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里,中國光伏行業整體走高,整體向好,企業營收和凈利表現也整體優良。從資本市場的估值上看,隆基股份曾一度突破700億市值,通威股份也從200億沖破過500億市值。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包括隆基股份、保利協鑫、晶科能源通威股份、中環股份等巨頭都紛紛大規模擴大產能,為未來的營收增長和估值提升打了新的基礎。

問題來了,在中國的光伏企業中,哪家光伏企業的總市值、年營收會率先突破1000億級別?綜合來看,通威股份、中環股份、隆基股份、保利協鑫、晶科能源是最有可能的“人選”。當然,也不排除“黑馬”殺出的可能。

1、1000億的隆基股份?

2017年,誰是發展勁頭最旺的光伏企業?隆基股份必是其一。

最新的消息是,1月13日楚雄州與隆基公司合作建設的年產10GW單晶硅片項目正式在祿豐硅材料產業園區竣工投產。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隆基股份的擴產計劃和項目落地備受業界關注。

誰的市值與營收最先突破1000億?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保利協鑫、晶科能源、中環股份?

隆基股份成立于2000年,生于陜西西安,2012年成功登陸上交所。如果你在2012年末拿一萬元投資隆基的股票,那么到現在,你手里股票的價值為17萬元左右。

黑鷹光伏統計發現,隆基自2012年上市以來,其市值進擊之勢頗為兇猛,其在2013年、2015年市值當年漲幅都在110%以上,2014年、2016年市值漲幅也在兩位數以上。

同時,2013年以來,隆基凈利潤增速從未低于77%。

2016年隆基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15.31億元。隆基股份2017年三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8.46億元,同比增長27.23%;凈利潤為22.41億元,同比增長103.9857%。截至今日,隆基股份市值689億元,較2016年年末的267.35億元暴增145%以上。

此外,隆基總資產規模距離“300億”大關僅有一部之遙,僅2017年1-9月,隆基總資產規模就較2016年末就增長了過百億元,堪稱最瘋狂投資客。未來隨著隆基在建工程的陸續完工,其體量遠不止于此。

2、1000億的通威股份?

2017年,是劉漢元創立通威集團35個年頭,這一年通威股份的市值從200億元上漲至過530億元(后有所收縮),5個月時間增長了近300多億。截至今日,通威股份的市值為465億元。

通威業務版圖到底有多大?粗略統計,截至2017年7月31日通威集團共投資了超250家企業,而從2015年開始,通威股份在新能源領域再度發力,兩年多時間投資了超過120家企業,成為其最大的亮點。

誰的市值與營收最先突破1000億?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保利協鑫、晶科能源、中環股份?

那么,通威在新能源領域的決心到底有多大?看一組數據:2017上半年,通威股份光伏產品收入在國內上市的光伏企業中增幅排第一名,達到576.56%;光伏產品毛利率增幅也是第一名,增幅19.54%;2016年,通威股份員工人數17472,員工同比增幅41.94%。這些數據背后,都隱約透射出通威加碼光伏產業的雄心。

整體而言,通威成為擁有從上游高純晶硅生產、中游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到終端光伏電站建設的垂直一體化的光伏企業。

也就在過去的2017年中,“飼料大王”在新能源領域可謂動作頻頻。

比如,成都二期項目于2月18日開工,僅7個月后,通威太陽能世界首條工業4.0高效電池生產線便正式投產;

6月30日,永祥股份樂山5萬噸高純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項目開工;

8月10日,通威股份發布公告稱將在包頭市昆都侖區投資80億元建設年產5萬噸高純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項目;

9月底,永祥股份包頭5萬噸高純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項目緊鑼密鼓啟動籌建;

11月8日,通威太陽能合肥基地10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啟動;

11月18日,通威太陽能成都基地10GW高效晶硅電池開工。

無可否認,通威股份已成為全球新能源產業新進程中的核心參與者。

2016年,通威股份的營收為208.84億元。2017年前三季度營收為196.13億元。隨著大規模高效產能的陸續投產,通威股份的營收和凈利都可能大規模增長。其在資本市場的估值則也可能水漲船高。

3、1000億的保利協鑫?

協鑫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非公電力企業,清潔能源裝機占比超過60%。它同時是全球最大的光伏材料供應商,全世界將近1/3的硅片與多晶硅,來自“協鑫系”。它連續兩年在全球新能源500強中排名第二(今年第三),連續多年位居中國新能源行業第一。

在資本市場,2016年1月8日和11日,協鑫集團連續把兩家子企業---同鑫光電(835088)和*ST霞客(002015.SZ)分別以不同的方式送上了新三板及A股。至此,其資本拼圖上,協鑫集團已經擁有2家A股、1家新三板、2家港股上市公司。其中,在光伏業務領域,保利協鑫、協鑫新能源和協鑫集成完成了材料、硅片、電池及組件、電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截至今日,保利協鑫市值為265億元,協鑫新能源市值為114億元,協鑫集成市值為201億元。

誰的市值與營收最先突破1000億?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保利協鑫、晶科能源、中環股份?

