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疑似漢能內部員工的人員在“知乎”、“新浪”等平臺爆料,漢能集團近段時間正通過各種強制性手段要求員工購買公司債券,如果不購買或者購買的數額沒有達到要求,將面臨辭退以及降薪的危險。盡管漢能集團在隨后辟謠,但是之后不斷爆出的音頻等黑料讓整件事情充滿迷霧。

前幾天,據多名網友爆料,漢能集團強制要求員工購買公司債券,是否購買該債券直接與員工績效獎掛鉤,并決定兩年后是否加薪。據透露,這款被非公開定向發行的理財產品,宣稱年化收益率10%,最低20萬起購。除了實習生、外籍員工等少數群體,所有的員工都被要求認購,而且崗位級別越高,所需要認購的數額越大。級別高的員工,可能要出上百萬元。

另外,由于認購金額20萬元起步,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很多員工并沒有認購能力。針對這一情況,公司給員工提出“銀行貸款”的方法,專門組織了來自十幾家銀行的業務員組團上門給員工們辦理貸款業務,鼓勵員工從銀行貸款購買理財產品。而假如貸款之后還不起,公司將為員工提供‘貧困員工補助金’,鼓勵員工先還利息,最后再還本金。
該事件一經爆料引起了極大的關注,企業的這種做法令人不解。但是漢能很快在7月23日針對該事件進行了辟謠。漢能方面表示,漢能集團旗下在香港聯交所掛牌的上市公司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近期并未通過任何形式發行公司債。因此,強制員工購買公司債券的說法更無從談起。

根據該音頻,會議內容主要是針對漢能的定融產品進行詳細說明。同時也表明了公司對于員工認購該理財產品的態度。即不愿意認購的就請離職,認購為0的績效考核將為C,結果一樣是走人。該音頻里面的主持人還表示,漢能集團董事會已經做好了5000人離職的準備。
截至發稿,漢能尚未對于“音頻事件”作出回應。
又是“531”的鍋?
作為前首富旗下的企業,漢能薄膜的關注度一直頗高。在2015年股價被“腰斬”之后,漢能歷經了長達兩年的低谷期。眾所周知,經過兩三年的努力,漢能薄膜目前距離“復牌”只差一步之遙。在這樣關鍵的時期,卻出現了這樣的事情,讓人感到不解。
而根據一些網友的爆料,漢能之所以這么做,正是出于對“復牌”的瘋狂執念。根據爆料,出于對行業發展前景的看好,以及為即將到來的“復牌”作準備,漢能在2017年下半年開始大規模招人,甚至以2萬人為目標進行招聘。
然而市場萬變,“531”新政的發布讓光伏市場在一夜之間由盛夏轉入寒冬。由于“531”新政對光伏行業的補貼進行了控制,導致了下半年光伏市場的蕭條,也開啟了光伏行業的新一輪產業整合,這對所有的光伏企業都是一場考驗,能夠存活下來的企業并不多。
對于漢能來說也是如此,目前“復牌”或許已經不是企業最迫切的問題,最需要考慮的問題如何在這一輪產業整合中存活下來。參照其他光伏企業,有的企業已經抓緊將產業重心轉移至海外,以求得生存空間;有些已經開始甩賣電站,獲取資金,以求增強應對風險的能力;有些甚至已經開始準備轉行。
一些網友認為,在停牌時間超過三年的情況下,漢能可能已經無法從銀行取得貸款,所以只能發行債券來獲取資金。而漢能強制員工購買公司債券也是受到“531”新政的影響。其一,公司可通過員工購買債券獲取一批資金;其二,由于對行業形勢以及復牌進程的錯估,導致之前一年的時間招聘了太多員工。而“531”新政的發布讓這一切的準備都失去了意義,所以多招的這些員工如何處理是一個問題。而強制員工購買債券,肯定會有大批員工因此離職,這也就避免了公司在裁員方面的資金支出;其三,剩下來購買了公司債券的員工,其忠誠度會得到很大的提升,有利于公司在接下來的行業“嚴冬”之中存活下來。
這樣說來,似乎又是“531”惹的禍。
小結
截止目前,漢能疑似強制員工購買債券這一事件仍然沒有落下實錘。網絡報道更多的是猜測與一些無法證實真偽的爆料,相信漢能會對這個事件作出回應,最后結果究竟如何,小編將繼續關注。但這件事情的出現表明了目前光伏行業風聲鶴唳的狀態。結合近來多家光伏企業屢現負面報道,可見“531”新政已經開始發揮威力,行業處于“陣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