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沐邦高科”)發布關于與安義縣人民政府簽訂投資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公告。

公告稱,沐邦高科與安義縣人民政府簽訂了《投資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愿意充分利用和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在工業園區范圍內安排項目用地約300畝,建設8GW TOPCon光伏電池生產項目。

對于投資金額,沐邦高科則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目前尚未制定具體投資計劃,投資金額尚不明確。參照晶科能源今年4月公布的8GW TOPCon電池項目,總投資為34.52億,沐邦高科本次項目總投資可能略高于這一數值。

但在公告特別風險提示中,沐邦高科寫道:公司光伏板塊主營業務為單晶硅棒及硅片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硅片產品系光伏電池上游材料。公司目前未從事光伏電池業務,亦無TOPCON光伏電池研發人才和生產技術儲備。

無光伏電池業務歷史、無研發人才,無生產技術儲備,在光伏電池領域可稱為“三無企業”的沐邦高科,卻為何宣布要投建8GW TOPCON光伏電池生產項目?

已非首次跨界

資料顯示,沐邦高科成立于2003年,2015年在上交所上市。上市之初,沐邦高科主要業務為研發、生產和銷售自主品牌益智玩具以及生產、銷售精密非金屬模具。

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沐邦高科果斷進軍醫療行業。主要生產醫用隔離眼罩、醫用隔離面罩等醫療產品,讓沐邦高科在2020年依然實現了5.01億元的營收,和3992萬的歸母凈利潤。

不過,在國內眼罩、面罩等醫療產品產能迅速爬升后,沐邦高科的醫療用品營收也同比大跌69.44%,是2021年沐邦高科營收同比下滑35.71%的主要原因。歸母凈利潤更是同比下滑445.88%,全年虧損1.38億元。

在此背景下,沐邦高科再次“跨界”。2022年1月10日,沐邦高科發布公告稱,擬斥資11億元收購豪安能源進軍光伏。

資料顯示,豪安能源是一家單晶硅棒生產商,集研發、生產于一體,產品包括單晶硅棒、單晶硅片、多晶硅錠、多晶硅片、電池片、太陽能組件等。

2021年,豪安能源實現營收8.26億元,同比增長141.89%;凈利潤為1.04億元,同比增長359.45%。2021年末總資產為45830.17萬元,凈資產為16910.16萬元。

沐邦高科逾5倍溢價收購豪安能源,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質疑。不過考慮到上機數控、雙良節能等企業,在進軍硅片環節后業績均呈現爆發式增長,沐邦高科開出11億的高價也不難理解。

兵行險著

但本次在“三無”情況下投建光伏電池項目,則是真的“兵行險著”。

一方面,當下正處于光伏電池技術的變革期。PERC電池技術已逼近效率上限,傳統豪強多選擇TOPCon電池,新貴則多選擇異質結電池,“新玩家”如果沒有“過人之處”,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另一方面,電池片是影響最終組件效率的重要因素,下游組件企業都非常重視電池技術及產能,對外采購比例逐漸下降,獨立電池片廠商的空間愈發擁擠。且需要承受上下游企業的擠壓。

2021年,全球電池片出貨量第二的愛旭股份,就在“擠壓”中虧損1.26億元,同比下滑115.59%。可見想要在光伏電池環節實現盈利并非易事。

市場前景廣闊

當然,沐邦高科之所以在此時與安義縣人民政府簽訂《投資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顯然也是看到了光伏行業的巨大前景。

2020年至今,全球光伏產品需求大幅增長。今年一季度,國內新增裝機量同比大漲148%,光伏組件出口同比大漲112%。

國家能源局近期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光伏發電在建項目121GW,預計全年光伏發電新增并網108GW,有望實現同比上年實際并網容量增長95.9%。

海量的市場需求,自然也需要海量的產品供應,或許就是基于此,沐邦高科才選擇了再次加碼光伏,且迎難而上,從單晶硅片延伸至光伏電池。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沐邦高科“信心滿滿”,投資者似乎卻并不認可。6月6日收盤,光伏產業指數大漲4.59%,“手握”光伏概念的沐邦高科股價卻下滑5.04%,總市值為91.7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