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新政已出臺兩個月有余,國內光伏市場,諸如光伏板塊下跌、市場大幅萎縮的局面有所緩解。各級政府也在有條不紊的開展光伏建設工作,大多數地區相繼出臺利好的政策措施,以應對新政所帶來的重挫。據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關注統計,7月,國家部委,以及各級地方政府(包含浙江、河北、廣東、山東、山西、甘肅等15個地區)共計發布光伏政策47條。

日前,國家能源局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光伏建設運行情況。上半年光伏業績總體向好,新增裝機24.3GW,與去年同期增幅基本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為12.2GW,同比增長72%,其新增規模首次超過集中式光伏。因此,可以預判分布式光伏仍舊是光伏行業今后發展的大方向。

從上半年光伏成績單來看,作為光伏大省的浙江地區表現的較為搶眼,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1.64GW,在32個地區中位列第二名。

一直以來,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持續關注浙江光伏市場,并將最近幾年浙江省值得光伏人士注意的27條政策要點呈現給諸君,其中,光伏補貼政策和分布式光伏政策占到80%,可見浙江對于分布式光伏的支持力度之大!

據分析,14條光伏補貼政策頗為引人注目,531新政之后,寧波、紹興、嘉興、杭州、瑞安、金華、衢州、樂清、永嘉、安吉等地區均有補貼!

政策詳情如下:

浙江省光伏政策一覽

? ? ? ?除了在補貼政策上加大扶持之外,浙江地區還做了哪些積極應對措施?其市場火爆程度如何?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對此進行深度剖析。

戶用分布式光伏領跑全國:

率先啟動光伏“百萬屋頂”工程

據關注,浙江省早在2016年就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提出了光伏“百萬屋頂”計劃,并于2016年9月,由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浙江省百萬家庭屋頂光伏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該《意見》明確提出,2016-2020年全省建設家庭屋頂光伏裝置100萬戶以上,總裝機規模300萬千瓦左右。截止2017年12月底,浙江省家庭屋頂光伏并網戶數已達15.8萬戶,裝機規模0.89GW,安裝戶數和規模全國第一。

隨后,浙江省各市縣先后出臺了配套支持政策,諸如溫州、嘉興、金華、衢州、紹興、湖州等多個地方政府已出臺詳細的家庭屋頂光伏相關政策,極大促進了浙江省光伏應用的推廣。在分布式光伏爆發的2017年,尤其是1-9月份,浙江省家庭屋頂光伏新增近85000戶,是2016年以前全省家庭屋頂光伏安裝總戶數的3.6倍。并網戶數位居前五位的設區市分別為:金華20179戶、嘉興18584戶、衢州16883戶、杭州12308戶、湖州11256戶。

以浙江省省會城市杭州為例,截至2017年12月31日,杭州累計已并網光伏項目18790個,累計裝機容量796.76MW。其中,2017年新增已并網戶用分布式光伏項目14185個,合計107.10MW。

(來源:戶用光伏白皮書)

政府推動力度較大:

規劃布局做到提前、詳盡、完善

作為以政策為主導的光伏行業而言,浙江省光伏市場發展迅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浙江政府的介入比較早。從以上政策一覽中也可看出,政策配套以及標準的出臺等等都是規范光伏市場的有力抓手。

在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分析對比25省“十三五“能源規劃中發現,浙江省是25個地區中規劃最為清晰且細化的代表省份,其省內每個地區的光伏規劃裝機容量、具體戶數、以及投資額都做到了一目了然。

從2016年11月年浙江省人民政府發布的《浙江省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上可以看出,至2020年,全省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8GW以上,其中,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3.6GW以上;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4.4GW以上;家庭屋頂戶用光伏100萬戶以上,其中光伏小康工程20萬戶以上,總裝機容量達到3GW左右,其中光伏小康工程1.2GW左右。

而從2018年上半年光伏建設運行數據來看,浙江省光伏累計裝機規模已達9.93GW,已完成十三五規劃裝機規模,且超出1.93GW;;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已達6.63GW,超出原規劃3.6GW的近1倍。

? ? ? ?此外,《規劃》中也進行了投資估算。根據現有光伏設備市場情況,初步估算浙江省光伏發電項目年等效滿負荷利用小時數約1000小時。參照浙江省已建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造價,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單位千瓦靜態投資約7500元/kW、集中式光伏項目約6500元/kW。

根據浙江省光伏項目規劃目標,預計到2020年光伏項目投資總額達550億元左右;項目建成后每年將提供清潔電力80億千瓦時,減少CO2排放97萬噸,每年增加稅收約12億元。

分布式光伏“嘉興模式” 值得借鑒

業內流傳一句話:“世界光伏看中國,戶用市場看浙江。”浙江作為戶用光伏的先行身份,除了百萬屋頂工程啟發了其他省份,還有“五位一體”模式的創新值得借鑒。該模式曾得到國家能源局前任局長吳新雄大力點贊,并一度被視為全國各地推廣分布式光伏的范本。

對此,浙江省能源局副局長王京軍也曾表示,農光互補、漁光互補以及嘉興“五位一體”等模式創新,極大地推動了浙江地區光伏發電的應用。

據了解,浙江省政府從2012年12月在嘉興市秀洲高新區開展了光伏“五位一體”模式創新綜合試點。那么“五位一體”模式究竟具體是什么?其是集光伏裝備產業基地、光伏產業技術與體制創新、光伏發電集中連片開發的商業模式創新、適應分布式能源的區域電網建設和政策集成支持體系創新于一體。

