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過分析認為:
家庭光伏的平均單戶容量持續增加,雖然5kW仍然是主流,但由于“光伏貸”模式的推廣和高效光伏組件的應用,10kW以上的比例持續增加。
2017年國網范圍內的戶用平均規模為9.8kW,2018年該數據會進一步提高。
不久前,國家電網發布的《促進新能源發展白皮書2018》中的一段話引起筆者的注意:
2017年,國家電網經營區新增接入居民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戶數31.5萬戶,是2016年新增并網戶數的4.5倍。新增并網容量307.6萬千瓦,同比增長208%。
因此,按照國網的統計數據,2016年、2017年新增的戶用光伏套數及安裝容量如下表所示。
表:國網范圍內2016、2017年家用光伏安裝情況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國網范圍內,2017年的家用光伏光伏的單套規模相對于2016年提高了2.1kW,接近10kW。
家用光伏單套容量在逐年增加,這一情況從逆變器企業獲得的數據也得到印證。
筆者分別于2017年10月和2018年3月從逆變器企業了解3~20kW功率段的逆變器銷售情況,發現:
對逆變器出貨量的數據進行加權計算,
2017年1~10月份的平均規模為6.9kW;
2018年1~2月份的平均規模為8.5kW。
后者相對于前者單套規模提高了1.6kW!
不同型號逆變器的占比如下圖所示。
圖:不同時間逆變器型號銷售占比
從上圖可以看出,
1)相對于2017年1~10月份的數據,2017年前2月5kW以內的機型占比大幅下降,而10~20kW的機型占比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
2)兩次調研,占比最大的主流機型均為5kW,接近40%;
3)占比第二大的機型,2017年1~10月為3~5kW,而2018年1~2月則為10~15kW!
個人認為,上述情況的產生,主要基于以下兩個原因
1)貸款模式的推廣
早期安裝光伏的家庭,更多的是采用自己付全款的模式。因此,家庭的支付能力就限制了安裝規模。因此,整體安裝的規模較小。
2016年年底以來,有60多家銀行推出了“光伏貸”,給予家庭光伏以支持。而居民安裝光伏多作為理財產品考慮,安裝容量越大,收益越高。因此,很多家庭采用貸款模式,在原有的購買能力上增加杠桿,導致裝機規模越來越大。
根據2017年上半年完成的《2017中國戶用光伏市場調研報告》中的數據,全國50%以上的用戶采用了不同比例的貸款模式。同時,貸款年限以3年以內為主,少量采用了10年以上的還款方式。
而在2018年初完成的《中國光伏行業調查報告(2017~2018)》數據也顯示,約38%的人選擇了貸款模式,如下圖所示。
雖然這兩份調研數據的調研時間和調研人群有所差別,但結論基本相同,即約40%的家庭光伏采用了貸款模式,通過加杠桿安裝更大的規模。
2)高效光伏組件的應用
早期,大企業均不重視戶用市場。因此戶用市場采用的都是低效光伏組件,以260W、265W為主。而2017年下半年以來,各大企業都推出了自有的戶用品牌,將一些高效組件應用的戶用領域。
如中民智薈的戶用系統采用的都是280W以上的產品;隆基樂葉甚至在戶用端推300W以上的組件;阿特斯計劃將最新的310W以上的產品應用的戶用端。
一般戶用的安裝面積有限,這些高效組件的應用,提高了單戶的安裝容量。
可見,光伏貸的推廣和高效組件的應用,將持續推動戶用光伏的平均單戶容量,預計2018年10kW以上的戶用系統占比將持續增加,家用光伏平均單戶的安裝容量可能將超過10kW。
來源:智匯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