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海外市場多元、分散,很難一口吃成胖子
Q:“531”新政后,中國市場急劇萎縮,加快“走出去”成為眾多光伏企業的共同選擇,您怎么看待這一現象?
A:首先這是國內企業努力求生的本能。相比中國市場政策的變動,海外市場相對穩定,新能源增長也較為穩定。但海外市場比較分散,很難一口吃成一個胖子,需要慢慢耕耘,很多第一次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尤其要做好這樣的思想準備。
Q:最值得中國光伏企業關注的海外市場有哪些?
A:中國企業應更多關注海外新興市場,而不是傳統市場。新經濟體對新能源的需求潛力大,用新能源做增量能源比歐美等傳統市場能源結構轉型升級更容易;另外,傳統市場經濟增長相對緩慢,每年的能源增長速度也較慢。
從這個角度來說,應該關注全球GDP增長排名前十以及能源增長迅速的經濟體,比如非洲、拉美地區增長潛力巨大,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國發展前景都十分值得期待。而傳統市場,如歐洲、日本地區,新能源發展早且成熟,格局相對穩定,想在這樣的市場分一杯羹對于新進入者比較難。

中盛馬來西亞地面光伏電站
Q:新興光伏市場發展迅猛的動力是什么?目前還存在哪些問題?
A:最核心的動力是光伏成本下降。隨著電價競標價格不斷下降,在很多經濟體中,光伏已經實現了平價上網,在成本上更具競爭力。當然也有其他因素推動光伏在新興市場的普及,如環保和就業原因等,但最為核心的動力還是光伏作為一種新能源,成本優勢非常突出。
存在的問題:一、規模相對分散,需要在多市場布局;二、政府缺乏足夠的經驗,政策制定和市場規則的制定相對不成熟。企業開發新興市場不能沿襲傳統市場的打法,要學會因地制宜。
戰略:進一步提升市場集中度,專注新興市場
Q:2018年中盛能源在海外市場的表現如何?
A:一直以來,海外都是中盛的優勢重點市場,我們從沒放棄過海外市場。在中國政策出現重大調整的時候,長期耕耘的海外市場在公司轉型時期發揮重大作用。
2018年,中盛海外業務多點開花,取得了不錯的成果:非洲中東地區,南非132兆瓦項目順利開工;以色列63兆瓦項目已接近并網。在亞太區,馬來西亞兩個大型電站成功并網,并參與了該國第二三輪的項目競標;菲律賓工商業項目落地,開啟分布式光伏新模式;美國俄勒岡項目群基本交付完成,并在多個州布局綠地開發項目;智利我們率先參與的市場化交易光伏項目已經完成6個電站,近20兆瓦。

中盛菲律賓工商業分布式項目
Q:在海外市場開發過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戰?又是如何應對的?
A:在歐洲市場的業務處于相對停滯的狀態。我們對此也進行了反思,不用過于強調全區域覆蓋,這樣成本高昂且專注度不夠。
汲取過去幾年的教訓,我們針對國際市場進行了戰略調整:一是收縮,二是專注。在全球版圖上,做一些縮減,主動放棄那些發展潛力和動力不足的傳統市場,專注那些發展潛力大并且可持續發展的市場。我們將大規模縮減歐洲團隊,增強新興市場的團隊建設和資源投入。
從戰略上來說,過去在海外電站業務模式以EPC為主;現在我們越來越多地參與電站開發,今后采取“電站開發+EPC+運維+資產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一站式能源解決方案。
從技術角度來說,光伏對儲能的要求更加迫切,儲能能夠彌補光伏作為單一能源的短板,光伏發電今后想要成為未來用能的主流形式,必須和儲能結合起來。我們也在積極布局“光伏+”,從技術角度充實光伏未來發展的想象空間。

中盛以色列地面光伏電站
展望:希望仍在,光伏是一個值得廝守終生的行業
Q:中盛在2008年在德國成立子公司,正式開啟海外電站業務。十年來,中盛全球化發展軌跡經歷過哪些重要變化?哪些又是一直堅守或不變的?
A:從市場角度來看,我們的變化與全球市場的行業發展同步,從傳統光伏市場向新興市場延伸和轉移。對成本的優化和對技術的追求,我們從未改變。中盛的核心競爭力是為全球客戶和能源市場提供高性價比、安全可靠的新能源。
Q:對光伏行業的未來有什么展望?
A:近期一份行業報告上預計2022年光伏將成為最廉價的能源,到時光伏將出現爆發式增長。“531”新政發布以來,很多從業多年的光伏人失去信心,選擇離開這個行業,在我看來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我們不能只看到短期內中國政策的波動,更不能因此而失去信心,而要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待光伏。我堅信光伏是一個值得廝守終生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