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光伏補貼下調的新聞刷爆了光伏人的朋友圈,雖然補貼下調的消息已經傳了很久,但是當光伏補貼下調的靴子真的落了地,光伏人一直緊張著的心還是沒有辦法放松下來。
補貼的文件已經下發了,但是仍然還是有那么一群光伏人不愿意接受這個現實。就在昨天,光伏補貼下調的新聞也登上了央視的新聞報道,這樣看來,光伏補貼下降確實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央視對光伏補貼調整的報道,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補貼下降=光伏沒希望?
不少人在朋友圈里評論,擔心光伏補貼下降了,我們這些安裝商們該怎么辦?剛剛興起的戶用光伏怎么辦?今后該如何推廣?
作為光伏圈粉絲最活躍的媒體平臺之一,我們每天都會在后臺收到很多熱心粉絲的留言。他們紛紛表示疑問,補貼下降了,戶用光伏是不是要走下坡路了?國家下調光伏補貼是不是存在問題?
另外,光伏的補貼政策變化太快了,在中國還有好多的老百姓沒有享受到國家光伏補貼政策的紅利呢?真的好可惜啊!
這里我們希望大家首先要明確的第一點是:在中國乃至世界,沒有一個任何行業是靠依賴補貼長期、健康生存的!
光伏行業也是如此。有國家的補貼,就說明了國家支持和鼓勵這個行業發展。通過國家補貼等經濟刺激手段,推動行業健康、快速的發展,但當這個行業發展到成熟階段時,國家的補貼就會退出,成為歷史。
我們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來理解這件事:
一個在襁褓和成長期的孩子(光伏行業),需要母親進行一些幫助和扶持(國家補貼、地區補貼),但是當孩子逐漸長大成人(平價上網)之后,母親就會讓這個孩子靠自己的能力在社會上生存,正常的參與競爭。
所以,大家要明確的第二點就是:未來,光伏補貼下調是必然,補貼逐漸下調直至補貼退出,這是必然的事情。
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就是光伏發電能夠平價上網,不需要國家補貼,就可以和火電等傳統能源同臺競技的時候,這也是大勢所趨,無法阻擋的進程!
未來光伏行業有沒有發展前景?
先給大家看一個數據:
2016年全年光伏發電總量662億千瓦時,只占我國全年總發電量的1%。
還不到一個三峽水電站的年發電量。
據可查詢到的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光伏總發電量為518億千瓦時,預計今年光伏總發電量會超過1000億千瓦時,已經超過了我國三峽水電站的年發電量了。但這個數字還是沒有超過全年國家總電量的2%!
大家要明確的第三點就是:光伏行業在發展,未來發展空間還有很大。新能源取代煤電等傳統能源已經成為共識,而光伏行業就是新能源的領頭羊!
補貼下降了,我們怎么做?
不少人還在擔憂的問題是:補貼下降了,我們戶用的光伏不是更加難以推廣了么?
我們可以回顧歷史,光伏產業的發展就是一個通過技術革新不斷降低安裝成本和安裝門檻的過程。原來的安裝時30多元每瓦,逐漸降低到2017年7--10元每瓦的水平。而且,未來光伏電站的安裝成本必然還將進一步下降。
隨著金剛線技術在一線單、多晶組件廠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2018年,占光伏電站成本50%的組件價格,在明年適當的時候肯定會有進一步的下降空間。
(別問我為什么組件的價格會下降,查一查上市的組件企業和逆變器企業的利潤報表就知道原因何在了)
國家就是通過調整補貼的價格,倒逼光伏企業在維持一個正常范圍的利潤情況下,不斷下調產品價格。(這就是看不見的手的力量)
同時,促進企業不斷地投入更多的研發經費,進行產業技術升級和新技術應用和轉化效率突破。
未來的趨勢展望
1、光伏扶貧將成為光伏行業的香餑餑(補貼不下降,安裝成本卻直線下降了)。能源局對光伏扶貧支持,展現了中國的大國風范和“講政治”的態度。
光伏為扶貧做出的巨大貢獻,我們每一個光伏人都該為之驕傲!
2、由于“全額上網”和“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兩種模式的下調幅度不同,2018年“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模式,將成為市場的主流。
3、明年的市場競爭將會更加的激烈,沒有市場競爭力和核心優勢的小光伏企業的生存空間將會進一步被壓縮。激烈的市場競爭同時也會促進整個電站安裝成本的降低。
來源:光伏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