2017年12月20日晚,保利協鑫(3800.HK)公告稱,擬將公司的多晶硅、硅片等光伏材料業務分拆,并在境內實現A股上市,目前正初步考慮引入戰略投資者。和私有化的做法不同,若分拆完成,這家全球最大光伏企業將擁有H股和A股兩大融資平臺,并大幅降低公司負債。

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材料制造商,保利協鑫現有年產7.5萬噸的多晶和20吉瓦以上的硅片,兩大業務在全球市場的占比分別是四分之一、三分之一。

2017年,保利協鑫全面完成金剛線切多晶硅片和黑硅技術配套,硅片降本近20%,切片產能翻番。同時,新疆多晶硅基地建設也在按計劃推進,公司有望在2018年底形成全球領先的11.5萬噸超低成本、高品質的多晶硅。

4、1000億的晶科能源?

成立于2006年的企業,生于江西上饒,在2010年5月14日成功搶灘紐交所,融資7000萬美元,成為中國光伏企業第十家、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國內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光伏企業,

誰的市值與營收最先突破1000億?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保利協鑫、晶科能源、中環股份?

掌門人李仙德在行業鮮有露面;但“光伏少帥”的新年致辭成為最近兩年的“常規動作”。

十年前,2007年晶科能源營業收入為7.09億元,遠遠低于英利、晶澳和阿特斯等一眾悍將。2016年,晶科能源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制造商,當年全球市場占有率為9.6%。

2017年前三季度,晶科能源營業收入超過200億,放在黑鷹此前推出的“42家企業前三季度收入榜”中,穩坐頭把交椅。而截止至2017年6月30日硅錠和硅片產能達到約6.0吉瓦、電池片產能達到約4.5吉瓦,組件產能達到約7.5吉瓦。其擴產計劃是:預計2017年年末的產能約為硅片8Gw, 電池片5Gw, 組件為8Gw。未來,晶科將執行雙倍增計劃,預計2020年其組件達20Gw左右。

除了產能,在晶科十年兩百億凈投入的推動下,其總資產規模增速也頗為迅速。截至2017年晶科總資產規模為296.45億元,這個體量高于隆基和中環單晶雙巨頭,是2008年的23.2倍。

“三錢二兩”微信公眾號創始人認為,晶科能源是“被遺忘的光伏龍頭,十倍的潛力股” :過去十年,整個光伏產業鏈從歐美遷到中國,一方面,這讓很多歐美投資者在投資歐美光伏企業遭受損失,另一方面,大部分歐美投行也已經停止覆蓋中國光伏企業,導致擁有歐美市場定價權的歐美投資者完全不理解,不關注中國光伏企業,這讓目前晶科能源的估值處于極其低估,帶來了十倍股的機會。

5、1000 億的中環股份?

隆基股份與中環股份被稱為全球單晶領域的“雙龍頭”。過去十年間,這兩大龍頭上演了多輪彼此的“超越之戰”。其中中環股份自11月29日復牌以來,短短10個交易日,股價漲幅高達42.95%,風頭再起。

僅從產能上看,隆基股份2016年產能僅為6.5吉瓦,而到2018年8月份產能就會達到25吉瓦,翻四倍。中環股份類似,2016年產能約為3.63吉瓦,2017年底的產能達到15吉瓦時,2018年的產能會更進一步達到20吉瓦。僅僅“雙寡頭”的產能規劃就達到了40吉瓦十以上。

誰的市值與營收最先突破1000億?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保利協鑫、晶科能源、中環股份?

和隆基股份相似,中環股份也比較重視研發投入,都是全產業鏈打法,深諳合縱連橫之術。中環全產業鏈進擊路線順序為“單晶硅片-高效光伏電站-單晶電池片、組件”。

據黑鷹光伏統計,2007年-2016年及2017年前三季度,中環累計融資178.66億元,高于隆基的114.79億元。十年多年中環對外凈投入現金流達166.86億元,遠高于隆基的92.39億元。

在黑鷹此前推出的“上半年39家企業光伏在建工程項目”榜單中,中環、隆基在建工程期末余額分別位列榜單一、二名。這說明中環近年更注重于對外投資,這或許是中環重登單晶“老大交椅”最大倚仗。

如今,隆基股份的市值在700億上下徘徊。而截至今日,中環股份的市值僅為269億。作為單晶“雙龍頭”之一,從營收和市值,中環是否具備具大的潛力?

來源:黑鷹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