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年來經濟高速發展,但存在較為嚴重的環境問題,電力基礎設施落后,當前電源主要以煤電發電為主。印度政府于2017年6月發布的《印度能源政策草案》,提出在2022年全國實現100%供電的計劃。

一、環境問題日益突出

印度的環境問題十分突出,根據耶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發布的2018年版的全球180個國家環境績效指數(EPI,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報告,印度的EPI指數為30.57,排名180個國家的第177位。根據Energyworld,約有2.6億印度人(20%)使用傳統燃料——柴火、農業廢料和生物質燃料來烹飪和滿足一般取暖需求。這些傳統燃料的燃燒會釋放出大量的煙霧、PM10顆粒物、NOX、SOX、多環芳烴、甲醛、一氧化碳和其他空氣污染物,這使得印度的空氣質量比較糟糕,根據耶魯大學的研究結果,印度的空氣質量在180個國家排名居第178位,僅僅好于孟加拉國和尼泊爾。

  除了空氣污染問題,印度的水體污染也比較嚴重。問題不僅在于印度缺乏足夠的污水處理能力,而且還在于現有的污水處理廠無法有效運行和維護,大部分國有污水處理廠由于缺乏可靠的電力供應維持運轉,大部分時間仍處于關閉狀態。在這些地區產生的廢水通常滲入土壤或蒸發。城市地區未收集的廢物積累造成不衛生條件,釋放出重金屬和污染物,滲漏到地表和地下水。印度幾乎所有的河流、湖泊和水體都受到嚴重污染??煽康陌l電和供電對于解決印度的水污染和相關的環境問題至關重要。

二、現階段電力結構

根據印度中央電力管理局(CEA)的數據,2017-2018財年,印度公用事業發電75.69%的電量來自于煤電,大水電發電占比為9.68%,核電占比為2.94%,燃氣發電為3.85%,柴油發電為0.03%,清潔能源發電占比為7.81%。

  截至2018年7月底,印度全國公共事業電力生產裝機容量約為345.49GW。其中水電(≥25MW)裝機容量45.40 GW,核電6.78 GW,火電總計222.66GW,其他可再生能源電力(包含小于25MW的水電項目)裝機容量70.65GW。風電34.29 GW,光伏23.02 GW,生物質8.83 GW,小水電4.49 GW。

  從裝機結構分布來看,印度清潔能源電力裝機主要集中于印度的南部,北部和西部地區,南部區域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35 GW,成為印度非水電清潔能源應用規模最大的區域,北部的清潔能源主要以水電為主。

  根據IEA數據,2016年印度的電力需求量為1102 TWh,約為中國的20%,而到2040年,印度的用電需求量將超過3600 TWh,印度對于電力的需求空間巨大,但印度以煤電為主的能源結構已經給印度帶來了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全球4300座城市PM2.5空氣污染數據,全球空氣污染程度最嚴重的20個城市中,14個在印度?;谀壳坝《鹊纳鷳B環境和電源情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印度的最優選擇。

大多數印度人在過去一直處于缺電的狀態,根據IEA的統計,2000年約有6億印度人口處于缺電狀態,而到了2016年仍然有約2.4億的印度人口缺電。印度總理莫迪在2014年大選期間承諾為所有的印度居民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在2015年8月15日的印度獨立日上,莫迪承諾,將在1000天內為全印度尚未實現電力供應的18452個村莊通上電。印度政府于2017年6月發布的《印度能源政策草案》,提出在2022年全國實現100%供電的計劃。2018年4月28日,所有的印度村莊都實現通電,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所有印度人民都用上了電,印度村莊通電的標準是:一個村莊只要有基本的電力設施,10%的家庭有電,學校、政府、鄉鎮醫院這些公共場所有電,這個村莊就算是通電了。根據saubhagya的數據,截至到9月17日,印度雖然整體的電氣化率為92%,但一些邦的農村和城市的電氣化率依然不高。

三、光伏發電未來潛力巨大

1、印度具備得天獨厚的光照資源

印度發展太陽能的潛力巨大。印度的光照條件顯著好于中國,在印度的大部分地區,每年有250到300個晴天,太陽光的年輻射量大約為1600-2200kWh/m2,這與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接收的輻射相當,有效利用小時數在1450-1700h。

  2、光伏造價低,度電成本處于全球最低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7年印度的普通貸款利率為9.51%,雖然較2016年有所下降,但仍然處于較高水平,這也意味著,印度的光伏電站假如從印度國內銀行融資,其實際承擔的融資成本要大于10%,較高的融資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印度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

  但由于印度具備得天獨厚的光照條件,并且印度的光伏系統造價處于較低水平,根據IRENA的數據2017年印度光伏的每KW加權造價成本為971美元,甚至要低于當時中國的系統造價,綜上,全球領先的光照時間和低成本造價使得印度即使在較高利率的水平下,仍然實現了較低的度電成本。

