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比利時建成全球首個50kW的海上光伏電站到近日全球首個固定式長樁基山東文登HG32海上光伏實證科研項目的離網發電,從山東首批11.5GW的海上光伏基地到國家能源局2023年工作意見明確謀劃啟動建設海上光伏,在短短幾年的發展歷程中,從無到有的探索支撐了海上光伏的規模化發展。然而,海上光伏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建設與工作環境,其經濟性、安全性以及與海洋生態的融合發展對光伏行業正在提出全新的考驗。
在此背景下,5月17日,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華韻濤光,碧波晟行——異質結技術發展與產業化先進論壇暨喜馬拉雅系列高效異質結海光組件新品發布會”在山東濟南成功召開。本次會議邀請了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國電投、三峽、中廣核、中電建、魯能等央國企、行業主管部門以及設計院、第三方企業等相關領導,就海上光伏規劃、設備選型以及建設經驗等內容進行了分享,超2萬人次線上觀看并見證了華晟異質結V-ocean海光組件的震撼發布。
會議伊始,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江華和華晟新能源CEO周丹分別致辭。江華表示,隨著陸上光伏裝機量的持續增長,土地資源和相關政策限制正在成為制約光伏規模化發展的關鍵因素,海上光伏天然的環境優勢以及能源與資源的充分利用推動了海上光伏的發展。然而,與內湖完全不同的海洋環境則對海上光伏的經濟性、安全性以及與海洋生態的融合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希望華晟針對海上光伏推出的高效異質結組件產品解決方案可以助推海上光伏應用市場的拓展。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 江華
周丹表示,全球海上光伏潛在安裝容量為4000GW,其中我國為400GW。雖然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但相信在座各位行業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海上光伏市場將會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更迅猛的發展速度。作為全球首家憑全異質結項目進入彭博社Tier1名單的最年輕企業,華晟針對性研發了喜馬拉雅系列V-ocean海光組件,為海上光伏市場帶來更高效、更可靠、更低碳的產品。
華晟新能源CEO 周丹
海上光伏規劃、施工、設備選型“面面談”
高效、穩健是永恒的追求
作為全新的應用場景,海上光伏健康穩健的發展離不開合理的規劃與論證。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高級工程師胡意新介紹,沿海省區陸上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空間資源一般,海上光伏為沿海省區能源電力保供了提供新的發展路徑和戰略方向。從光照資源、建設條件、消納空間以及產業基礎來看,海上光伏已初步具備規模化發展的條件,山東、浙江、天津、福建、遼寧等省份均已出臺了相關的規劃或政策。但與此同時,海上光伏也面臨著前期手續、施工建設以及運維管理等方面的挑戰,隨著海上光伏項目經驗、標準的逐漸成熟,預計未來將有更多政策保障以及發展需求,推動海上光伏的進一步發展。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高級工程師 胡意新
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蒲健對海上光伏項目推進現狀及設計施工與設備選型關鍵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他指出,海上光伏受限于地質、施工、環境、可靠性、經濟性等一系列復雜因素的影響,系統設計、設備選型與施工成為了海上光伏項目的關鍵問題。從投資成本來看,支架、樁基與建安費用遠遠高于地面電站,因此,設備選型綜合考慮海洋環境影響、發電效率、施工難度、成本經濟性等因素推薦采用高效組件,以減少用海面積,減少海上作業工作量。異質結組件無疑是海上光伏項目的優選。
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李蒲健
