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H1電池片出貨排名:通威、愛旭、茂迪位列前三
根據PV InfoLink數據庫顯示,上半年電池片廠家出貨排名依序為通威、愛旭、茂迪、展宇、平煤,與2017年排名相比已出現轉變。

證券時報網訊:8月14日晚間,中環股份發布了《新增股份上市公告書》。公告顯示,中環股份新增14092.00萬股將于8月16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新增股份用于購買國電光伏90%股權以及募集配套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認購方之一中芯海河賽達產業投資基金中心,是中芯國際和海河產業基金合作設立的。本次合作的達成,某種意義上代表了國內硅材料上游龍頭與芯片制造龍頭在資本市場的首次結合,戰略意義深遠。
3 未來5年韓華集團擬年投資268億元發展太陽能等業務
電纜網訊:韓國韓華集團日前宣布,將在未來五年,即2018-2023年,每年對核心業務和新業務投資4.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68億元)以擴大全球足跡,其中最主要的業務就是太陽能電力。
據悉,此次公布的投資計劃比原來的年均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83億元)增加了37%。
4 未交貨訂單大幅下跌,SMA稱全球太陽能市場前景慘淡
PV-Tech消息:SMA 日前再次重申了2018年的銷售額和盈利額指導值,由于公司未交貨太陽能產品訂單大幅跳水,公司對全球太陽能市場的態度越來越悲觀,SMA預計中國今年將僅安裝25GW項目。
在SMA上半年財務業績中,與上年同期相比,未交貨產品訂單下降了約33%。在本報告期期末達到1.865億歐元。
5 億晶光電收到43名投資者共511萬元民事訴訟案
光伏資訊消息:8月13日,億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到法院《應訴通知書》,涉及12名投資者以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為由對公司提起民事訴訟,訴訟金額共計人民幣892,673.52 元。截止目前,公司累計共收到43名投資者以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為由對公司提起的民事訴訟案件材料,訴訟金額共計人民幣5,110,399.45元。
6 晶澳太陽能簽署東南亞最大光伏電站組件供貨合同
8月14日,晶澳太陽能與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簽署越南油汀420兆瓦光伏電站一期180兆瓦項目組件供貨合同,該項目將成為目前整個東南亞地區裝機規模最大的光伏電站。

7 中利集團:子公司中標逾2.5億元光伏扶貧電站項目
證券時報訊:中利集團14日晚間公告,公司子公司騰暉光伏中標“通渭縣2018年光伏扶貧村級電站二期建設項目”第一標段、第二標段。中標金額分別為1.97億元,6119.14萬元。騰暉光伏此次中標表明公司扶貧電站業務得到進一步拓展,進一步鞏固公司光伏扶貧業務領域的競爭優勢。
8 固德威聯合比亞迪在澳大利亞五大城市進行儲能培訓
近日,固德威與全球電池巨頭比亞迪聯合在澳大利亞五大城市布里斯班,悉尼,墨爾本,阿德萊德和珀斯進行了巡回儲能產品技術培訓。培訓會現場干貨滿滿,參與人數眾多,備受當地客戶好評。

美通社消息:晶澳宣布在日本市場的組件累計發貨量達3.3GW,2018上半年向日本市場出貨量更是躍居行業第一名。
晶澳在日本擁有200多家合作伙伴,產品覆蓋日本全部47個行政區,廣泛地應用于居民屋頂、工商業屋頂及大型地面電站等領域,均贏得了客戶的良好口碑。
10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中國在世貿組織起訴美光伏保障措施等發表談話
新華網訊:中國于8月14日就美光伏保障措施和可再生能源補貼措施正式啟動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當日發表談話指出,美方措施嚴重損害了中方的貿易利益,中方選擇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和多邊貿易規則的必要措施。

據集邦新能源網報道:印度商務部于當地時間7月30日公告啟動防衛性關稅,對太陽能電池(無論是否封裝成模塊)課征第一年25%的保護關稅。此措施飽受印度業界抗議,因此商務部又于8月13日公告將暫緩。
據悉,印度的防衛性關稅在今年2月提出,7月16日公告課稅建議,7月30日由商務部公告啟動,8月13日公告暫緩。
12 國家統計局:1-7月太陽能發電量5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
據光伏頭條報道:8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8年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生產主要數據》和《2018年7月能源生產數據》。
7月份,新能源發電漲跌各異,風電增速加快,核電、太陽能發電增速回落。其中,因主要風電地區風況較好,風電增速比上月加快13.3個百分點;核電因上月同期存在機組檢修,增速較高,本月回落5.1個百分點,同比增長14.2%;太陽能發電同比增長10.9%,比上月回落10.2個百分點。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7月份全國絕對發電量6400億千瓦時。其中,太陽能發電量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