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官網發布了兩款新品。分別為戶外電源1000 Pro,首發價5999元;米家太陽能板100W,首發價1099元。
米家太陽能板
圖片來源:小米官網
其中,米家太陽能板100W關注度頗高。據悉,該產品采用了高效轉化金屬穿孔繞卷技術。采用MWT技術,消除正面主柵線無炫光設計,可減少約3%的正面遮光面積,使太陽能轉換為電能效率更高。
圖片來源:小米官網
圖片來源:小米官網
結構和常見的晶硅太陽能組件并無二致,中間是MWT背接觸電池,兩側是EVA,最外層分別為玻璃和背板。小米官網則描述為:運用獨特平面封裝工藝以導電箔取代焊帶,避免傳統高溫焊接帶來的應力、微隱裂痕造成性能衰減等問題。使得面板性能得到穩定發揮。
圖片來源:小米官網
此外,該太陽能板還有單手可提折疊便攜設計,折疊后面積相當于A2紙張大小,重量約為3.1kg,十分便于車內收納與存放。提手外漏,戶外出行單手可提,隨心移動便攜無憂。整機具備IP65防護等級,防塵防水更安心。
圖片來源:小米官網
網友褒貶不一
對于這款產品,網友褒貶不一。
其中,“專業派”網友表示,米家太陽能板賣貴了,目前太陽能板每瓦價格在2元左右,100W也就是200多元。甚至還有從事光伏安裝的網友表示,他們公司550W的太陽能板價格是1000塊。對比之下,米家太陽能板100W在性價比上確實沒有優勢。
其中,“投資派”網友認為,“100W差不多每天平均一度電,一年365天有效關照時間滿打滿算300天,也就是300度電,廣州居民用電六毛錢一度電,差不多要六年才能回本”。也有網友計算出大概是5.7年回本。
維科網光伏查詢到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全年廣州日照時間為1641.7小時,如果能全部有效利用的話,米家太陽能板每年能發電165度電,每度電為0.6元,每年就是99元,大概需要11.1年才能回本,跟網友的測算差距較大。
“聯想派”網友表示,米家太陽能板可應用于電動汽車,以后電動汽車可以隨意用太陽能充電了,甚至猜想小米以后會將米家太陽能板在小米汽車上。
事實上,車企早已將太陽能電池技術應用于汽車。其中現代汽車曾在索納塔車型上搭載太陽能電池板,官方表示,在理想狀態下,該電池板全年發電量可行駛1300公里。豐田在今年4月推出的電動汽車bZ4X車頂上,也搭載了一塊太陽能電池板,預計全年發電量可行駛1800公里。一般家用車每年行駛里程約為1萬公里,大部分車主行駛里程都高于這一數值。在太陽能電池技術沒有重大突破之前,電動汽車想要單純依靠太陽能板補能并不現實。
光伏應用新場景
維科網光伏認為,按照目前光伏組件成本進行計算,疊加米家太陽能板的便攜性和可折疊性,這個價格確實偏高。但考慮到小米的品牌及米家太陽能板的定位,并不能單純按照成本去考量米家太陽能板的定價。
西方社會學家馬斯洛曾經提出,人有五大需求,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米家太陽能板主要應用于戶外運動,已屬于自我實現需求,性價比并非首要考慮因素,同時其它主打科技產品的品牌也并未在這一領域推出過競品,能提供相似產品的企業在品牌知名度上又不及小米,這是米家太陽能板定價較高的底氣。
中國光伏產業發展數十年,也并未有強企針對這一細分市場進行布局,小米作為后來者,率先推出了米家太陽能板,既增加了光伏應用場景,也很有可能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