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很魔幻的一年。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在這一年中,“現象級”成為媒體愛用詞之一:現象級手游、現象級綜藝、現象級產品等等。
在今年,能稱得上現象級的能源(包括新能源汽車)事件有很多,有一些甚至引發了全民大討論: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的成立、冬季氣荒、賈躍亭出走……
今天,我們總結了十位能稱得上是現象級的能源界人物,他們來自電力、油氣、新能源汽車、光伏、能源互聯網等,他們的新聞層出不窮,他們每一句言論甚至都會被放大、被分析,他們的每一步都踩在輿論風口上,有的人可能再鑄輝煌,也有的人可能會一敗涂地……
這些大佬們階段性的成功或是失敗,正好印證了那句名言:
“在你要戰勝外來的敵人之前,先得戰勝你內在的敵人;你不必害怕沉淪墮落,只消你能不斷的自拔與更新。
——傅雷《約翰·克利斯朵夫——譯者序》”
“超級掌門”喬保平
2013年,國電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龍源電力董事長喬保平曾榮膺第三屆中國證券“金紫荊最具影響力上市公司領袖”獎。
回顧今年一整年,能源界最大的新聞莫過于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的重組。
今年6月4日,中國神華、國電電力雙雙停牌,宣布籌劃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項。多家媒體猜測,上述兩家上市公司背后的集團將迎來合并重組,但由于沒有確確實實的公告,合并仍然停留在“傳聞”階段。
8月2日,在第十一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低碳減排論壇上,國電集團安全生產部處長關維竹公開表示,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的合并方案已上報國務院,新集團名稱暫定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合并后,新公司總資產超過18000億元,負債率60%以上。
8月28日,七夕,兩家公司正式牽手。當天下午,國務院國資委發布消息,經報國務院批準,國電電力的控股股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中國神華的控股股東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并重組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至此,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央企數量降至98家。
9月17日,“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被核準變更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核心企業組建的企業集團名稱變更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集團簡稱為“國家能源集團”。
11月20日早間,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京召開重組大會,兩家公司合并重組,正式成立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隨即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召開干部大會,中組部高選民副部長宣讀中央關于國家能源投資集團領導班子的任命決定,并提出工作要求;中央決定,喬保平擔任黨組書記、董事長,凌文擔任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在今年神華與國電重組整個輿論期中,關于未來誰將擔任這個國家能源巨無霸掌門人的話題就從未停歇。早在8月消息剛剛傳出,業內的視線就鎖定了喬保平,事實證明,這座巨無霸輪船的掌舵人確實該屬這員干將。
最新消息,國家能源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喬保平近日正在集團下屬公司國華電力公司等單位調研。
“風頭正勁”葉簡明
葉簡明主席拜會圣彼得堡議會主席馬卡羅夫。
9月8日,中國華信能源集團被曝出將90億美元入股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成為其第三大股東,轟動整個能源界。民營能源巨頭——中國華信開始嶄露頭角。實際上,在世界財富500強名單(2017年版)上,中國華信在其中占據第222位,該公司的年度營收均已超過航運巨頭馬士基、著名投行高盛,以及我國能源大型央企神華集團和華能集團。
