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在某一產業中的“突然”崛起,到底是偶然是還必然?
通威集團掌舵人劉漢元曾說:如果成功是偶然,那么失敗將是必然。“回顧過去,我們可以說,一個企業想要有所成就,如果沒有鍥而不舍地追求一個目標和方向的精神,不能夠集中精力、充滿激情地去為之努力,成功只能是想象。”
1月8日晚間,通威股份公告稱,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 2017 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增加 8.2億元-10.25億元,同比增加80%-100%。
尤其是,其扣非后(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增加 12.26億元-13.49億元,同比增加 200%-220%。這一數據其實更具含金量。
過去的一年中,“飼料大王”在新能源領域可謂動作頻頻。其力度、其頻次在光伏行業里幾乎無出其右。據統計,自2017年1月5日至11月6日,通威股份分別在單晶硅棒、晶硅電池、多晶硅料這三個光伏產業鏈環節陸續披露重要投資項目,累計計劃投(出)資額高達331.2億元。無可否認,通威股份已成為全球新能源產業新進程中的核心參與者,而未來數年,其表現和影響,我們可以預想為《天龍八部》中身懷絕技的“掃地僧”。
(成都通威國際中心)
去年是通威35年華誕,黑鷹光伏曾以《喝劉漢元的酒,下通威集團的棋》和《漢元發力,通威兇猛》為題做長篇分析報道。2018年,黑鷹光伏仍將密切關注通威在光伏領域的作為與發展,并力求與通威的高層實現深度的交流對話。
對于2017年的業績預喜,通威股份的解釋,歸結下來有四點:
1、2017 年光伏行業高速發展。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數據,2017年1-11月我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達125GW,同比增長67%,光伏電站裝機的大幅增長帶動了光伏產業中上游制造環節的需求。
2、公司多晶硅順利完成了升級技改,產能由1.5萬噸/年提升到2萬噸/年,生產成本進一步下降,多晶硅及配套產品盈利能力持續增強;同時,2017 年多晶硅需求旺盛,產品價格也有所上升。
3、公司太陽能電池片產能釋放,成本管控成效顯著。2016 年投產的1GW單晶電池項目產能全部釋放,2017 年三季度 2GW 單晶電池項目順利投產,公司電池片總產能達 5.4GW,預計 2017 年出貨量 3.85GW,同比增長約 75%;同時,電池片生產成本持續優化,非硅成本降至 0.2-0.3 元/W,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增厚了公司業績。
4、公司飼料業務繼續強化市場營銷效率及內部管理有效性,飼料銷量同比增長;同時優化產品結構,提高高附加值產品的比例,產品毛利率同比提升。
四個原因,光伏因素有三,從中可以看出光伏已經成為其快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上半年,通威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11.02億元,同比增長24.60%,其中,光伏產業營業收入已經占到總收入一半。結合通威的投資動作,可以預期的是,光伏必將在通威的業務構成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首先,黑鷹光伏梳理統計了通威股份上市以來的各種經營數據表現,供大家參考。
1、通威股份歷年營收變化
2、通威股份歷年凈利潤變化
3、通威股份歷年毛利率變化
4、通威股份歷年資產負債率變化
5、通威股份歷年總資產變化
此外,黑鷹光伏為大家復盤2017年通威在光伏產業布局及資本運作上的重要動作,供大家參考。
2017年1月4日,通威股份下屬公司永祥股份與天合光能、隆基股份簽訂了《合資協議》,三方擬出資組建合資公司共同建設麗江年產5GW單晶硅棒項目。合資公司注冊資本8億元,隆基、天合、永祥出資比例分別為60%、25%和15%。“這有利于充分發揮公司單晶技術優勢,利用合作各方的品牌和市場地位,進一步提高單晶市場份額,提升項目公司盈利能力,降低項目風險,符合公司業務戰略規劃及發展方向。”
2017年1月23日,通威股份擬與成都雙流區政府簽署《投資協議書》,在雙流區投資建設年產4GW高效晶硅電池生產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預計為50億元,將分二期、三期實施(一期1GW項目已在雙流區建成投產)。
“項目建成后,公司高效晶硅電池產能規模將達到7.3GW,將進一步突顯公司在該領域的規模優勢,提升市場競爭力。”項目完全建成投產后預計為公司新增營業收入約為70億元/年,其中二期投產后,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5億元/年。
2017年3月13日,通威股份擬與樂山市政府、樂山五通橋區政府簽署《投資協議書》,在樂山市五通橋區投建年產5萬噸高純多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項目,總投資預計80億元,將分兩期實施。一期2.5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投資約40億元)于2017年6月30日前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建成投產;二期將根據市場需求情況推進。
據了解,通威股份擬與隆基共同成立合資公司作為年產5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的投資主體,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12億元,公司持股85%,隆基持股15%。根據目前行情測算,項目完全建成投產后預計營業收入約90億元/年,其中一期投產后,預計實現營業收入45億元/年。
2017年8月15日,公司擬與包頭市政府、包頭市昆都區政府共同簽署《投資協議書》,在包頭昆都區投建年產5萬噸高純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預計80億元,將分兩期實施。一期2.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于2017年9月30日前開工建設,2018年建成投產;二期將根據市場需求情況推進。
項目建成投產后,連同四川樂山已建成年產2萬噸和在建5萬噸項目,公司晶硅產能規模將達到年產12萬噸。“在高純晶硅領域,公司多年持續的技術研發和突破,已在生產成本和技術指標上行業領先,為國內少數滿足P型單晶硅料質量供應的生產企業,新的項目產品質量將進一步提升,可滿足N型單晶硅料質量需求,部分達到電子級多晶硅品質,將打破國內高品質晶硅由國外壟斷供應的局面,改變全球高純晶硅供應格局,實現高純晶硅“中國制造”。
2017年8月22日,通威股份擬處置通威實業擁有的12.74萬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預計出售該部分股權獲得的總收益約為8億元。9月28日,公司發行不超過10億元短期融資券的方案獲準注冊。
2017年11月6日,公司擬分別與合肥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成都市雙流區政府簽署《投資協議書》,在兩地各投資建設年產10GW,合計20GW的高效晶硅電池生產項目,以上兩個項目總投資預計120億元。
該項目將于2017年11月啟動,整體項目將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在未來3-5年內逐步建成投產。該項目投產后,公司高效晶硅電池產能規模將達到30GW,將進一步突顯公司在該領域的規模優勢、成本優勢及質量優勢,強化提升市場競爭力,鞏固公司高效晶硅電池產業龍頭地位。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為公司新增營業收入約220-240億元/年。
2017年11月6日,擬發行不超過30億元的超短期融資券,期限不超過270天。
2017年12月15日,計劃發行不超過50億元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期限為6年,資金主要投向包頭、樂山各2.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
來源:黑鷹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