該模式的最大特點是秀洲高新區作為獨立第三方,統一與園區屋頂業主、投資方簽訂協議,平衡分布式電站建設資源的分配,統一屋頂租賃標準和合同能源管理,避免投資商為搶奪屋頂資源出現惡性競爭,最大限度免除了分布式光伏項目投資企業的后顧之憂。借助于“五位一體”模式的獨特優勢,嘉興還提出,鼓勵項目收益權作為抵押的貸款資質,并出臺相關鼓勵政策,吸引屋頂企業參與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

為了深化光伏產業“五位一體”創新綜合試點,加快光伏推廣應用,促進光伏產業創新發展,構建開放共享的光伏新能源互聯網。2017年10月,嘉興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嘉興市推進“光伏+”行動方案》,《方案》明確,健全“光伏+”工程建設、質量監督、建筑規劃、綜合評價等配套制度,目標到2021年底,全市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達到2800兆瓦以上,同時提出全領域拓展“光伏+”,規范“光伏+”應用市場秩序,多部門和重點地區協同推進。

2015-2017年:

浙江分布式光伏裝機增幅為236.8%

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梳理分析了2015-2016年全國15個地區光伏發電裝機量,連續兩年浙江的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均為第一,2016年,分布式光伏電站累計裝機為2.07GW。

2017年浙江光伏裝機規模繼續增大,2017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6.41GW,其中分布式新增裝機2.92GW。截止至2017年底,全省累計光伏裝機容量8.17GW,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容量4.99GW。

? ? ? ?晶硅組件企業布局集中:

2017年光伏產業鏈年產值1756億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的《2017-2018年中國光伏產業年度報告》中顯示,2017年浙江省光伏制造業發展繼續向好,全省產業鏈年產值1756億。

2017年浙江省電池片產量約為12GW,組件產量約為15GW,同比增長分別達到25.5%和48.6%。

其中,電池產量突破GW級的企業有5家,分別為浙江晶科、浙江鴻禧、浙江正泰、橫店東磁和東方日升;

組件企業中產量達到GW級規模的有4家,分別為浙江正泰、浙江晶科、東方日升、樂葉光伏。

據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不完全統計,浙江省共聚集了來自光伏上、中、下游全產業鏈,共計91家光伏企業。【文后附詳細企業名錄】

上游企業:硅錠企業4家,硅棒企業4家,硅片企業9家,漿料企業3家,組件封裝膠膜企業3家;

中游企業:電池片企業15家,光伏焊帶企業1家,光伏玻璃企業4家,接線盒及連接器企業10家,光伏邊框企業2家,光伏背板企業3家;

下游企業:晶硅組件企業24家,薄膜組件企業3家,逆變器企業4家,支架企業2家;

優先保障光伏發電接入工程:

電費結算率及補貼到位

眾所周知,做任何事情,只有“聚合力”才能發揮出最大價值效應。光伏行業的發展同樣如此,離不開各級政府,光伏企業以及各方群體的共同努力。浙江省光伏事業的建設過程中,國網浙江電力公司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建立了政府、電網企業、光伏建設企業三方聯動外部協同機制。

國網浙江電力將分布式光伏業務落實至縣公司,同時在在規劃設計、并網服務、送出工程建設、運行管理、電費與補貼結算等方面實施規范管理,實現光伏發電并網管理業務流程優化、審批手續簡化;同時該公司優先保障光伏發電接入工程和配套電網工程建設,為相關配套工程開辟綠色通道,加快并網工程建設,確保電源電網同步投運。

尤其針對家庭屋頂光伏快速增長中遇到的并網接線方式不統一、并網設備不標準、運維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國網浙江電力組織各供電公司編制了家庭屋頂光伏并網技術規范,如浙江麗水市家庭屋頂光伏接網技術規范、浙江湖州出臺家庭屋頂光伏接網技術規范等等。

對于困擾行業發展的電費與補貼結算方面的問題,浙江浙江電力及省內各市縣供電公司認真落實各級政府和能源監管機構提出的工作要求,不斷提高電費結算、補貼撥付等工作的服務水平,據浙江省能監辦的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浙江省分布式光伏上網電量15142.81萬千瓦時,結算上網電費11795.54萬元,撥付補貼資金16888.55萬元,電量收購率和電費結算率均為100%,2016年浙江分布式光伏電費結算率、補貼到位率繼續領跑全國。

浙江地區資源及太陽能資源分析

浙江省基本情況

浙江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江西、安徽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截止2016年,浙江現設杭州、寧波2個副省級城市,溫州、湖州、嘉興、紹興、金華、衢州、舟山、臺州、麗水9個地級市,36個市轄區、19個縣級市、34個縣(其中一個自治縣),655個鎮、274個鄉、449個街道。據2017年全省5人口變動抽樣調查,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65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7萬人。

工業生產總值

據《2017年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51768億元,比上年增長7.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1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247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7279億元,分別增長2.8%、7.0%和8.8%,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7.0%。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上年的4.2︰44.8︰51.0調整為3.9︰43.4︰52.7。人均GDP為92057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3634美元),增長6.6%。全年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3.7萬元/人,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提高6.9%。

太陽能資源

從自然因素方面份析,浙江省豐富的太陽能資源較其他內陸省份占優勢。浙江太陽年輻射量在 4000-4800mJ/m2 之間,較我國同緯度的內陸省份為多。全年日照時數在1100-2200h之間。平均氣溫在15.0-18.0 ℃之間,極端最低溫度零下17.4-2.2℃,極端最高氣溫33.0-42.9℃。

? ? ? ?浙江省部分城市具體光伏電站的安裝傾角如下表。

(來源:戶用光伏白皮書)

【附浙江光伏各產業鏈企業名錄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