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亞利桑那州商務局官網消息,1月10日,晶澳科技宣布已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租用一家制造工廠,用于生產商業和住宅以及公用事業屋頂應用的高效太陽能電池板。該項目預計在2023年第四季度投入運營,最大年產能可達2GW。

維科網光伏注意到,晶澳科技是2021年組件出貨量排名全球前四的光伏企業中,第二個宣布在美國建設組件工廠的企業,同時也是其海外布局的重要一步。

作為全球領先的光伏企業,晶澳科技在成立之初就已樹立全球發展戰略。2007年,晶澳科技在美國上市,在全球投資者的支持下進一步開拓全球市場,在歐洲和北美地區建立了完善的銷售網絡。不過對于在海外建設生產基地一直較為謹慎。

直到2015年,晶澳科技才分別在越南、馬來西亞建立生產工廠。截至2022年底,晶澳科技在東南亞已形成硅片、電池、組件垂直一體化的產能,預計到2023年底將達到4GW,更好地服務東南亞及其他市場。

不過,對于高速發展的晶澳科技而言,這還遠遠不夠。

2019年至2021年間,晶澳科技組件出貨量分別為10.26GW、15.88GW、25.45GW。其中約70%發往海外市場,且毛利率較高。

2019年和2020年,晶澳科技境外市場毛利率分別為22.33%和18%,高于境內的18.56%和12.74%。但在2021年,境內市場以15.35%的毛利率反超境外市場的14.17%,海運價格的大幅上漲或是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建設海外基地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作為全球第二大單一光伏市場,美國近年的光伏新增裝機正處于高速增長階段。2019年至2021年,美國光伏新增裝機分別為13.3GW、16.5 GW、23.6GW。雖然2022年大概率會同比下滑,但主要是受到了貿易政策的限制,當地對光伏產品的需求非常旺盛。

據美國光伏龍頭First Solar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其累計訂單量已達43.7GW,按其產能需要到2026年才能全部交付。為此,First Solar已多次宣布擴產。

同時,美國市場也是“含金量”較高的光伏市場。根據已在美國擁有生產基地的晶科能源數據顯示,2021年在北美地區的毛利率為15.34%,高于中國境內、歐洲地區和亞太地區。

早在2012年,晶澳科技曾對外表示要在美國建設組件工廠,最終未能成行。時隔近十年后,晶澳科技終于在美國建廠,將對其后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