落在中國華信創始人、董事長葉簡明身上的聚光燈越來越多,這位低調的油氣商人開始不得不走上臺前,頻頻在媒體上露臉。
據華信能源內部人士提供的資料稱,2000年,葉簡明與蘇衛忠、葉向東等合伙成立福建華信進出口公司。2005年,成立福建華信控股公司,作為金融性投資公司。
2006年,公司參與政府公開拍賣的廈門華航石油有限公司,交易未成,卻因此進入石油領域。在中國華信在參與廈門華航石油的過程中,開始對石油、成品油業務的行業特點和操作有了深入了解和認識,同時通過競拍接洽,吸引了廈門華航石油部分管理團隊和業務團隊成員加入到中國華信。
2008年,由陳秋途、臧建軍、莊苗忠等在上海設立上海華信能源控股公司,總部在上海設立,之后正式組建中國華信。
根據公開財務數據顯示,中國華信2010年營業收入是526億元人民幣,2013年就達到2099億元人民幣,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9%。
2014年7月,中國華信即首度進入《財富》世界500強,以336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排名第349位。
通過在地煉企業和國有油企之間的石油貿易,華信實現了快速增長,積累了巨額財富。
目前,這一家并非國內地煉、并非國有資本的公司,已經是國內最大的石油中間貿易商之一。
“操刀改革”徐留平
7月31日,“雙徐”即將互調的消息傳出:徐平即將調任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以下簡稱“兵裝集團”)任董事長、黨委書記,而長安汽車董事長,也就是兵裝集團公司的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的徐留平,將接替徐平擔任一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8月2日,正式調令公布。53歲的徐留平北上,60歲的徐平南下,這可能是自2015年一汽、東風換帥之后,汽車圈內最大的一次人事變動。
然而留給徐留平的是一個陳舊而臃腫的一汽。改革并不容易,眼下就有兩大不得不解決的問題:首先是一汽集團整體上市計劃目前仍沒有頭緒。其次是一汽集團自主板塊的問題,產品實力和品牌影響力都相對較弱,且缺乏核心技術。
在具體動作上,在走馬上任僅一個月后,徐留平就立下軍令狀,開刀管理層,命令整個一汽全體起立,競聘上崗。從戰略上,調整一汽整體品牌架構,“年輕化”紅旗,開始調整一汽夏利、一汽轎車等等……
同時,從頻繁的人事變動令整個集團充滿不安,從其他穩定的部門抽調人手去馳援紅旗是否是一個明智之舉,一汽夏利出售未果等等舉措,也給徐留平的改革增添了許多非議。但無論如何,這位汽車界的上將,新能源汽車圈的“新人”,都是2017年充滿色彩的一位人物。
“夢想窒息”賈躍亭
這張圖就不用說了吧……
賈躍亭什么時候回國?
就在本周。
在新興造車勢力中,賈躍亭毫無疑問是開創者。
2014年12月9日,賈躍亭首次在其微博宣布正式進軍電動汽車界,未來要復制樂視生態垂直整合模式,通過完全自主研發重新定義汽車,打造出最好的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當時,有多少人奉賈躍亭為“賈布斯”,看好樂視生態,聲援法拉第未來。
此后,在太多次的發布會中,賈躍亭都在PPT中眉飛色舞地描述著樂視的超級汽車——從此也就有了PPT造車一詞。
但同時,賈躍亭也是給“互聯網造車”一次蒙上陰影的人。
2016年11月6日,賈躍亭發布內部信承認出現資金問題。賈躍亭夢想中的超級汽車大廈開始一點點崩塌。
2017年上半年最令外界“津津樂道”的新聞,無疑是白衣騎士孫宏斌出手拯救賈躍亭,融創入股樂視。7月4日,在與孫宏斌交接完之后,卸任CEO的賈躍亭出走美國,聲稱將全力推動FF融資、量產進程。
此后,賈總一去不復返……
且不說FF未來命運如何,賈躍亭個人的信用已經破產。
12月12日消息,據中國執行信息網公告顯示,賈躍亭因違反財產報告制度,未全部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
昨日(12月25日),北京證監局發布通告,責令樂視網前任董事長賈躍亭于2017年12月31日前回國,切實履行公司實際控制人應盡義務,配合解決公司問題,穩妥處理公司風險,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從為了夢想而窒息,到現在被證監會責令回國,賈躍亭編制了一個又一個的謊言,創造了一場媒體的話題盛宴。
昨天圣誕節過后,賈躍亭在微博發布了一張照片,稱PPT造車已經拿出了實物,然而已經沒有人再相信他了……
“海外狂購”李書福
網傳李書福19歲時的照片。誰能想到,這樣一位青澀少年,竟然是未來的汽車瘋子呢。
“當李書福拿出成績單時,吉利汽車(00175)市值暴增125.54億港元!”
