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用光伏市場有萬億級別的詩與遠方,不乏新能走進千家萬戶的夢想與情懷,更有眼下魚龍混雜,亂象叢生的茍且。

中國戶用光伏市場的解決之道

七大短板問題

在戶用光伏逐漸成為中國光伏新增長極時,其本身存在的幾大短板卻極大拖住了其爆發的腳步。

01、第三方投資,物權和資產所有權不對稱

屋頂所有權和電站資產所有權分離,第三方投資方來投資屋頂,面臨資產安全性、收益分配、管理等問題。舉例來說,你去投資一個居民屋頂,這個屋頂不是你家的,那么它的安全性、收益分配、管理和運維都存在不確定性;

02、自投模式,銀行信貸門檻高

投光伏是一項穩定的長收益資產,類金融產品,沒有多大的使用價值,更多的是投資價值,若能借助金融杠桿其投資收益更可觀,但是現在金融機構不單純看光伏項目本身的現金流,哪怕是個人貸款持有項目大多也需要有第三方的擔保;

03、電網的分散性、并網的繁鎖性和標準缺失

也會對市場的發展形成掣肘,尤其是并網手續、速度、并網的接入要求每個地方也不盡相同;

04、自發自用的測量和結算難

采用自發自用模式,由于大多電表通訊對外是不開放的,且每家每戶的結算對于非電網主體代價是比較高的,這樣對于投資主體參與自發自用模式下的項目,就很難管理運營好這類資產;

05、目前終端用戶認識度并不高

當前,用戶全款支付且主動安裝電站的接受度還不高,畢竟用戶對補貼、收益的計算還比較陌生;

06、行業缺乏統一的標準

各路人馬扎堆涌入,企業信用資質、產品品質、售后服務等方面參差不齊。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用戶,都很難找到可以信賴的標準;

07、宣傳不統一,口徑不一致的影響

如果沒有非常專業的團隊根據當地的標準化光照、使用環境、補貼發放情況等進行精準的現金流測算(項目建設質量有保障的前提下),或商家沒有根據該測算進行市場的宣傳,往往會導致收益和還本付息的結果和用戶的期望出入較大。

中國戶用光伏市場的解決之道

三大破解之道

中國與海外市場相比有一個差別在于,中國的資產證券化難度更大,因為中國信用體系不如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健全。因此,打破業主和光伏資產分離的癥結,打通光伏重資產與用戶之間的壁壘,提升用戶的認知度、接受度必需做好三方面文章。

01、發起成立中國戶用光伏標準化聯盟

在聯盟旗下推動注冊成立中國戶外光伏標準化專委會,開展中國戶用光伏系統及設備規范的梳理、標準的制定、體系的建立,為中國戶外光伏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夯實基礎。

02、強化誠信體系和信用融資渠道建設

搭建金融對接光伏資產的中間橋梁。針對用戶遇到融資難問題,依托光伏的專業性和技術性,跨界創新,結合金融產品去做征信。

03、因地制宜,各揚所長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發展情況不盡相同。有的地方適合光伏扶貧,有的地方適宜光伏養老,有的地方適做光伏觀光旅游。這需要整個行業各有側重,齊心協力,砥礪前行。

中國戶用光伏市場的解決之道

小編有話說

雖然小伙伴們都知道,中國光伏市場的未來肯定是屬于分布式特別是戶用光伏,但也應清醒的看到,目前我國戶用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問題頗多:業主的認識不夠,行業缺乏標準,競爭無序,……等等。要想億萬規模的中國戶用市場真正火起,各方必需聯合起來,著力于市場的體系性建設和商業模式創新。

來源:能源新聞網 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