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圩表示,去年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少量企業鉆政策的空子進行騙補,我們已經對五家汽車制造企業進行了查處并處理。同時,修改完善了補貼政策規定,再加上去年年底,財政補貼政策退坡,退坡以后一段時間確實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有一些影響。但騙補是少部分企業非法的行為,大部分企業還是好的。
苗圩指出,在去年政策調整后,年底產銷量出現大幅度沖高,今年年初大幅度回落。但是到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又恢復到正常發展的階段,1-9月份累計產銷量比去年同期都增長了30%以上,現在我們月產銷規模接近8萬輛,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底可能會比去年大概有30%左右的產銷量增長幅度。“下一步,我們還要密切關注這個產業的發展,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扶持這個產業發展。9月28日,我們剛剛公布了雙積分管理辦法,這就是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苗圩說。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于一周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聯組會議,結合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工信部曾在11月1日開會研究,準備在動力電池的管理上先行一步,針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由汽車生產廠在售出新能源車型時需要對電池的回收利用負責
在回答關于工業固體廢物減少增量、疏解存量的詢問時,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下一步,將全面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11月1日,工信部已經開會研究,準備在動力電池的管理上先行一步,針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具體而言,就是汽車生產廠在銷售新能源汽車的時候,要對電池的回收利用負責。
根據工信部數據,今年1-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42.4萬輛和39.8萬輛。截至2016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100萬輛。
據業內研究機構預測,我國動力電池將迎來“報廢潮”,到2020年報廢量將超過24.8萬噸,大約是2016年報廢量的20倍。
為了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走上更加健康的軌道,由工信部提出的國內首個關于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明確指出回收拆解企業應具有相關資質的國家標準《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范》將從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余能檢測》等三項動力電池新國標也將從2018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
外加本次工信部長苗圩透露的有關“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消息,可以斷定,過去簡單粗暴的回收利用狀態將被終結,動力電池的生產與回收標準都將實現統一,更加安全可靠、規范科學的電池回收操作方式將應運而生,整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的閉環將建立,產業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成為今后的主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