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30日晚間,國內首個大型商業化槽式光熱電站——中廣核新能源德令哈50兆瓦光熱項目一次帶電并網成功,成功填補了我國大規模槽式光熱發電技術的空白,使我國正式成為世界上第8個擁有大規模光熱電站的國家。

這座建在“世界屋脊”上的電站,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極端溫度最低的大型商業化光熱電站。面對高寒缺氧的極端天氣,中廣核開創了全球光熱電站導熱油分步注油(其他國家均為一次性注油)的先例,在突破技術壁壘的同時,摸索出了更適合國內環境的光熱技術實施方案,成功在3000米的高原戈壁上建成了這一“超級工程”。
之前,中央電視臺的《超級工程》欄目中,第二集《能量之源》介紹了兩個光熱發電項目:
1)中控德令哈10MW項目——我國首個投運的熔鹽塔式光熱電站;
2)中廣核德令哈50MW槽式光熱發電項目——我國首個并網投運的國家槽式光熱示范電站。
中廣核德令哈光熱項目全部采用槽式導熱油太陽能熱發電技術,能實現24小時連續穩定發電,對地區電網的穩定性起到極大的改善作用。該項目將為我國未來大容量荒漠太陽能聚熱發電項目提供重要數據支持,為國家太陽能熱發電事業發展積累工程建設、運營維護和項目管理經驗,為更安全更經濟地建設大容量太陽能聚熱并網電站打下堅實基礎。項目的成功并網,意味著中廣核新能源已具備大型光熱電站系統集成核心能力,具備培育和初步建成我國光熱產業鏈的能力,以及建立行業技術與標準體系的能力。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清潔、環保能源,與光伏發電相比具有連續、穩定輸出的特點,可以彌補光伏發電的各項短板,是一項具備成為基礎負荷電源潛力的新興能源應用技術,潛力巨大。依托該項目,中廣核獲批建設了國家能源光熱研發中心。中廣核德令哈項目的建成以及國家能源光熱研發中心的建設,對國內槽式光熱發電系統的設計、產品技術和標準規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對我國太陽能光熱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為表彰該項目在推動中國光熱事業發展中做出的突出貢獻,2018第五屆中國國際光熱電站大會授予中廣核德令哈項目“示范項目推動獎”。
青海坐擁巨大的清潔能源優勢,能源優勢轉化、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迫切。中廣核德令哈項目的并網發電,響應了青海省全面創建綠色能源示范省的戰略行動,項目投運后,每年可節約近6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萬噸,環保效益相當于造林4200畝,并可推動青海可再生能源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產業結構優勢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