11月,當吉利交出10月份成績單時,股價直升5.66%,市值增長百億港幣。
毫無疑問,在經歷了痛苦艱難的“打基礎”階段后,今年的吉利終于迎來了快速擴張期。而造車瘋子李書福多年的堅守終于開花結果。從泥腿子企業家,到收購沃爾沃,再到收購寶騰蓮花,再到堅定地走向國際市場……李書福這一路令人心生敬意。
今年早些時候,吉利完成了對寶騰的收購。6月23日,吉利打敗 PSA集團與馬來西亞多元重工業集團正式簽署收購最終協議,按照這份協議的內容,吉利收購了寶騰汽車49.9%和英國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
年底,吉利新品牌領克汽車正式上線。首批6000輛量產車在137秒內被搶購,57分鐘內完成支付,這就是領克汽車首款車型01在廣州車展的戰績。
勁爆的是,就在本月,外媒傳出吉利企圖出資45億美元認購戴姆勒汽車公司5%的股份的消息,主要是計劃與戴姆勒在新能源領域尋求合作,不過這一提議目前遭戴方拒絕。
“大刀闊斧”朱共山
引自第一財經:“在宣布朱共山擬任新董事長之后,他就對媒體表示,協鑫集成在上屆董事會的帶領下用兩年的時間完成了同行10年的長期布局,在系統集成、高效組件、國內外市場開拓上已有成績,此次擬接任董事長一職,將繼續堅持科技引領驅動發展,調整雙主業經營,打造新能源領軍企業。”
年初,隨著協鑫集成(002506.SZ)一則公告,協鑫集成董事長由舒樺更換成實際控制人朱共山。第一財經撰文稱,這一動作標志著,一直處于幕后的實際控制人朱共山終于走到了臺前。
2017年,朱共山重回掌舵之位隨即大刀闊斧的推動系列重大事項,帶領協鑫系完成了多項大動作。
在戰略合作上,2017年,協鑫與中環展開了深度合作。
8月11日,天津麗思卡爾頓酒店,當朱共山與沈浩平的手緊緊握在一起,正式對外宣告了兩大單多晶巨頭的這門“婚事”。雙方將在光伏產業鏈展開全面深度合作,這在中國乃至全球的光伏市場上將引起震動,現有市場格局或將因此生變。
11月末,兩大單多晶龍頭的第二次股權合作,中環股份將向新疆協鑫多晶硅項目增資3億元,保利協鑫則向其轉讓新疆協鑫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疆協鑫)20%的股權。截至目前中環股份已對新疆協鑫累計投資4.5億元。
在資本運作上,協鑫新能源獲得太平金融控股80億港元戰略投資。
11月20日晚間,協鑫新能源發布公告稱,太平金融控股或旗下聯署公司將牽頭發起募集一筆規模高達80億港元的投資基金,該筆資金將用于認購協鑫新能源新股和可轉股證券,其中新股認購數不超過已擴大股本的30%。
在協鑫系內部的調整中,一方面,協鑫集成入股下游光伏電站業務。
11月25日,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協鑫集成,002506.SZ)公告稱,擬出資10.5億港元(約合8.86億元人民幣),收購兩家境外公司持有的協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協鑫新能源,00451.HK))19.1億股股票,合計占其全部已發行股份的10.01%。
另一方面,保利協鑫考慮拆分光伏材料業務在A股上市。
12月20日晚間,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保利協鑫,03800.HK)公告稱,考慮將光伏材料業務分拆并在深交所或上交所獨立上市,目前正與若干有興趣投資該業務的潛在投資者作初步商議。該公司已委任中信里昂證券資本市場有限公司作為建議分拆的財務顧問,但尚未就建議分拆及獨立上市的交易架構或時間表作出任何決定。
2018年1月起,朱共山將正式接任全球太陽能理事會主席團主席
“跨界能源”郭臺銘
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曾表示要開拓電子產品以外的業務,并強調新能源將是集團下一個進軍的方向。
在臺灣首富郭臺銘的規劃中,新能源已經成為了重要的投資方向。這其中包括天然氣、新能源汽車等等。
郭臺銘是臺灣企業鴻海精密(下屬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新浪網評稱,56歲的郭臺銘一直保持著低調。郭臺銘將他的商業判斷力與持之以恒的質量控制和極具競爭力的定價成功結合在一起,這才造就了他繁榮興旺的制造業帝國。
早在2014年,富士康就與騰訊、和諧汽車展開了投資合作。但項目進展一直緩慢。
今年,富士康布局能源的新伙伴浮出水面。10月份,彭博社消息稱,富士康將與IDG資本聯手設立一只15億美元的汽車科技基金。
今年10月份,彭博社消息稱,富士康將與IDG資本聯手設立一只15億美元的汽車科技基金。
