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5 日,是首個第三批光伏領跑者基地——吉林白城的項目投標截止日,據了解,本次投標有企業(yè)在多個標段報出0.39 元/度的競標電價,刷新了我國光伏項目競標的報價新低。
評論
1. 若該報價企業(yè)最終中標,意味著此項目已基本實現發(fā)電側上網平價。
項目所在地的脫硫燃煤標桿上網電價為0.3731 元/度,若0.39 元/度的報價中標,則僅比當地燃煤上網電價高4.5%,即基本已經實現“發(fā)電側平價上網”這一光伏行業(yè)的圣杯。換句話說,在0.39 元/度的電價構成中,補貼部分將只占到4.3%,困擾行業(yè)多年的補貼拖欠問題對項目收益率的影響,已經基本可以忽略。
2. 報價較該地區(qū)光伏標桿電價降幅巨大,但并非一定不賺錢。
我們在年初的策略報告中曾大膽預測,今年的領跑者項目大概率出現低于0.4 元/度的電價,這主要基于三條理由:
(1)一年半之前第二批領跑者基地招標中,在內蒙烏海基地已經出現0.45 元/度的中標電價,這一年半以來可比的系統(tǒng)單位建設成本降幅遠不止10%;
(2)相比第二批項目,能源局在對第三批領跑者基地的優(yōu)先中,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非技術成本、外部成本做了嚴格控制(如土地租金設限、外送線路共建等),令第三批項目的投資環(huán)境大幅改善;(3)跟蹤支架、雙面發(fā)電等在系統(tǒng)層面優(yōu)化發(fā)電能力的新技術近年來快速普及(此類技術的特點是每瓦單位建設成本較高,但增加的利用小時數更高,從而實現更低的度電成本),對新技術有充分認知、并且有把握高質量實施的企業(yè),確實有能力較采用常規(guī)技術方案的企業(yè)報出更低的價格。
綜上,盡管吉林白城作為光伏II 類資源區(qū),0.39 元的電價較該地區(qū)2018 年0.65 元的光伏標桿上網電價下浮40%之巨,但不排除這一報價仍然有利可圖的可能。
3. 發(fā)電側平價上網(或接近平價上網)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首先,平價上網意味著巨大市場空間的釋放。根據我們的測算,假設光伏實現發(fā)電側平價之后,由光伏滿足主要的新增用電需求,則僅中國市場在2020 年前后就可實現100GW 左右的年度新增裝機,此后數年,若考慮對存量火電的逐步替代,則可能輕易超過200GW/年。
其次,隨著光伏項目的上網電價逐漸接近燃煤標桿電價,意味著其對補貼的依賴度將大幅降低,此前困擾行業(yè)多時的“補貼拖欠”問題,對上網電價已經接近燃煤電價的項目,將變得無足輕重。國家的補貼撥付需求也將在2020 年前后見頂,隨著用電量的穩(wěn)步上升(即可征收的附加費逐漸增加),此前項目的補貼拖欠問題也將逐步得到緩解。
來源:中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