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S Markit的分析顯示,即使在對進口產品征收25%的保障稅之后,印度的組件價格仍比8個月前低14%。

IHS Markit太陽能分析師Dharmendra Kumar向PV Tech表示,關于如何實施保障稅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上半年的7GW項目完工之際,預測2018年下半年印度光伏項目數量還為時過早。

Kumar在其分析報告中表示:“保障稅生效之前,據報道,印度的中國組件價格約為0.25美元/瓦,比2017年年底下降了30%。保障稅把組件價格提高到了0.31美元/瓦,但這仍比8個月前低14%。中國組件供應商面臨的問題是,與印度和東南亞制造的組件相比,這個價格是否能夠保持競爭力。”

無論印度組件供應商能夠提供什么樣的價格,很明顯,印度產能仍不足以滿足需求。

免征保障稅

有關征稅的不確定性,Kumar表示,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已經聯系了財政部,要求免征正在進行項目的保障稅。

實際上,印度開發商Hero Future Energies首席執行官Sunil Jain上周向PV Tech表示,開發商已經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秘書Anand Kumar進行了會面,Kumar表示正在進行的項目會獲得批準。然而仍然存在不確定性,Jain還指出,即使獲得了批準,如何實施也會成為另一個問題。例如,在實施一年多之后,許多公司仍在等待免征商品和服務稅。

另一個問題是,配電公司是否愿意以額外成本購買太陽能發電

Kumar指出,由于價格過高,太陽能采購方退出太陽能項目招標的趨勢令人擔憂。

例如,由于價格高昂,印度太陽能公司最近取消了3GW招標項目中的2.4GW項目。但是,這些上網電價在保障稅未引入之前就存在了,從而令印度太陽能項目進展陷入混亂。

印度太陽能公司只批準了Acme Solar公司的600MW裝機量項目,價格為2.44印度盧比/kWh。Kumar表示,由于免于繳稅,Acme的項目可以繼續推進,而如果沒有免稅,那么項目的盈利性存疑。

Kumar表示,2018年下半年裝機量項目預期取決于保障稅引入前6月和7月進口的組件數量。

吸引制造商

在國內制造領域,IHS Markit認為,印度的關稅并不會吸引更多的裝機量項目。實際上,由于關稅期僅為兩年,即建立一家制造廠約需的時間,所以除了JA Solar和隆基宣布的1.5GW項目之外,IHS Markit預計電池生產不會有大幅增長。此外,印度仍有可能繼續從中國和馬來西亞進口電池。

最后,IHS Markit在分析報告中表示:“這一措施的直接影響是近期全球光伏組件供應過剩、印度光伏組件價格上漲以及由于開發商調整采購策略,印度光伏項目開發的短暫停滯。新招標項目也存在延誤或被取消的風險。 [......]這類延誤主要會影響2019年年末和2020年的裝機量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