12月,在整個能源規劃下,“代工之王”富士康正式入股IDG能源(00650.HK),宣布掘金油氣。
IDG能源(00650.HK)近日公告稱,公司與富士康附屬公司訂立認購協議,向富士康集團旗下公司配發及發行14.85億股認購股份,作價14.85億港元,認購股份合共相當于公司現有已發行普通股約32.22%。該交易將以現金形式支付。交易完成后富士康集團將持股24.37%,成為集團第二大股東。
“押寶造車”董明珠
格力收購珠海銀隆事件曾被成為“2016新能源汽車并購第一單”。本打算由格力電器全資收購銀隆,結果議案在股東大會上被否決。但董明珠不肯罷休,自掏腰包出資近10億入股,還聲言“我今天愿意拿所有的資產投入到銀隆中去。”
這不不算完。董明珠還拉上王健林、中集集團等企業和個人,與珠海銀隆簽署了增資協議,共同砸下30億。
今年一整年,董小姐都未放棄“造車夢”,在2017年初,格力電器、銀隆公司就與天津市政府就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要一起打造智能電器、智能裝備、新能源電池及汽車產業基地。但就在年中,華夏能源網曾統計,市場整體遇冷,銀隆上半年銷售新能源客車1432輛,距離銷售目標有點遙遠。
作為商界的絕對“網紅”,格力“董小姐”的造車夢已經人盡皆知。年中,董小姐在汽車圈又搞出了一個大新聞。繼董明珠入股珠海銀隆之后,近日董小姐帶領格力入股一汽夏利的傳聞在“江湖”中鬧得沸沸揚揚。
期間,還有媒體多次確認“該消息為真”。但截至年底,也沒有董明珠入股一汽夏利的確鑿證據。
眼下已到年底,不知道銀隆能否完成全年300億銷售目標?
“兌付危機”彭小峰
圖為2015年,SPI綠能寶集團與薩克拉門托國王隊日前在北京舉行戰略合作儀式。
彭小峰的創業之路經歷了多番大起大落,毀譽參半。
曾幾何時,綠能寶被評論為“承載的是光伏產業互聯網金融的夢想”。而這個“夢想”卻多次被質疑,彭小峰也因為這個夢想而多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近一兩年,彭小峰不太愿意在公眾平臺上露面,因為只要他現身,媒體們總喜歡追問他關于“失敗”、“破產”、“東山再起”的心得。
然而今年,彭小峰再次陷入了輿論風波。
4月17日,綠能寶曾發布公告稱,因為光伏補貼延遲等原因,致使平臺出現逾期現象,并作出提現逾期最長將在180日內按照T+30日通過平臺向投資人進行兌付的承諾。
5月9日,綠能寶官網進而發出公告稱,截止目前,平臺逾期支付租金總計2.2億元,涉及線上投資人5764人。由于款項催收、項目融資、項目銷售及逾期項目起訴等事宜需要一定時間,稱從5月中旬開始暫不能按T+30的形式啟動兌付。
如今,逾期兌付風波已經過去將近半年,綠能寶被爆出欠員工數月薪水,并北京分公司已人去樓空。
實際上,就華夏能源網(微信號hxny100)記者了解,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綠能寶就已經在縮減各地的分公司、辦事處規模,進入了“過冬”狀態……
12月11日,SPI綠能寶發布最新的“關于暫時調整兌付方案的情況說明”。
說明稱近期因電費收入困難等原因,每日兌付金額暫時由26萬/日調整為13萬/日。另SPI綠能寶與招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已就內蒙古晶兆萊光伏電力有限公司所屬涼城項目欠款解決方案達成一致意見,預計年底前可回款5000萬元左右,該筆資金到位后,SPI綠能寶將加大兌付力度。
“蔚來造夢”李想
蔚來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
12月,蔚來汽車ES8一場8000萬的發布會引爆了新能源人的朋友圈。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在這場狂歡式的發布會——被稱為首屆NIO Day(蔚來日)上成功扮演了“蔚來”的布道者。這個媒體出身的跨界造車者,擁有相當成熟的經驗去調動媒體的雞血。
在“高開高打”的戰略下,蔚來汽車一度被行業人士稱為“互聯網造車”領頭羊。據蔚來汽車提供的資料顯示,即將在今年12月16日上市的ES8,已經收到了近7000份訂單。
華夏能源網記者曾短時間接觸過ES8實車,從產品來看,蔚來汽車準備推出的首款量產車型,已經具備了和傳統車企對抗的能力。
蔚來汽車內部人士對他們首款產品信心滿滿:“我們的目標就是特斯拉,雖然我們首款量產車型售價不菲,但是我們可以保證,我們的產品在各方面性能上會和特斯拉持平,性價比也比特斯拉更高。”
但隨著輿論的槍口調轉向蔚來汽車,“代工”“換電”模式等等依然是大家質疑的關鍵。
來源:華夏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