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打造創新型社會”。金融界專訪了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女士,并與其探討了光伏行業巨震、531光伏新政、晶科能源的下個小目標以及全球經濟綠色化等問題。

? ? ? ?補貼退坡實屬自然現象

金融界:過往在高補貼政策下,不少社會資本涌入光伏行業,造成光伏產業的盲目投資。如今,531光伏新政補貼退坡后,光伏產業行業負債率高企,不少光伏公司如東方日升、珈偉股份半年報凈利大降。您認為,晶科能源在處理補貼政策變化方面有什么好的控制和對沖方法,來防止行業的驟冷和過熱?

錢晶:其實,關于補貼退坡我有三方面觀點。

一是,市場普遍對新能源產業有些誤解,認為這個行業就是依賴補貼的。但如果從更大的視野來看,全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氣候變化卻是不可抑制的一個變化。倘若人類現在不采取行動的話,未來十年再行動可能為時已晚。

二是,歐美是最先有用新能源意識的國家。地球上80%的二氧化碳來源于燃煤,燃煤80%又是用于發電。因此,如果火力發電問題不解決,僅憑種樹來保護地球是杯水車薪的,必須從根本解決問題。

這種背景下,水電、風電、核電等新能源的出現都是需要政府提供補貼的,因為每一個新技術出現,規模都是小型化的,成本都是高昂的,因此,補貼是必須的。但一旦行業應用普及,技術升級進步,成本自然會下降,補貼也會跟著退坡,因此,這是行業發展成熟化之后要經歷的正常路徑。

三是,五三一光伏新政對行業影響較大,主因是國內政策剎車較猛,缺乏像國外循序漸進的過程。

倘若新政出臺在三四年前,可能對產業有致命性的沖擊。但目前,國內光伏產業實力已有所增厚,因此,對抗政策沖擊也是比較有韌性的。

國內光伏技術已遠超海外

金融界:就海外和國內光伏行業技術的橫向對比來看,我國光伏行業與海外的差距這些年是在逐步縮窄還是擴大?您又是怎么看待行業未來格局變化的呢?

錢晶:就光伏業來看,國內一個積極的信號是,中國國內光伏的技術是明顯強于海外光伏技術的。但一般來講,在技術和工藝上,中國向來是落后于別國的,而光伏卻早已實現彎道超車。這也是為什么全球80%的光伏發電設備包括組件基本都來自中國,而且國內有完整的產業鏈。某種意義上來說,光伏產業是中國制造業的一張名片。

金融界:眾所周知,晶科能源的光伏產品幾乎覆蓋了一帶一路政策的所有沿線國家,在為這些國家帶去資本、技術、經驗的同時,也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擴稅源泉。想問一下,晶科能源在擴大業務版圖的同時,是如何同時平衡好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呢?

錢晶:晶科能源無論是在海外擴產還是國內擴產,其實都是比較謹慎的。

一是,光伏產業已有實現平價上網的實力,所以我們看到了光伏產業遍地開花的現象。

二是,晶科能源在選擇海外部署的同時一般會考慮幾點,比如光照資源是否充足,火力發電成本是否昂貴,光伏發電成本優勢能否凸顯。因此,一帶一路國家等就是一些理想的落地國家。

總體而言,晶科能源不僅會考慮自然資源,也會考慮該地是否有產業集群,是否能有更廣泛的輻射能力。此外,就海外市場的吸引力而言,印度、東南亞、中東非市場增速迅猛,對公司有較大的吸引力。

行業寒冬中晶科能源的三大核心競爭力

金融界:有業內專業人士指出,晶科能源在今年主要是將組件訂單鎖定在了海外,保證了公司即使在新政壓制下,仍能保持較高的訂單數,您認為,這是晶科能源的核心競爭力么?能否概括一下公司最主要的核心競爭力?

錢晶:簡單看來,晶科能實現全球光伏第一,主要靠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一是,晶科能源技術和工藝上的領先,因為技術是制造業的本錢。

二是,晶科能源的全球化能力在同行業極為顯著,目前,晶科在海外有36個分公司和辦事處,在行業是較為卓越的。

三是,公司治理能力比如財務風險的把控,對于未來風險的預測與應對措施等,公司都是非常謹慎的。此外,晶科能源是中概股中業績較優的公司,美股上市也保證了公司財務狀況的一個高度透明。這對于上市公司來說,都是極為必要的。

股價短期波動并非著眼點 未來有望獲得20%-30%的市占率

金融界:今年晶科能源有一定的波動,公司會比較關注股價的短期下滑么?

錢晶:公司還是會關注股價波動的,因為531新政后,光伏行業多多少少都會受到一定波及。

但對于晶科能源來說,最重要的仍是將公司的營運績效做好。晶科已連續三年成為光伏第一,今年預計仍將是行業領頭羊,而且會遠遠甩開行業第二。

因此,新政一方面來講,對行業有沖擊,但另一方面,行業能通過政策刺激實現轉型升級,實現落后產能的出清,實現產能集中度的提升,這對晶科來講不是壞事。

晶科未來的目標是,達到整個光伏行業市占率的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