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由于幅員遼闊,很多偏遠地區根本沒有電網覆蓋,若能因地制宜地探索一些工商業自發自用的分布式項目,用光伏搭配儲能,完全可以實現離網發電。” 中城銀信控股集團董事長張佩宏日前在接受上證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光伏發電行業在經歷了新一輪的政策監管后,未來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將是行業的突破口。

? ? ? ?搭配儲能,自發自用,對工商業及戶用分布式光伏電站來說,將會得到升值,度電收益有望提高。目前全國大部分區域在白天用電高峰時段的工商業用電都在1元/度左右,結合0.5元/度左右的火電電價,戶用光伏發電的“隔墻售電”價格大概會在0.5元/度-1元/度之間,疊加降低后的補貼(0.3元/度-0.378元/度),并去除過網費(0.15 元/度),該模式下的戶用光伏售電收益將會在0.75元/度-1.2元/度之間。

根據NEA的數據,2018年6月底累計光伏裝機容量達到154.51GW,其中包括112.6GW的公用事業級光伏電站和41.9GW的分布式發電(DG)項目。隨著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展開,對于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來說,不用擔心屋頂企業的用電穩定性和結算能力,可自主選擇將剩余的電力賣給區域內電價高、用電量穩定的電力用戶。對于全額上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來說,找到電價高的用戶可以大幅提高收益率,此外,試點區域內的地面分布式光伏電站也可實現用戶直供電,降低限電風險,提高收益率。

有效利用好分布式光伏發電“離網”的特性,將為工商業能源改革和繼續推進電力市場開放,為推進清潔能源改革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