長危機,構建核心競爭力仍是向日葵決策層首要考慮的問題。

13、安彩高科:設備老化暗藏危機

安彩高科發跡于河南安陽,于1999年登陸A股,原來主要以玻屏、玻錐產品為主,2010年3月公司光伏玻璃正式投產。現有日出料量250噸、500噸光伏玻璃窯爐各一座,產能規模居全國第8位。據海關貿易統計數據顯示公司光伏玻璃出口量排名居國內前三名。

如今,安彩高科在光伏領域沒有新建項目,而公司500噸/日光伏玻璃池爐已進入運行后期,需不定期進行池爐熱修,且存在停產冷修可能,如果出現后者將對公司業績有較大影響。

14、天龍光電:巨虧的光伏設備供應商

公司成立于2001年,生于江蘇常州,在2009年底成功登陸深交所。公司主營業務為太陽能電池硅材料生產與加工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主要產品包括單晶硅生長爐、多晶硅鑄錠爐、藍寶石晶體生長爐、單晶硅切斷機等光伏設備。

實際上,天龍光電的日子并不好過。據黑鷹光伏統計,天龍光電扣非后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連續五年為負,累計虧損達12.50億元。

15、奧克股份:深陷技術危機

奧克股份成立于2000年,生于遼寧遼陽,于2010年登陸A股。公司光伏產品為晶硅切割液,是硅棒切割成硅片過程中使用的一種化學助劑,減少切割損失的功能。而金剛線切割級數開始取代傳統切割工藝,公司晶硅切割液市場需求快速下降。2016年切割液銷售為3.31萬噸,同比下滑了24.49%。

16、易事特:被立案調查

易事特成立于2001年,生于廣東東莞,在2014年1月登陸創業板。公司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還是電源領域龍頭企業,光伏產品包括光伏產品集成、光伏逆變器等。2014年涉足新能源領域,主營業務主要為分布式發電和光伏逆變器。

電源領域龍頭易事特2017年在分布式發電領域再布重兵。截至6月末,易事特共有19個光伏在建項目,期末余額8.65億元,其中11個項目為分布式發電項目。

不過,需要投資者注意的是,8月2日,易事特及董事長何思模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信息披露涉嫌違法證券相關法律,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事態進展,有待持續關注。

17、宏潤建設:“偏安一偶”僅有一個光伏電站

公司成立于1994年,生于浙江寧波,在2006年成功登陸A股。主營業務為建筑施工和房地產銷售。2013年涉足光伏發電領域。旗下有青海80兆瓦光伏電站。

18、華北高速:光伏電站小玩家?收入穩定

華北高速早在1999年就已上市,是華北地區高速公路龍頭企業,2014年涉足光伏領域,光伏發電業務主要是在江蘇、內蒙古、新疆、寧夏等地投資運營的293.8MW并網型光伏電站。近兩年其光伏收入比較穩定,一直為3億多元。

19、兆新股份:光伏電站又一小玩家

成立于1995年的兆新股份,2008年登陸深交所。2014年正式進入太陽能光伏發電領域。公司太陽能發電業務主要是通過光伏電站或者分布式發電系統形成電力銷售。

?文章結尾,我想引用天合光能掌門人高紀凡一句話,“做老大是不容易的,不容易來自于兩個方面:引領者走在前面,有風雨來的時候你總是第一個被刮到;第二個,領先者有很多的酸甜苦辣。比如技術領先了,后面的人盯著你。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不行,你可能花了一個億去開發一個新的產品,人家花幾百萬挖一個人就把你這個東西拿走了。”這兩個不容易道盡光伏企業的煩惱和憂慮,這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思考解決的問題。

黑鷹注:資本市場的歷史從根本上來講就是光伏企業家創造歷史的過程。只有通過細節式的歷史素描,才可能讓時空還原到它應有的錯綜復雜和莫測之中,讓人的智慧光芒和魅力,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錯誤,被日后的人們認真地記錄和閱讀。黑鷹光伏將持續關注光伏資本市場的玩家和故事,并關注光伏商業文明的持續進程。)

 


 

中秋重炮|光伏資本市場十年風云錄: 7大不倒翁,3大消失的巨頭,5大“最折騰”企業,一門3首富,25股新勢力,眾生百態在其中!

*本號內容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轉載必究

喜歡就把它分享出去

讓我們用優質原創內容占領朋友圈

法律顧問:李乾? 八謙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