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東省打好自然保護區等突出生態問題整治攻堅戰作戰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指出,我省自然保護區面臨突出生態問題,違法違規侵占保護區現象依然存在,有的甚至位于核心區和緩沖區內。全省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原環境保護部通報和我省自查發現的突出問題723個。原環境保護部遙感監測通報的27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初步核實違法違規問題683個,自查發現涉及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的違法違規問題2701個。涉及問題多數為旅游開發、能源設施、養殖點、采石場、工礦企業等。

方案要求,自然保護區達到規范化建設水平,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整治。持續開展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以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為重點,對突出問題進行綜合整治,到2020年,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堅決杜絕新增問題,45個省級及以上自然保護區歷史遺留問題得到有效管控,能解決的加快解決,逐步探索出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思路。此外,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與勘界定標工作全面完成。以科學評估結果為基礎,劃定我省生態保護紅線,涵蓋省級及以上禁止開發區域,實現應保盡保、應劃盡劃。完成勘界定標,確保生態保護紅線科學落地。還有,生態保護與修復取得顯著成效。自然生態系統修復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生態服務功能得到提升,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明顯增強。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提升。

方案提出開展“綠盾2017”專項行動“回頭看”。對照“綠盾2017”專項行動確定的問題清單臺賬,逐一檢查核實問題的整改進展、整改成效、銷號情況和追責問責情況。針對尚未完成整改和整改效果不佳的突出問題,要扭住不放、持續跟進,加快整改進度,采取責任落實到人、限時完成等措施,確保整改到位、銷號到位。2020年年底前,45個省級及以上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內違法開展的能源設施(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房地產、旅游開發等活動,立即予以關停或關閉,限期拆除,并實施生態恢復。對于實驗區內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的項目,責令停止建設或使用,并恢復原狀。

? ? ? ?另外,依據生態環境部遙感監測疑似問題清單(重點是2017年下半年新增和擴大的工礦開發以及核心區和緩沖區內的旅游、水電開發等活動)、省級歷年自查以及媒體披露、非政府組織和群眾舉報的信息等,舉一反三,組織開展自然保護區問題排查,進一步摸清問題底數。重點排查采礦(石)、采砂、工礦企業和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內的旅游開發、水電開發等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的活動,以及2017年以來新增和規模明顯擴大的人類活動。針對排查出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為,責令立即停止相關活動,對有關單位和個人依法依規進行嚴肅查處,涉嫌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