針對光伏組件在海上極端的工況環境,TUV南德認證檢測(中國)有限公司新能源與可靠性研究院副院長薄祥喜認為,海上光伏組件其實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失效情況,高濕、高熱斑機率、高風速、高鹽霧腐蝕、高低溫變化快等都會導致組件失效。因此,對海上光伏組件的測試標準要嚴格提高。例如,針對海水浸泡場景,在每一個環境老化測試再前增加鹽水浸泡,通小電流模擬實際運行狀態鹽水中進行PID測試。從結果來看,華晟V-ocean海光組件的表現均較優異。
TUV南德認證檢測(中國)有限公司新能源與可靠性研究院副院長 薄祥喜
諾斯曼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商務總監喬浩然表示,水上光伏存在一定市場亂象,要對消浪情況、位移情況、結冰情況、螺栓狀態、金屬腐蝕性、運維檢修狀態、除塵、錨固系統能力等關鍵環節進行數據采集,為后續設計提供堅實依據。此外,海上浪濺帶來的海鹽附著,將造成第一排組件發電量損失以及流冰直接沖擊方陣,最終可能導致方陣浮體損壞。在陣列周圍設置空白浮體,可有效防止這一損傷的發生。
諾斯曼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商務總監 喬浩然
鑒于海上光伏復雜的環境因素,蘇州賽伍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新軍則介紹了異質結組件采用的全新封裝與膠膜技術。光轉膜方案將高頻率的紫外光轉為低頻率的可見光,使每塊組件功率增益1.5%左右,為電站業主帶來0.87%的單瓦增益。而正在測試中的更低成本的SW高阻水密封膠將實現更低的封裝成本,粗略測算GW級電站可減少1800萬元的成本。
蘇州賽伍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李新軍
解鎖異質結全新應用場景
華晟喜馬拉雅V-ocean海光組件震撼發布
海上光伏廣闊的發展前景下對光伏組件高性能的需求恰恰是異質結組件的優勢所在。作為全球異質結技術企業的獨角獸,華晟新能源重磅推出的全球首款首款海上光伏異質結組件——V-ocean在本次會議正式對外揭開了神秘面紗。
新品揭幕
華晟新能源研發中心副主任周華明介紹,面對高水汽、強鹽霧腐蝕、遮擋熱斑以及風浪沖擊等一系列挑戰,華晟V-ocean海光組件采用了丁基膠+雙玻、雙玻抗腐蝕ARC涂層、電泳復合邊框以及半棒無損切割等技術加強了光伏組件的可靠性。
以丁基膠技術為例,丁基膠水透不到硅膠的1%,實測華晟雙玻丁基膠封裝方案抗水汽滲透能力相對傳統封裝提升10倍以上。此外,半棒切割電池無損傷技術使得異質結組件的抗熱斑表現顯著提高,具備低反向漏電、高反向擊穿等優勢,20主柵超密互聯技術則有效避免組件隱裂生成和擴展。
華晟新能源研發中心副主任 周華明
在滿足高可靠性的同時,V-ocean海光組件功率最高可達720W,在運輸、安裝、電氣連接方面帶來了顯著的成本節省,尤其是在海上光伏建設成本遠高于地面電站的情況下,其支架成本可節省10%、用海面積節省8%。
根據模擬測算,功率720W的V-ocean海光組件分別可帶來7%的BOS成本節省、6%的發電量提升與7%的度電成本降低,總體實現30%的IRR提升。
會上,法國必維集團為華晟V-ocean組件頒發了全球首款“光伏產品海洋環境下耐候性組件認證證書”,中國CPVT為該產品頒發了差異化應用耐候性“國品優選”認證證書。
需要指出的是,在完美適應海上光伏項目的同時,華晟異質結組件成本也在隨著技術進步不斷降低。華晟新能源CTO王文靜強調,異質結電池的技術路線處于不斷更新迭代中,將歷經5個階段,目前已進入3.0雙面微晶階段。未來,隨著應用銀包銅、SWCT、電鍍銅等對電極技術進行改進,并結合0BB,最終可實現極低的單瓦銀耗。與此同時,結合硅片減薄及邊皮利用等其他路徑,異質結降本將更進一步。此外,異質結作為唯一在量產效率上可以突破30%的晶硅電池技術。華晟將堅持異質結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整合升級,循著既定的方向,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華晟新能源CTO 王文靜
無論是異質結技術還是海上光伏項目,對當下的光伏行業而言均處于規模化發展的前期,華晟V-ocean將兩者完美結合,充分發揮其從產品到項目的標桿與引領示范作用,必將加快海上光伏的發展步伐,助推海光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