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中美關稅紛爭針鋒相對之前,太陽能行業從業人士就已熟悉了貿易戰的滋味。

在歐洲, 太陽能專項措施已于本月初失效。人們無法孤立衡量最低進口價格協議的影響。過去五年的項目并不引人注目, 仍在運營的制造商也非常少。

首個問題可以通過多種因素的組合得以解決。在大多數國家, 設備價格下跌、更方便的并網條件和電價上漲背后彰顯著購電協議市場正在蓬勃發展。政府招標項目進展雖然緩慢,但因其穩定性,為太陽能光伏發電提供了重要的、可持續發展的終端需求。

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歐洲制造業重新走上正軌?從廣義上來說,自太陽能項目中賺到錢的人反對貿易措施,而生產電池或組件的人則持支持態度。太陽能價值鏈在中間分裂。中國光伏支持政策調整數月之后,歐盟制造商們對歐盟委員會選擇結束最低進口價格協議感到失望。這一出人意料的消息公布后, 供過于求的陰影迫在眉睫,組件價格已開始下跌。

Arnaud Chaperon是道達爾集團歐洲公共事務副總裁,此前他還管理著道達爾集團太陽能事業部。道達爾集團是SunPower 和儲能制造商 Saft 的大股東。

"所以,最低進口價格協議的終結并不一定是我們真正的問題。在特朗普保護美國產業的時候,這個問題是歐洲將向世人展現的形象問題。印度在保護國內產業,聲稱要當心中國的傾銷,而歐洲卻完全開放。”

"舉例來說,為了行業的未來,我們必須通過競爭才能開發電池行業, 此時采取這種做法,無疑樹立了一個壞榜樣。”

Chaperon還表示,鑒于中國政策的變化,進行審查是個不錯的主意。

歐洲制造業似乎還未做好采取調和措施的充分準備。

Dag Kralj是斯洛文尼亞制造商 BISOL 的董事會成員。他不僅批評終結最低進口價格協議的決定, 還指責導致這一決定的折衷協議。

“法治是歐盟的核心基本原則。作為歐盟合法性的堡壘,歐盟委員會削弱了自己制定的規則。正常的流程是把措施延期五年。但是新審查發現,傾銷仍在繼續。對所有歐盟公民來說,這是令人悲傷的一天。”

BISOL 表示,公司一直保持著盈利, 包括在Kralj 所稱的最糟糕的2010-2012 年。公司計劃將產能從150MW 提高到250MW,但這是例外而非規定。兩家最大的制造商已經離開了這個大陸 (現在由RECOM所有的捷普電子,但不清楚生產何種產品或是否還在生產),而另一家公司SolarWorld已經破產了。

在新興經濟體中,不太可能通過吉瓦級項目同質組件的競爭來實現歐洲生產商的繁榮發展。如果 BISOL 代表的是度過了艱難時期的靈活小公司,那么初創公司 Energyra則展現了歐洲毋庸置疑的卓越技術如何在太陽能制造業中找到市場。

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內容官兼首席營銷官Dani?l Kuijk向PV Tech表示,公司的商業計劃建立在最低進口價格協議會過期的假設之上,但從未考慮過進行低層面競爭。

"產品質量和安全或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會受到損害,這是遲早的事。一般來說,它們都會受到損害。”

Kuijk表示,“ Energyra 的業務策略是在完全自動化的 ‘工業 4.0‘環境中使用新一代技術, 以最佳質量為重心。從每千瓦時的成本來看,在組件壽期內,我們的組件成本不是最便宜的,但組件的性能最佳、經久耐用,因此非常具有競爭力。 "

一直以來, 光伏行業的大部分創新產品都來自歐洲,荷蘭做出的貢獻尤為引人注目。現在,所有的亞洲光伏公司使用的都是歐洲技術。此外,Energyra使用的背接觸 (MWT) 技術是荷蘭科學研究所ECN的一項創新產品。

Kuijk 表示, 公司支持公平競爭,預計取消關稅會令使生意更難做。但是,如果市場上充斥著廉價組件, 那么對優質產品的需求會為公司帶來更多潛在客戶。

貿易團體SolarPower Europe極力反對貿易壁壘, 它仍堅稱目前已經取得了最佳成果。現在, 它正在研究所謂的 "太陽能產業戰略"。

在發給PV Tech的一份電郵聲明中,SolarPower Europe表示,

"歐洲需要的是太陽能發電行業的整體戰略。95%的價值鏈都支持取消貿易措施, 因為這些措施在組件制造商、其他產品制造商和下游行業之間造成了負面影響。現在他們離開了, 我們需要共同努力制定一個一攬子行業政策, 讓所有部門都受益。通過清潔能源行業論壇,SolarPower Europe正在與歐盟合作制定行業政策。 "

SolarPower Europe還指出, 在全球其他地區,太陽能獲得了基礎設施和融資支持, 這就是它想在歐洲復制的模式。

"歐洲投資銀行為貸款擔保提供了便利, 確保為業界提供低息融資, 助力行業發展。委員會還應該協調各國,提供在特定地區開展業務、建立戰略性發展集群的獎勵。這些激勵措施包括電站完工后初期階段有利的財務制度。如有可能, 還應該考慮為具體的電站、位置和行業提供國家援助。”

以創新為基礎仍是保持樂觀的直接原因。

"鑒于這種情況, 歐盟光伏生產商已近絕跡, 少數幸存者受到中國不誠實競爭的妨礙, 歐盟深入創新的前景并非 "陽光燦爛"。然而, 歐盟仍然是大部分光伏創新的家園, 歐盟為整個行業提供了獨特的機會, 可再生光伏能源會再次成為游戲規則的改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