  3、政府對于太陽能發電有雄心勃勃的規劃

2014年1月,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公布太陽能振興計劃:到2022年,印度要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總量175GW,其中太陽能裝機容量100GW(40GW太陽能屋頂發電項目和60GW大中型太陽能并網項目),總投資額約8000~10000億元,2018年6月,印度政府上修國家可再生能源裝機目標,提升至227GW,預計超過100GW將來自太陽能項目。截止到2018年7月底,印度共實現太陽能裝機23.02 GW,離2022年100 GW的目標還有很大距離,若要保持按期完成,則未來4年平均每年要完成超過15 GW裝機。

  為了實現太陽能發展目標,印度政府采用多種措施鼓勵太陽能發展:對國家關稅政策的修正包括:可再生能源責任規定(RGO)和可再生購買義務(RPO),要求國有配電公司到2022年購買太陽能發電占比達8%,要求熱電廠在新增裝機容量中可再生能源發電需占一定比例,除了這些配額義務,多個經濟激勵措施,如可行性缺口補助,資金和利息補貼,優惠財政和財政激勵措施已經出臺。

  4、印度已經成為除中美外最重要的光伏市場

根據Solarpower Europe的統計,2017年印度實現光伏裝機量為9.63 GW,新增裝機占全球占比約10%,并且印度是中國組件和電池最重要的出口市場,根據CPIA的統計,2017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的出口額有28.6%是由同印度貿易貢獻的,印度市場占組件出口份額的29.8%,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海外市場(根據Pvinfolink的統計,中國出口約1.2 GW電池,9 GW組件到印度),印度是中國光伏制造不容忽視的市場。

  5、印度光伏貿易政策存在不確定性

印度歷史上曾經就對中國等多個國家出口到印度的光伏產品進行過反傾銷調查,光伏貿易政策多次反復,2012年11月23日,印度反傾銷局對外宣布其根據印度太陽能生產商協會申請,決定對來自中國大陸、中國臺北、馬來西亞和美國的太陽能電池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2014年5月22日,印度商工部就該案發布終裁,并建議征收0.11美元至0.81美元每瓦的反傾銷稅。最終,印度財政部選擇不執行印度商工部的裁決,以無稅結案。2017年7月,印度商工部反傾銷局發布公告,稱應其國內產業申請,決定對自中國大陸、臺灣地區和馬來西亞進口的光伏電池及組件發起反傾銷調查。今年3月,印度商工部發布公告,決定終止上述反傾銷調查。

2017年12月,印度財政部發布公告,決定依據印度光伏生產商協會的申請對進入印度的太陽能光伏產品(包括晶體硅電池及組件和薄膜電池及組件)發起保障措施調查。2018年1月5日,印方做出該案初裁,印度保障措施總局向印度中央政府提出臨時措施建議,即對進入印度的太陽能光伏產品征收70%的從價稅作為臨時保障措施稅,為期200天。受該政策影響,2018上半年中國組件及電池片出口至印度僅約3.6GW及0.7GW,相比2017年同期減少了約33%。

  7月16日,印度貿易救濟總局(DGTR)提出,建議對進口電池片及組件征收兩年的保障措施稅。2018年7月30日,印度財政部稅務局正式宣布:根據印度貿易救濟總局提出的最終建議,自7/30起對中國、馬來西亞及其他發達國家的太陽能電池(無論是否封裝為組件)征收25%的保障性關稅,但是此舉本身受到印度業界的抗議和抵制,印度財政部于當地時間8月13日暫緩征收上述防衛性關稅,被暫緩實施并不意味著印度保障性關稅取消,根據印度媒體MERcom India報道,9月10日,印度最高法院裁決了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光伏企業征收25%的進口關稅,保障稅的征收將提高印度光伏電站的建設成本,對印度的光伏項目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根據Bridgeto india的測算,保障性關稅的征收,將會使得印度光伏裝機項目的進度減緩,預計2018Q3的印度裝機需求為1.77 GW,2018Q4印度的裝機需求為777MW。

對于中國光伏組件制造而言,今年上半年出口印度的組件占出口總量的20%,在前十組件廠商除了晶科,阿特斯和韓華,其他企業印度組件出口占比超過10%,印度市場的階段性下滑會對這些企業帶來一些挑戰。

由于加稅期僅兩年,國內廠商在印度本土進行擴產組件產能的動力不夠充足。另外,由于明年7月30日開始稅率將再次下降5%,預期印度市場明年二季度需求將非常平淡。整體而言,預期印度光伏市場的需求下半年將好于上半年。

結語:短期內,由于印度貿易政策的原因,印度國內的裝機增速或將放慢,但從長期看,光伏發電將是印度未來能源的重要組成,印度政府本身發展光伏的決心并未動搖,在考慮到稅率退坡的時間表,印度明年下半年裝機將好于上半年,2019年裝機需求大概率優于2018年,考慮到光伏組件成本的持續降低,預期印度的光伏安裝量將在2020-2022年間的高速增長,持續向2022年實現累計光伏裝機100GW的目標靠攏,因此,印度市場未來仍然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